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葬之禮

水葬之禮

水葬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葬法。即將死者遺體投於江河湖海的葬法。曾流行於大洋洲和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區。水葬在世界上大體有三種不同的方式:漂屍式、投河式、撒灰式。當前英國開始推行綠色水葬,比傳統土葬、火葬等方式更為環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葬
  • 英文名稱:Water cremation
  • 實行地區:大洋洲、喜馬拉雅山區
  • 使用民族:大洋洲土著,中國藏族、門巴族
水葬 - 概述,水葬 - 來源,第一,第二,第三,

水葬 - 概述

水葬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葬法。即將死者遺體投於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類生命之源,人們對水寄於無限美好的嚮往和遐想。在許多神話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親人時,人們又很自然地聯想到水葬。曾流行於大洋洲和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區。大洋洲一些土著居民所行水葬大多將屍體置於獨木舟中,任其漂流沉沒。也有的民族唯等級低下的人實行水葬。在印度,所謂水葬只是將屍體焚化後的骨灰撒入恆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中國藏族、門巴族的部分人也實行水葬。西藏地區的藏族多實行天葬,只有凶亡者和一些傳染病亡者被貶用水葬。四川甘孜及一些草原地區的藏族因缺乏燃料,除農奴主實行火葬、天葬外,一般人均行水葬。水葬有固定的場所,多設在江河急流處。人死後,在家停放1~3日,點酥油燈,請喇嘛念經,然後將屍體運至水葬場,由司水葬者或將屍體屈肢綑紮,胸前縛石沉水,或以斧斷屍投水。死者遺物歸司水葬者,財產半數交地方政府,半數歸寺院。在現代,多對航海中的遇難者在舉行一定儀式後將其投海水葬。
水葬在世界上大體有三種不同的方式:漂屍式、投河式、撒灰式。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說過,從保留遺體到火化,是一場革命,從保留灰到不保留骨灰,又是一場革命。撒掉骨灰,既不用興建骨灰存放處,又不用占地埋葬,且不給家屬和親人增加負擔,是最好的骨灰處理方法。

水葬 - 來源

第一

水是生命之源,人死後應歸其源。藏族人認為水乃生命之源,是神聖的,功德無量的。所以藏人很少玩水、玩雪,泉水也說成是龍王的肚臍眼,是上蒼恩賜給芸芸眾生飲用的。不管是印度,還是中國藏區,水葬者大都依大河大江而居,這就對水葬提供了外部條件,加上意識形態中視水為生命之源的理念,實行水葬,人生命之源是有其深刻意義的。

第二

水為世界形成的四大元素之一,水葬涵蓋有濃重的唯物意識論。藏人的水葬視水為人類生存的先決條件,也是必須的物質之一。沒有水的世界是不堪構想的。他們又高居深山峽谷,無法實施天葬,又缺少火葬的基本燃料,實行土葬,經年冰封的高原環境又不適宜,而惟一擁有的是一條或幾條長年奔騰不息的大江大河,選擇它來處理屍體是最好的方法。不論從意識形態出發,還是從外在的物質客體出發都符合高原民族的傳統習慣。

第三

水葬受原始宗教的影響。在藏區,不少地方除了以上因素外,在觀念深處水葬和遠古本教有很多相似的觀點。把屍體拋入水中餵魚,正是對河神的祭祀。在傳說故事中的河婆吃人,要求每年定期給河婆拋入童男童女以防河水泛濫成災是同樣的祭祀河神的例子。水葬的形成主要是宗教的因素,後來佛教的傳人和本教的某些理論又有相同之處,便將其保存下來。
對於熱貢地區來說,由於地理環境,甚少實行水葬。但不能說沒有,只是10歲以下的孩子死後進行水葬。水葬時既沒有捆綁,也沒有所有男性送葬,只有少數親屬送葬。因此,在熱貢地區進行水葬,不像康區水葬那樣,舉行隆重的喪葬儀式。
雲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有實行水葬的。四川大渡河沿岸的漢人對患麻風病而死的人,實行水葬。藏族對患傳染病而死的人,用牛將屍體馱至江邊,先由喇嘛念經敲鼓,超度亡靈。水葬台一般設在江邊的一處高岸上或水葬台前的灌木叢林上,人死後,便被搬到了這江邊的高岸上,然後把屍體投入江中水葬。水葬有全屍與分屍之別,有的把屍體捆成一團,裝入木盆等物中拋入大江,有的把屍體碎裂,扔到江里。在喇嘛的祈禱聲中,屍體被一塊塊解割下來了,然後丟進這滔滔江水裡。魚們便蜂擁而至,聚集到這水葬台前來搶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