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

《水調歌頭·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是南宋詞人程珌的詞作。這是一首登臨抒懷之作,上片主要寫作者登上多景樓,放眼望去,祖國淪陷的場景;下片主要寫抗戰名將的典故,借古諷今,對比中透露對南宋統治集團君昏、相奸、將懦的不滿。該詞詞氣縱橫,鋒芒犀利,感慨遙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調歌頭·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程珌
  • 作品出處:《洺水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調歌頭·登甘露寺多景樓望淮有感
天地本無際,南北竟誰分?樓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難論。卻似長江萬里,忽有孤山兩點,點破水晶盆。為借鞭霆力,驅去附崑崙。
望淮陰,兵冶處,儼然存。看來天意,止欠士雅與劉琨。三拊當時頑石,喚醒隆中一老,細與酌芳尊。孟夏正須雨,一洗北塵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水調歌頭:詞牌名,雙調,上片九句,押四平韻,48字,下片十句,押四平韻,47字,共95字。上下片中的兩個六言句,宋人常兼押仄聲韻,也可平仄互韻或句句押韻。甘露寺: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上,唐李德裕建。相傳其時甘露降此山,故名。淮:淮河。
②杳:深遠。
③鞭霆力:鞭撻雷霆的力量。
④兵冶處:冶煉兵器之處。這裡指冶城(今江蘇六合縣東),漢代吳王濞在此冶鑄錢幣兵器;淮陰在此北面。
⑤拊(fǔ):擊、拍。頑石:指諸葛亮曾壘石列戰陣於江邊,即所謂“八陣圖”。杜甫有《八陣圖》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⑥隆中一老:指諸葛亮,他早年隱居隆中(今湖北襄陽西)。
⑦孟夏:夏季第一個月。雨:南宋軍隊。北塵:指金國。

白話譯文

天地本來沒有界限,是誰把它們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呢?我登上多景樓,向北眺望, 望著淪喪敵手的大好中原,心中充滿了難以言說的悵恨。中華大地就猶如水晶盆般的萬里長江,忽然出現了兩點孤山,點破了這如畫般的美景。我想藉助鞭撻雷霆的神力,將兩座孤山驅趕到崑崙山上去。
北方的抗金義士此刻正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回響抗金號召。看來出兵北伐,收復中原已是天意所歸,所缺少的只是像士雅和劉琨那樣的傑出將領了。我多次撫摸著當年諸葛亮與孫仲謀共商破曹大計時所坐的狠石,想從冥冥之中把諸葛亮喚醒,和他共坐對酒,再商如今之北伐大計。乾旱的孟夏季節,正亟需一場大雨,一洗北方漫天的塵沙昏翳。

創作背景

嘉泰四年(1204)夏,剛剛出任鎮江知府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在京口會見了作者,並給他分析論述了當時宋、金雙方的形勢以及宋軍所需解決的一些迫切問題。細味此闋結拍,很可能是作者在京口會見辛棄疾期間,游北固山登多景樓時寫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上片用淮河起興,“天地本無際”,再現瞭望中所見的廣袤山河,但一個“本”字,則顯示著作者對人為邊際的不滿。至於“南北竟誰分”,就完全是作者的議論,其中“誰分”二字,問得尖銳、強烈,是全篇的關鍵所在。“樓前多景”由多景樓樓名演化而成,是全篇唯一寫到美好風光的地方,只是作者並沒有把目光停留在這裡,而是由眼前的多景引出了瘡痍的中原,以及內心的家國之恨。“卻似”以下五句寫樓前孤山,愈加顯示了以情馭景的力量。詞人把長江(水晶盆)同“本無際”的祖國大地聯繫在一起,並由“點破水晶盆”的孤山想到分開南北的淮河,於是本為江中奇景的金山、焦山自然成了作者詛咒的對象,以至發誓要借鞭撻雷霆的力量,把它們趕回到崑崙老家去。
下片仍以望淮開始,淮河數千里,卻獨獨“望見了”淮阻的兵冶處,不禁使作者想起了山河未改,天意向宋,恢復大業,“止欠士雅與劉琨。”出於憑弔古蹟的目的,作者在偌大一座甘露寺內偏偏發現了“頑石”,想起了誓師北伐的諸葛亮。甘露寺內有一被稱作“狠石”的石頭,形狀如羊,據傳,諸葛亮曾坐其上,與孫權商議破曹大計。詞中,作者說他“三拊”頑石,可見他對頑石感慨萬千;說必須“喚醒”隆中一老,是由於當時“止欠士雅與劉琨”,無人可與共商大事;說要同諸葛亮“細”酌“芳尊”,則表示對統一大計的關切。“孟夏正須雨,一洗北塵昏”兩句既點時令,又以景結全篇。“洗北塵”所指,不言而喻。
詞人抒情,或肆意以言志,或借物以寓意,走出了兩條不同的路子。程珌與辛棄疾交遊,詞風也入明白暢曉一流。這首《水調歌頭》的主要部分是內心情緒的直接抒發,但另外一些地方,卻同時藉助了比興寄託。如“點破水晶盆”暗指金甌有缺,“鞭霆力”“正須雨”借喻抗金力量。兩種方法的交替使用,既避免了純用比興寄託可能造成的晦澀,也避免了一味直抒胸臆可能帶來的質直,因此形成別具一格的詞風。此外,該篇包含寓意的句子都比較淺顯易懂,這又使得全篇更加一致。

名家點評

東南大學教授王步高《唐宋詞鑑賞》:此詞對宋金相持的局面表示不滿,悲憒激烈,而又不過於直露,應是愛國詞之佳篇。
吉林大學教授夏於全《宋詞鑑賞大典 第三卷》:全詞氣勢豪邁,境界壯闊,對北伐充滿了必勝的信心,體現了詞人高昂的愛國主義熱情,不啻為一首激動人心的戰歌,與辛棄疾的詞風頗為相似。

作者簡介

程珌(1164—1242),字懷古,休寧(今屬安徽)人。以先世居河北洛水,因自號洛水遺民。紹熙四年(1193)進士,歷官至翰林學士,封新安郡侯。與詞人辛棄疾有交往。十歲詠詩,便有“莫言此物渾無用,曾向滹沱渡漢兵”的驚人句。有《洛水集》三十卷,其中存詞四十三首,別出單行日《銘水詞》。其文宗歐、蘇,詞作亦出入於蘇、辛之間,然大多為壽詞,少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