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酸性多肽

水蛭酸性多肽是水蛭體內的一種蛋白質,含65個胺基酸殘基和3對二硫鍵,具有高度特異的抗凝血酶活性,抑制凝血酶結合底物,故有抗凝血作用。

基本信息,組成,作用,套用,發展前景,技術比較,市場狀況,優點,性質結構,區別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水蛭酸性多肽
套用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胺基酸、多肽與蛋白質(二級學科)

組成

水蛭酸性多肽是水蛭(Leech)及其唾液腺中已提取出多種活性成分中活性最顯著並且研究得最多的一種成分,它是由65—66個胺基酸組成的小分子蛋白質(多肽)。水蛭酸性多肽對凝血酶有極強的抑制作用,是迄今為止所發現最強的凝血酶天然特異抑制劑。水蛭酸性多肽又稱為水蛭素。

作用

動物試驗與臨床研究表明,水蛭酸性多肽能高效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以及阻止凝血酶催化的凝血因子活化和血小板反應等進一步血瘀現象。此外,它還能抑制凝血酶誘導的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和凝血酶對內皮細胞的刺激。與肝素相比,它不僅用量少,不會引起出血,也不依賴於內源性輔助因子;而肝素則有引起出血的危險,在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發病過程中抗凝血酶III往往減少,這將限制肝素的療效,採用水蛭酸性多肽會有較好的效果。

套用

水蛭酸性多肽是一類很有前途的抗凝化瘀藥物,它可用於治療各種血栓疾病,尤其是靜脈血栓和瀰漫性血管凝血的治療;也可用於外科手術後預防動脈血栓的形成,預防溶解血栓後或血管再造後血栓的形成;改善體外血液循環和血液透析過程。在顯微外科手術中常因為吻合處血管栓塞而導致失敗,採用水蛭酸性多肽可促進傷口癒合。研究還表明,水蛭酸性多肽在腫瘤治療中也能發揮作用。它能阻止腫瘤細胞的轉移,已證明有療效的腫瘤如纖維肉瘤,骨肉瘤,血管肉瘤,黑素瘤和白血病等。水蛭酸性多肽還可配合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由於促進腫瘤中的血流而增強療效。
動物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靜脈或皮下注射水蛭酸性多肽均無明顯毒副作用,無論急性、亞急性的毒性試驗,對血壓、心率、血相、出血時間和血液化學成分均不受影響,呼吸系統也沒有影響,無過敏反應,一般無特異抗體發現。半致死劑量LD50>50mgAg,遠大於治療所用的劑量(1mgAg)。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水蛭酸性多肽可以口服,這給用藥帶來很大方便。水蛭酸性多肽比較穩定,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並不破壞其活性,而且水蛭酸性多肽的某些水解片段仍有抑制凝
血酶的作用,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口服中藥水蛭提取液仍然有療效的原理。
近年來在我國以水蛭酸性多肽為主要成分的中成藥已有許多種,如新洷康多肽蛋白片等。含水蛭的新藥也在不斷研究和推出。利用基因工程生產重組水蛭類多肽藥物,以取代酸性多肽或作為抗凝化瘀藥的添加成分,這在近期內就可實現。作為注射劑用於心血管系統疾病和腫瘤治療藥物,則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毋庸置疑,水蛭酸性多肽類多肽藥物的開發將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目前有重組的水蛭酸性多肽,但這個遠遠比不上天然的水蛭酸性多肽,天然的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目前產品新洷康多肽蛋白片就是用天然的水蛭酸性多肽而製成的。

發展前景

心血管系統疾病和腫瘤是主要危害人類健康的兩大類病害,防治這兩大類疾病的藥物是新藥研製的重點。水蛭在破血、逐瘀、通經、消症等方面的療效已為我國數千年中醫實踐所證明,重組水蛭酸性多肽在抗凝消栓以及配合腫瘤化療和放療上的作用也為國外臨床所證明。注射針劑的要求較高,目前在臨床主要用於抗深靜脈血栓。而作為口服藥劑在短期內即可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將重組水蛭酸性多肽類多肽藥物取代水蛭或作為中成藥的添加成分,估計至少可獲得上億元的經濟效益。隨著臨床試驗的擴大,它將可以用於更多的疾病的防治,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技術比較

表達水平,純化工藝,產品質量與國外水平相當,某些技術指標超過國外,成本比國外低。
在美國,藥用重組水蛭酸性多肽每毫克6美元。我國生產的成本低,如果每毫克降至人民幣6元,廣大患者就有可能承受得起。國外重組水蛭酸性多肽都採用針劑,我們正在研製口服劑型,口服無疑更易被病人接受,成本也可更多降低。尤其是它可以拓寬使用的範圍,用於各種血栓病的防治,或作為有關藥物的主要成分或添加成分,可開發更大的市場。

