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灌台

水灌台

水灌台,原名觀水台、溉灌城。據《商水縣誌》記載,水灌台“古為大禹觀水台”。後據《太平寰宇記》記載,三國魏將鄧艾取西川時,築灌溉城於觀水台上,在此屯糧練兵,即改觀水台為水灌台,名字沿襲至今。該遺址位於川匯區七一路辦事處張莊社區高6.4米的台地上。該遺址南北長135米,東西寬100米,總面積1.35萬平方米。該遺址全系文化層堆積,沒有發掘。從斷崖處發現有紅燒土面5處,並有灰坑、墓葬,遺留下來的文物殘片眾多,僅揀到的就有龍山時期陶罐、扁錐狀三角形鼎足、鴨嘴形鼎足、碗托,商代的陶碗、陶罐、陶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灌台
  • 地理位置河南周口市川匯區東南
  • 占地面積:7700 m
  • 高台:高7.8米,南北長110米
遺址介紹,史料記載,

遺址介紹

水灌台位於河南周口市區東南,遺址為一高台,南北長135米,面積1.35萬平方米。文化層約8米,高6.4米。該遺址全系文化層堆積,沒有發掘。從斷崖處發現有紅燒土面5處,並有灰坑、墓葬,遺留下來的文物殘片眾多,僅揀到的就有龍山時期陶罐、扁錐狀三角形鼎足、鴨嘴形鼎足、碗托,商代的陶碗、陶罐、陶盆等。根據有關志書記載,在水灌台還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磨製石斧、石鏟、石箭頭,預製陶壺、陶紡輪、骨針等。可以斷定水灌台是一座龍山文物遺址。

史料記載

關於水灌台的歷史傳說和史料記載甚少,相傳其原名為觀水台,大禹開通九河治理水患,曾在此築台觀水象,但其何時改為水灌台不詳。僅據《太平寰宇記》記載,三國時魏將鄧艾築灌溉城於觀水台上,可能此時將觀水台改為水灌台。據傳三國時魏將鄧艾取西川時在此屯糧練兵,築灌溉城於灌水台上—故為水灌台。水灌台上原建有水神廟和火神廟,水神廟敬的是夏王大禹;火神廟祭祀的是火神祝融。
水灌台是迄今為止河南省境內保存最為完好遺存最為豐富的大型古文遺址---龍山文化遺址之一。水灌台於1978年,被立為市級重點文物單位,2000年又被批准為我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單位,2011年已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初步通過專家組驗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