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紙牌

水滸紙牌

水滸紙牌是山東省的傳統工藝品。這種紙牌長六七公分,寬一至三公分,共一百二十張,與麻將類似,丙、條、萬一至九點各四張,老千、紅花子、黑瞎子各四張。水堡紙牌與眾不同的是,紙牌上面,繪有梁山英雄的圖像,而圖像的旁邊,則標明當年官府捉拿梁山好漢所出的賞銀數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滸紙牌
  • 類別:傳統工藝品
  • 所屬地區山東
  • 總數:一百二十張
典故傳說,歷史發展,流傳範圍,工藝傳承,相關玩法,保護價值,經濟效益,印刷流程,

典故傳說

水滸紙牌
據傳達在元代末年,約公元一三六0年,有水堡村的姓齊、付、杜等人,出於對家鄉的農民起義領袖宋江英雄的形象。他們經過反覆研究、策劃、編出了紙牌,利用紙牌上的人物形象來紀念水滸英雄。使子孫後代永不忘記。他們根據宋微宗那時所出的皇榜捉拿英雄們順序、賞銀精心計設出梁山寨一百單八將:分為三個類別名稱的牌藝即:萬字牌、條字牌、丙字牌。萬字牌的首領宋江,他為九萬,因宋江在當代皇榜賞銀是九萬貫。賞銀從九萬到一萬的各12名,萬字牌從九萬宋江到一萬燕青等。條字牌九條盧俊到一條張順等。丙字牌九丙吳用到一餅張青等。還有紅花子牌,他是梁山寨起義的第一屆首領王倫,兩頭紅印花的牌是第二屆首領晁蓋。還有黑瞎子牌就是閻婆息、他們三個人的紙牌各四張。這么一來,一百二十張紙牌的設計、繪圖、就完成了,每張牌上有人物形象,所使用的兵器、設計的正反兩面、十分精細、一種古老的,紀念觀賞、娛樂品、紙牌就在水堡村誕生了。水滸紙牌在發展過程中,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版,其原因不詳,有多數人傳說是因原始版過於複雜,而進行了簡化,對三類牌面上人物兵器,姓名刪去了,只保留了萬字牌面,而只有萬字九萬至一萬人物各自是四張,而條、丙字牌,只留條餅款式,各條、丙的張數都是九至一各四張,做工比較粗糙。原始版的紅花子名字兵器全無,黑瞎子閻婆息也被刪去了人物、姓名他們三個牌仍然各四張,改牌面持續至今。

歷史發展

印刷紙牌最初的目的是作為紀念品、觀賞品和娛樂品,後來逐漸演變成賭具,利用紙牌展開各式各樣的賭博。一部分人以賭博為業,賭場上經常發生吵嘴、打架的不良現象,時間久了,不少人輸得傾家蕩產、妻離人散、家破人亡。由於以原因,曾在清代與民國時期,政府對水堡村製作紙牌業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限制、沒收了工具並進行罰金。一九五三年縣區兩級人叫政府採取了一次較大打擊行為,沒收了全部工具、原料、成品及半成品,用馬車運走了好幾馬車,把重點戶抓進了監獄判了刑,其它採取了罰款處理,從此水堡村的紙牌製作更冷落下來,沒有人再敢製作紙牌。
但事過不久,水堡村又有四五戶偷偷乾起了印刷紙牌的生意、有原來的公開,而變成了地下,多數印刷製作都在夜間,白天不敢晾曬;深夜用木炭烘烤,一切製作程度都在夜間加工。銷售方面更是謹慎,到了七十年代;只不過有兩戶再做此生意了,最困難的是原料購不來,當時製作紙牌,質量差,不耐用,俗稱一燈乾,銷路不好,又加政府管理比較嚴,最後基本上八十年代初期,處於停產狀態,後來一些印刷廠種用我們的版面設計,製作了塑膠製品的水滸牌、價格低、也較耐用,在銷售量上非常大,銷售面很廣,全國各地都有銷售,尤其是給水滸英雄有關的旅遊點上都出現了塑膠製品的水滸牌。