市場狀況

在醫藥市場上,抗栓藥物的需求與日俱增,但由於天然水蛭來源有限,各國醫藥界都將注意力集中在重組水蛭酸性多肽的開發上。美國、法國、瑞士、德國、英國、日本十多家生物技術公司和醫院都在臨床套用或研究重組水蛭酸性多肽類類多肽抗栓藥物治療血栓疾病的範圍和療效。1998年底,德國首先上市重組水蛭酸性多肽藥物。1999年英國也獲批准上市。目前己註冊的國家有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十多個國家。
中國具有心血管疾病藥物和腫瘤藥物的巨大市場,水蛭酸性多肽又是傳統中藥,因此重組水蛭酸性多肽開發前景十分看好。
據估計,我國目前血栓病人約有2000萬人,如果其中l00萬人採用水蛭酸性多肽治療,每年共需300—500公斤。
國際上常用肝素作為抗凝藥物,這類抗凝藥物的使用已有60多年歷史,需用量逐年增加。美國70年代每年就有1000萬病人使用肝素,大部分是手術後預防血栓的形成。僅美國肝素的年用量就超過9000億單位,約相當於6噸。研究表明,水蛭酸性多肽在許多性能上都優於肝素,它用藥量小,不引起出血,也不依賴於內源性輔助因子。
隨著臨床研究的廣泛開展,重組水蛭酸性多肽的套用範圍不斷拓寬,它的需求也會日益增大。

優點

第一,水蛭酸性多肽與水蛭肽抑制凝血酶的反應不需要抗凝血酶Ⅲ(AT—Ⅲ)作為輔助因子,使其抗凝作用與量效關係更吻合,而且可在缺乏抗凝血酶Ⅲ的病人(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中使用。
第二,肝素不能滅活結和於血栓上的凝血酶。而水蛭酸性多肽與水蛭肽則對循環中的和結合於血栓上的凝血酶都可以抑制。
第三,肝素會被激活的血小板釋放的血小板因子4(PTF4)或富含組胺基酸的糖蛋白等結合,水蛭酸性多肽與水蛭肽則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第四,水蛭酸性多肽與水蛭肽用於抗血栓治療,出血副作用較小,且無過敏反應和免疫原性無毒反應。

性質結構

天然水蛭酸性多肽是由65或66個胺基酸殘基組成的單鏈多肽,分子量約為7000,能在極端的pH和熱條件下穩定存在。水蛭酸性多肽的形狀類似蝌蚪,蝌蚪頭部是多肽的N端,富含半胱氨酸(cys),半胱氨酸間相互作用形成3個二硫鍵(Cys6-Cys14,Cys16-Cys28,Cys22-Cys39)。使N末端結構緊密;蝌蚪尾部是含有多個酸性胺基酸和一個被磺酸化的酪氨酸(Tyr63)的多肽C末端。凝血酶(thrombin)是血液凝固和止血過程中的中心酶,它不但能剪下纖維蛋白原,將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還能激活其它的凝固血液的酶類,如凝血因子Ⅴ、Ⅷ、ⅩⅢ和抗凝血酶蛋白C(Fenton,1981)等。凝血酶與大分子底物的相互作用取決於三個不同的區域:催化反應位點的初級結合位C(Magnusen,1971),鄰近催化位點的非極性結合位點AB(Brlinrand Shen,1977;Sonder and Fenton,1984)和負責凝血酶與纖維蛋白原專一性作用的陰離子結合位點(識別位點)R(Fentonet al.1989;Henriksen and Mann,1988)。水蛭酸性多肽的N端能封阻凝血酶的活性位點,其疏水結構域與凝血酶的非極性結合位點(AB)互補,該非極性結合位點靠近凝血酶的催化中心。水蛭酸性多肽C末端有6個酸性氨酸,能與帶正電的凝血酶識別位點形成許多離子鍵。N端、C端兩個功能域以協同的方式結合到凝血酶上,在凝血酶的活性部位形成一個帽子,阻止底物的結合。
為了更好地了解水蛭酸性多肽結構對性能的影響,人們對於水蛭酸性多肽的N端、C端和各位點做了大量研究,得出許多結論,為水蛭肽的設計打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各種研究表明水蛭酸性多肽C末端的10個胺基酸是必需的最小結構,C末端的最佳大小至少是12個胺基酸(Hir54-65),在這一序列中每個胺基酸都非常重要。幾個疏水殘基和酸性殘基對於維持水蛭酸性多肽C末端的功能非常重要。

區別方法

1.水蛭酸性多肽,主要是從吸血水蛭的唾液中分離提純出來,具有抗凝,抗血栓功效的多肽物質,臨床常用於多重血栓性疾病的治療,可以消除血管阻塞,使血細胞解聚,血栓消散,促進微血管復通,改善微循環狀態.目前,常用於調節血脂,消除脂肪肝,直接溶化血栓,消除動脈粥樣硬化,防止中風和再次中風,激活人體自身的溶栓功能,避免再次產生溶栓等.
2.制水蛭是將水蛭洗乾淨,晾乾,用滑石粉熱炒,炒至水蛭鼓起,篩去滑石粉,粉碎,就得到水蛭藥粉了,具有通經,破瘀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月經閉止,症瘕腹痛,蓄血,跌打損傷,淤血作痛,癰腫丹毒等症的治療.
從上述水蛭酸性多肽和水蛭的功效來看,顯然水蛭酸性多肽對中風的效果比制水蛭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