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題文姬圖

《水龍吟·題文姬圖》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題畫詞。該詞上片歌詠畫圖中人物,謂名士與美人,多情而又敏感,最易興發愁思。下片就畫圖中人物,敘說觀感。全詞通過描寫詞人於文姬之間的相似經歷,真情實意地表達了詞人內心的惆悵與憂愁,不滿現實的情緒躍然紙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龍吟·題文姬圖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 作品出處:《納蘭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龍吟1·題文姬2
  • 版本一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3。柯亭4響絕,四弦5才斷,惡風吹去。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
應是瑤台伴侶6,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7,幾行鄉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8,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痴兒呆女。
  • 版本二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吹去。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
應是瑤台伴侶,只多了、氈裘夫婦。嚴寒觱篥,幾行鄉淚,應聲如雨。尺幅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天公盡付,痴兒騃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清真集》入“越調”。一百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又第九句第一字並是領格,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2. 文姬:漢蔡文姬,名蔡淡,字文姬,生卒年不詳。
  3. “須知”二句:謂要知名士與美人是多情而敏感的,他們最易生愁動感。傾城,代指美女。
  4. 柯亭:即柯亭笛。
  5. 四弦,指蔡文姬所彈奏之琵琶。琵琶為四根弦,故云。
  6. 瑤台伴侶:謂蔡文姬本可以成為漢家的貴婦人,或是宮中的后妃。 瑤台,美玉砌築之樓台,代指華麗之樓閣,或神仙所居之處,此處借指漢家天子。
  7. 觱(bì)篥(lì):古代簧管樂器名。又稱“茄管”、“管頭”。出自西域龜茲,後傳入內地。
  8. 尺幅重披:謂用圖畫重新描繪了文姬赴漠北的情景。尺幅,以小幅的絹或紙作畫。 披,披露、陳述。此處引申為“摹畫出”之意。
  9. 騃(ái):痴,愚。

白話譯文

要知道名士和美女一般都是容易動情生愁。柯亭笛響已絕,精通音律之才已矣,文姬因戰亂被虜往胡地。萬里迢迢的他鄉,她生不能生,死不得死,此身確實辛苦。她用卷葉吹奏出鳴鳴的笛音,將此生所有的愁怨,從頭譜曲。
她本應成為漢家的貴婦,而今卻做了胡人的妻室。塞北嚴寒,在悽厲的笳管聲中,她思念的淚水如雨水般應聲而落。重新展開《文姬圖》細看,千載悠悠,她美好的容顏依舊,只是孑然一身。怪老天盡把人間的厚福,都給了那些庸庸碌碌之人。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未知,由題目可以看出這是詞人給《文姬圖》所寫的一首題畫詞,旨在表達自己和文姬一樣身世的惆悵的心情。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該詞上片歌詠畫圖中人物。謂名士與美人,多情而又敏感,最易興發愁思,觸動傷心情緒。這是起調,為總敘。接下來,列述文姬事跡。謂柯亭笛聲,奇異獨特,而今已成絕響;天生稟賦,能辨四弦之音,弦索也已中斷。遭遇惡風侵襲,淪落他鄉,於萬里之外,死生不由自主。面對著黃沙白草,嗚嗚卷葉,感傷亂離,追懷悲憤,只好把平生怨恨,譜寫在詩篇當中。這是上片。歌詞所歌詠,正與文姬身世相合。
該詞上片歌詠畫圖中人物。謂名士與美人,多情而又敏感,最易興發愁思下片就畫圖中人物,敘說觀感。謂文姬一樣的人物,本來應當與相匹配的人結為瑤台伴侶,誰知卻遠嫁匈奴,成為氈裘夫婦。這是換頭。作者的思緒,由遙遠的過去,回到眼前的畫圖當中來。謂嚴寒的塞外,傳來悽厲的瘠篥聲,思鄉的淚水,就像滂沱的雨水一樣流了下來。尺幅畫卷,將文姬赴漠北的情景,重新加以披露,只可惜,玉顏千載,至今依然找不到自己的歸宿。為什麼上蒼總是那么不公正?生來像文姬一樣聰慧的美人,往往遭遇厄運,而一般痴兒駿女,卻偏偏得到人間厚福。這是下片。歌詞所讚嘆,既在畫圖當中,也已超出畫圖之外。
這是一首題畫詞,詞人將場景的描摹與蔡文姬的身世結合,流露出對她坎坷一生的深切同情和深沉悲嘆,頗有慷慨不平之氣。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這雖然是題畫詞,但作者實有所感。他很同情蔡琰以及像她那樣在蠻荒之地過著顛沛流離生活的人。他怨恨天公有眼無珠,總是賜福於那些愚昧麻木的人,而一味使有才之士備受折磨。在詩中,作者不滿現實的情緒,躍然如見。”
現代學者趙秀亭、馮統一《飲水詞箋校》:“此闋藉《文姬圖》而詠吳兆騫事。‘名士傾城’,‘名士’即漢槎。‘非生非死’句用梅村送漢槎詩句。‘氈裘夫婦’謂漢槎妻葛氏隨戍寧古塔。詞多為漢槎感慨不平。”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年),清朝詞人。初名成德,後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康熙十四年(1675年)舉進士,曾任康熙侍衛,深得寵幸。曾奉使塞外。善騎射,好讀書,愛賓客。詩文詞俱佳,以詞揚名。詞以五代北宋為宗,反對臨摹仿效,其顯著特點是風格與南唐李煜相近,最善小令。著有《通志堂集》《納蘭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