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傳說

永定河傳說

永定河傳說是北京市地方民間傳說之一,在眾多傳說中有代表性的是河擋擋河的傳說;石經山和濕經山的傳說;永定河鎮水牛的傳說;王老漢栽種河堤柳的傳說;馮將軍嚴懲老兵痞的傳說;麻峪村由來的傳說;劉娘府的傳說。

2008年,北京市石景山區申報的永定河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定河傳說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地區:北京市石景山區
  • 遺產編號:Ⅰ-33
歷史源流,主要內容,傳承價值,傳承現狀,

歷史源流

永定河是北京地區最大的河流,它發源於山西省北部寧武縣的管涔嶺,途徑門頭溝、石景山、豐臺、房山、大興五區,全長65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50800平方公里,被稱為“北京的母親河”。 石景山區內河段長約11.6公里,河寬100-1500米,沙卵石河床,最高水位達7米,境內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由於地勢原因,永定河流域常常水患連連,對北京城野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百姓們為了能避免災患,安穩生活,於是產生了許多關於永定河的傳說。
永定河峽谷永定河峽谷
北京城所在位置就是在永定河洪水沖積扇的上部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早年北京建城所需的木材等都是經永定河運至北京的。這條歷史悠久的河流,不僅催生了古老的北京城,也孕育了縱貫歷史發展、底蘊積澱深厚的永定河文化。而永定河傳說就是其中別具特色的內容之一。

