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宮

永壽宮

永壽宮是一座明清宮殿建築。屬於內廷西六宮之一。位於翊坤宮南面,太極殿(原啟祥宮)東面,是後宮之中離養心殿最近的一個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樂宮,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更為現名。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時的格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壽宮
  • 地理位置:北京故宮西六宮
  • 建成時間: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 曾用名:長樂宮、毓德宮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名稱變化,建築結構,歷史考究,

名稱變化

長樂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毓德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
永壽宮——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

建築結構

永壽宮
永壽宮為兩進院,前院正殿永壽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外檐裝修,明間前後檐安雙交四菱花扇門,次間、梢間為檻牆,上安雙交四菱花扇窗。殿內高懸乾隆皇帝御筆匾額令儀淑德」,東壁懸乾隆《聖制班姬辭輦贊》,西壁懸《班姬辭輦圖》。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下令,內廷東西十一宮的匾額「俱照永壽宮式樣製造」,自掛起之後,不許擅動或更換。
正殿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東西有耳房,殿前東西亦有配殿各3間。院落東南有井亭1座。

歷史考究

永壽宮為明代妃嬪、清代后妃所居之處。明孝宗的母親孝穆紀太后曾在這裡短暫居住,後突然暴死,成為明宮疑案之一。後因乾清宮發生火災,萬曆皇帝也曾住此宮,並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在此召見大學士申時行等人。崇禎十一年(1638年),因國內災情異象屢屢出現,皇帝在此宮齋居。順治皇帝恪妃,乾隆帝孝儀皇后,嘉慶帝如妃曾在此居住。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崩,崇慶皇太后,即孝聖憲皇后居永壽宮,乾隆皇帝居乾清宮南廊苫次,並詣永壽宮問安。
永壽宮
清代的永壽宮因為距離慈寧宮、養心殿最近,所以屢次作為筵宴場所,在公主下嫁時宴請女眷。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碩和恪公主下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均設宴於永壽宮,而且還設了中和樂器,演奏營造喜慶的氣氛。道光中晚期,外侮內患日盛,而朝廷內部一味諱飾,將各疆吏密奏匿於永壽宮。光緒以後,此宮前後殿均設為大庫,收貯御用物件。
據史料記載,順治帝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廢為靜妃後居住此宮及康熙帝良妃及嘉慶帝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如妃曾在此居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