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古寨

永寧古寨

永寧古寨位於廣東汕頭市澄海隆都前美“陳慈黌故居”北面,陳慧先因行船經商致富,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1704至1709年)之間,後其子進士陳廷光續建,至雍正十年(1732年)建成,是一占地10333平方米的正方形巨寨。該寨集各種潮汕傳統民居於一體,形成互相聯結的民居建築群。對研究清初潮汕建築形制有一定意義。

永寧古寨是汕頭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寧古寨
  • 別名:永寧寨
  • 地址:廣東汕頭
  • 始建:1732年(雍正十年)
  • 文保:汕頭市文保單位
  • 類別:古建築群
簡介概述,建築概貌,人文特色,建築歷史,歷史意義,

簡介概述

永寧古寨即是永寧寨,位於廣東汕頭市澄海隆都前美村,為曾任清內閣中書的陳氏先祖陳廷光於雍正十年(1732)所建,是一占地10333平方米的正方形巨寨。該寨建在俗稱“鼎臍”的低洼地上,坐西南向東北,正對著遠處的蓮花山,四周有溝渠池塘護衛;前面寨池澄清,蓮峰倒影,明堂開闊,眾水匯聚,被認為傳統“風水”絕佳之地。
永寧古寨
永寧古寨於2005年被汕頭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概貌

永寧寨占地總面積1萬平方米,坐西南朝東北,面對潮澄饒交界的蓮花山。該寨為方形寨,由三面高一面低的寨牆構成,牆高8米,厚0.8米。寨內地面前高后低,前為灰埕後為住宅。中間建成3列並排的傳統第堂,均為“四點金”歇山頂平房建築,倚兩側和後面寨牆而建的住居均為兩層樓結構,俯瞰全寨居屋,形似馬蹄。全寨共有廳房210多間。
古寨前有“義門”,這兩個字是從永寧寨門眉的題字“義路”、“禮門”而來的。乃是建造永寧寨的前美先儒陳廷光對子孫的遺訓,他寄望子孫要懂“禮義乃人生之路,處世之門”。寨門有一個破舊的石亭。過去這裡是一個讀報亭,它建於抗日戰爭時期,是當時用來宣傳抗日救國、張貼通知通告的。村里幾經舊屋翻新,危房改造,卻一直捨不得拆它,把它做為歷史的見證,教育年輕人保家衛國。
整座古寨,呈長方形結構,它按“駟馬拖車”的布局建築,是典型的潮汕古民居建築風貌。全寨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坐西南朝西北,前面是廣闊的風水池,鵝群鴨群暢遊其中。三面寨牆高達8米,具有防洪、防澇、防盜的作用。圍寨共有大小三個門,有一個前門和二個後門。寨門正中寫著“永寧寨”三個字,標註著“雍正十年”的字樣。兩扇門頁分別寫著“義路”、“禮門”。進入寨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並排三座典型的“四點金”硬山頂平房建築。前面是一個闊埕,有籃球場,幾個小孩子正在玩球,顯得十分清靜。
永寧寨的正廳是中瀚第。這座中瀚第三進建築,前廳懸掛著一塊牌匾,寫著“樂善好施”的字樣,前廳的右面牆上張貼著古寨主人陳廷光及其夫人餘妙德的遺像,遺像下面以連環畫的形式簡單地介紹了陳廷光的生平。

人文特色

永寧寨的中瀚第正廳的中央懸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重宴鹿鳴”四個字。據了解,“重宴鹿鳴”又稱重赴鹿鳴宴,是清代科舉制度對考中舉人滿六十年的慶賀儀式。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時年22歲的陳廷光考中癸酉科舉人,得赴鹿鳴宴;60年後,經奏準他又重赴專為新科舉人所設的鹿鳴宴,以祝賀獲得高壽。時任兩廣總督的蘇昌,特向82歲高齡的陳廷光贈送對聯:“與宴重逢攀桂日,問年已越釣璜時。”中瀚第的後廳布置十分簡單,兩邊牆上掛著數面鏡框,裡面記錄著前美的一些歷史典故。
中瀚第兩邊是纖陌小巷,小巷裡遺留下數十間破舊的小屋。這些小屋一種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帶著歷史的塵埃,飄浮著厚重的蒼涼。左邊巷口的對聯寫著:“東魯雅言詩書執禮,西京遺訓孝悌力田”;右邊巷口的對聯則寫著:“克勤克儉保世滋大,是彜是訓進德有基。”古寨的東南方還有一個保存完好的八角形石井,據說該井井中有井,井水深不可測,永不枯竭。當時全寨人的生活水源,全靠此井。古井的後面,有一條石階,沿著石階可以登上寨門樓和望視窗。這個寨門樓是舊時守樓值更的崗樓。

建築歷史

永寧古寨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1704至1709年)之間,至雍正十年(1732年)建成。清康熙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1704至1709年)之間,陳慧先因行船經商致富,始建永寧寨。陳慧先去世後,由其子陳廷光續建,至雍正十年(1732年)建成,並親自題寫寨名,製成石匾,嵌於寨東門上。
陳廷光,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農曆八月三十,出生於前美村。他自小天資聰慧,讀書又極其用功,康熙三十二年,考中癸酉科舉人,後被委任到直隸(今河北省)贊縣當知縣,因其清正廉潔,興利除弊,愛民如子,被譽為陳青天。陳廷光雖然身在中原腹地任職,然而又常常心繫故里,經常派人了解家鄉村民的生活狀況。當他聽聞家鄉的村民常受野獸侵襲、盜賊掠奪之苦,遂遍觀各地城牆城門、古寨村落,與京都國師郭禹藩共同研討設計,揉合多種形式,設計出建築村寨的方案,後來委託親屬築就了永寧寨,以解除家鄉村民之憂,讓他們永遠享受安寧。於1722年開始建設,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陳廷光辭官回梓之後,將永寧寨修建完畢。

歷史意義

永寧寨集潮汕各種傳統民居建築於一體,形成一個互有聯結的民居建築群。其布局造型十分獨特,既不同於山村圓寨,也有別於一般散居民宅。系是建在平原低洼地區的方形寨,外圍是寨牆樓,內中是整齊有序的平房宅第和8條火巷構成一個外高內低、全封閉的大院落。綜觀全貌,好似一座被四面高牆所包圍的巨型“駟馬拖車”式的民居建築,具有防洪、防澇、防旱和防盜賊的特殊功能,對研究清初潮汕地區的建築形制及當時的歷史有一定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