主要內容

在眾多傳說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河擋擋河的傳說;石經山和濕經山的傳說;永定河鎮水牛的傳說;王老漢栽種河堤柳的傳說;馮將軍嚴懲老兵痞的傳說;麻峪村由來的傳說;劉娘府的傳說。
從前,永定河叫無定河,時常發大水,決口子。老百姓經常挨沖,吃盡了洪水的苦頭,都盼著官家治治河。可官家不管,老百姓又太窮,一直治不了。
那年,固安來了個姓吳的知縣,廉潔奉公,愛民如子,上任頭一天就去看水勢,第二天就想出個好主意,連夜給皇上修了一道本。
當時的皇上是個昏君,只知吃喝玩樂,從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在宮裡玩膩了,想到外地轉悠轉悠。這天五鼓早朝,他問大臣:“眾位愛卿,我想出去逛逛,不知哪兒有好景致?”
皇上話音剛落,朝班中閃出一個大臣,跪下說:“萬歲,昨天固安吳知縣有本奏來,他說‘南有蘇杭勝地,北有固安八景’,萬歲何不到固安去看看?”
皇上想:我遊玩過各地勝景,從沒聽說過有個“固安八景”,於是問道:“固安八景是怎么回事兒,比西湖還好嗎?”
大臣急忙送上吳知縣的奏章。
皇上一看,上面寫著:“固安東有西湖二景,南有牛頭馬面,西有太子三宮,北有玉帶兩條。”心中大喜,決定去看看。
第二天,皇帝乘輦,帶著隨從來到固安縣。歇了一天,吳知縣引著皇上出了東門,一直往東走,走出二十多里,過了好幾個村子,也沒看到什麼好景致。皇上懷疑起來,問:“吳知縣,你說的西湖二景在哪裡呢?”
吳知縣指指叢林深處的東湖、西湖(兩個村子名)說:“萬歲,這就是我說的西湖二景啊!”
皇上一看是兩個破爛村子,挺生氣:“吳知縣,你敢騙我?”
吳知縣急忙跪下說:“萬歲,臣不敢騙您。這兩個村子原是我朝有名的柳編產地,春天杞柳嫩綠,冬天柳貨成山,有人作詩說‘東湖西湖柳編鄉,春秋美景勝蘇杭’,一點不過份吶,可這些年,無定河老開口子,沖了土地,沖了杞柳,老百姓走的走逃的逃,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皇上雖然生氣,可吳知縣說得句句在理,只好罷休。
轉天,吳知縣又帶著皇上往南去,到牛頭(牛駝鎮)、馬面(馬莊鎮)轉了大半天,累了個臭死,既沒看到寺廟,也沒看到古蹟,到碰到不少叫花子和破衣爛衫的窮百姓。皇上生氣了:“吳知縣,你可知罪?”
吳知縣急忙跪下磕頭,說:“萬歲,你聽我說。從前,牛駝、馬莊確實很熱鬧,日月塔、魁星樓不用說,光寺廟就有好幾個。可是,這幾年因為無定河老開口子,人們活不下去了,都逃荒去了,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
這天,吳知縣又領皇上奔城西,到太子三宮(太子務,南宮由、北宮由、中宮由)看了看,只見到處是爛磚頭碎瓦片,老鼠出溜出溜亂鑽,眼都氣紅了,大聲說:“回京!”
吳知縣跪下說:“萬歲,城北……”
皇上怒沖沖地說:“不去了!”
吳知縣說:“這玉帶的景色別具一格,萬歲無論如何要去看看。”
皇上又來到城北,爬上無定河大堤一看,只見滿河渾水嘩嘩地流著,一個浪頭接一個浪頭直撞大堤,大堤越來越窄,好像馬上就要開口子了,皇上嚇得差點癱在地上,哆哆嗦嗦地說:“吳,吳,你好大膽……”
吳知縣說:“不,萬歲,我不敢騙您。從前,好多詩人都把大堤比玉帶,連老皇上也作過‘萬里金堤似玉帶’的詩句呢,可眼前這兩條玉帶已經很危險了,它威脅著十多萬百姓的生命,也威脅著皇城的安全,望萬歲開恩賜銀治理!”
皇上氣糊塗了,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我賜銀……”他想說:“我賜銀?不砍你腦袋就是好事?”剛說出“賜銀”二字,吳知縣便撲通一聲跪下了,連忙說:“謝主隆恩!”
皇上更生氣了,大聲說:“武士們,給我推出去砍了!”
吳知縣一點也不害怕,他說:“萬歲,臣命如草芥,一點也不值錢,但您金口玉言,賜字既出口,還能收回去嗎?”接著,他給皇上戴了一陣高帽子,說皇上愛民如子,是聖德明君,然後,又講了講治河、栽柳樹、發展柳編的好處。
皇上被吳知縣哄樂了,只好從國庫中撥出五萬兩白銀,交給吳知縣治河用。
吳知縣徵集了一萬多老百姓,清理舊河道,加高大堤,還在堤上插上柳樹,很快就把無定河治好了。
自那以後,無定河有了一定走向,再也不開口子了,老百姓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
後來,有個老秀才為了歌頌吳知縣的功德,作了一首《永定河頌》,其中一句:“巧賺皇上吳縣令,無定河變永定河。”無定河從此改了名,叫永定河了。(孟廣臣講述 翟公福整理)
王老漢栽種河堤柳傳說:傳說很久以前,侯莊子村西,有個王老漢與老伴相依為命,以賣酒為生。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二老盛情款待了三位酒客,誰知酒後三竟化成王八、烏龜和泥鰍。原來它們本為河神,因為世道政局混亂,要借河水淹沒京城以警示天下。河神告誡王老漢用柳條往自己家周圍遍插,可保平安。善良的二老一夜未眠,割柳條圍住了永定河兩岸的人家,但是匆忙之間沒來得及圈自家院子,結果二老被大水捲走。從此,百姓養成了沿河岸栽柳的習慣,一為紀念兩位老人,二為護堤。

傳承價值

永定河傳說生動形象,內容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是永定河兩岸人民民眾智慧的結晶。它記述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治理永定河的發展史,為研究北京生產發展史提供了翔實資料;同時傳說中反映的永定河周邊人民為制服水患,與大自然不懈抗爭的鬥志和精神,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教育價值。

傳承現狀

永定河傳說歷史悠久,在石景山最具代表性的講述人是曹玉興,由於老人現年已經95歲,年事已高,如不抓緊記述整理這些口頭傳說,流傳久遠的永定河民間傳說很可能在現代化的衝擊下消失殆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