永湖皆歌

永湖皆歌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間歌曲,曲調簡單,通俗易懂,特別是別具一格的襯詞,易於在民眾中傳唱,因而成為人人都愛唱、都會唱的民歌;凡是上了年紀的永湖本地人,都會哼唱幾句永湖皆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湖皆歌
  • 地理標誌:惠州 
  • 非遺級別:惠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 語言:客家話
歌曲簡介,傳說,起源,

歌曲簡介

永湖皆歌流傳於客家人,在惠陽的本地人都是客家人,客家人是一個勤勞節儉卻又有點封閉的群體,主要從事農耕。客家人起源於黃河流域,早在公元四世紀就開始了長期移民,當時是為了逃避戰亂和災荒,唐朝末年,華北地區爆發戰亂,一群華北人遷徙到南方的福建和廣東省,約在13世紀進入廣東,由於平原和三角洲地帶已被別人占領,所以,他們只好在較為貧瘠的山區“客居”,其中一些人來到了惠陽,他們發現這裡山水相宜,尤其是周圍與世隔絕的崇山峻岭給了他們安全感,於是定居下來,經過辛勤的耕耘,使這裡成為適宜耕作的地方,他們在遷徙的同時也把中原的農耕、釀酒、制茶、等風俗文化隨之帶來,永湖皆歌自然而然地成為這個時候的產物。

傳說

據相傳,永湖皆歌在千百年以前,主要是由村里會唱歌、彈奏的人組成的音樂隊,一般由有錢人家請去為婚宴祝福新婚夫婦百年好合,早生貴子、壽誕、添丁演唱助興,祝賀鬧氣氛,也有人請去為70歲以上逝世的“喜喪”善後事吹打彈唱,祈禱過世的老人得福安息。經過不斷演變,永湖皆歌逐漸形成有情歌類、生產類、嫁歌類、人情風俗類等。由於它曲調簡單,通俗易懂,特別是別具一格的襯詞,易於在民眾中傳唱,因此成為人人都愛唱,都會唱的民歌,從清代未期開始流行,民國時期,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最為盛行。凡是上了年紀的永湖本地人,都會哼唱幾首永湖皆歌。

起源

惠陽土生土長的民間音樂永湖皆歌起源於清代末期,在民國時期開始流傳,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最為盛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