流傳範圍

幾百年來,紙牌產地主要分布在鄆城西北一帶,紙牌銷售全國各地、紙牌的銷售渠道暢通關鍵在於梁山將英雄們替天行道、除霸安民的事跡名揚天下、感人之深、天下人無不讚賞敬佩、它即是紀念品、又是娛樂品、第二是水堡的水滸紙牌在銷售前、後的宣傳、講解和幾種娛樂方法得當、從而很快就打開了產品銷路,由起初的銷售量小到大,由近到遠,最後銷售到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由西、浙江及東北三省。
起初由推銷變成四面八方的人員來水堡購貨,在旺季節里,前來水堡購買紙牌的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日銷售量高達數萬付。當時的利潤占銷售額的60%到70%,它不但是一業的興旺,而且還帶動了水堡村的其他行業的發展,水滸紙牌的製作一度成為水堡村的經濟支柱。
最有特殊性質意義的販紙牌的人員就是當代的盲人,他們成群結隊,常年不斷地前來水堡販紙牌,有的是附近幾十里的,有的是方圓數百里地的,他們購貨量相當大,他們的效益也是可觀的,他們從事該生意不上稅、沒人管、就連遠近的路霸、強盜也沒有干擾他們的。在他們來水堡購牌時不少的盲人口中稱讚說“你們水堡的水滸紙牌是對我們盲人的一種資助,也是梁山將英雄們對我們盲人濟貧思想的又一種延續”。所以:人們習慣上稱常到某家去的盲人為“某家的小瞎”,而這種稱呼僅限於水堡、假如出村有人稱盲人為瞎子、那是極不禮貌的。最鼎盛時期,每天到水堡來背牌的盲人可達到幾十人。
在全國各地娛樂紙牌或麻將場上,一旦玩的手氣不好就會有人說,唉!瞎子上水堡——背牌;它已成遊戲場上的一句歇後語了。

工藝傳承

據水堡的老人說,開始是齊、付、杜等幾家發明了紙牌,開始有十多戶製作,清末達到鼎盛,達100餘戶,現在老人能夠知道的只有薜家製作,是以家族式的傳承方式傳承,現在還有幾位老人會刷製紙牌,有一位最年輕的紙牌傳承人叫薜善兵,剛三十多歲,祖輩以刷牌為業。小時侯曾跟祖父和父親做過紙牌,對紙牌的刷制過程比較了解。
薛保存:五年前死於肺病。薛保存是水堡公認的刷牌高手。現在在世的匠人大多是他的弟子。十幾歲開始學習印刷紙牌,技藝高超,他刷的紙牌,即便是捻成紙筒,展開仍然平整如新。
薛繼存:今年59歲,從十幾歲便開始跟父親學習雕版。這是一個性格隨和的老人,他自己說,到他這輩,他們家已經是第五代雕版傳人了。紙牌的印版,一般很少損壞,只有在客人有特殊要求時才重新製版。他們竟然五代人專職雕版,可見水堡紙牌印刷業的繁榮。他說,據說水堡紙牌起源於宋,梁山起義失敗後,為了紀念他們,創造了水滸人物紙牌,並將當年官府懸賞的獎金數額刻在牌上一萬貫浪子燕青,二萬貫小李廣花榮,三萬貫大刀關勝,四萬貫小旋風柴進,五萬貫黑旋風李逵,六萬貫混江龍李俊,七萬貫霹靂火秦明,八萬貫美髯公朱仝,九萬貫呼保義宋江,十萬貫是個紅頭老千,就是晁蓋。由於官府不許印刷,所以只有在夜裡偷印。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幾十年前。明初薛氏自山西洪洞卦吉村遷此,繼承了當地的印刷紙牌的傳統。
薛善芳,74歲。青年時期跟隨薛保存學習印刷紙牌。
李香蓮,77歲。中年開始跟薛保存學習印刷紙牌。是現在水堡活著的人中技術最好的一個。李胡同人,18歲嫁到水堡。
中央、省、市縣各級領導關心、支持宋江故里的開發、及發揚水滸文化這一傳統,有中央、省電視台等多次前來水堡採訪、錄製、報導宋江及水堡村的歷史,以及水滸紙牌的歷史。水堡村委會在鄉政府的領導下專門組建了宋江故里研究組,在近幾年的工作中,做了不少工作,特別是對原始水滸紙牌研究、挖掘、調查、走訪,找過不少的資料記載,現已有、將水滸牌的圖案、設計繪畫完畢,恢復了數百年來被廢去的原始紙牌面版,一個完整帶有人物形象、姓名的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古老的紙牌,重新出現在廣大民眾面前,繼續傳留後世。
村委會確定水滸紙牌將印刷製作成四種規格,一是原始版面的,帶有人物形象的燈籠紙牌。二是改版的燈籠紙牌,三是彩色的紙牌,即當作紀念品,又可作娛樂品。四是各式塑膠製品的水滸牌,各款式的牌都用彩色盒子包裝。反面印有關漢卿的四句詩詞:風水寶地育宋江,把旗起義寨稱王,除霸安良順民意,替天行道人讚揚。在全國各地都有水滸牌銷售網路讓水滸文化有一個較大的發展。

相關玩法

紙牌初期的玩法大體上只有三四種,隨著時代與娛樂上的不斷發展變化。中後期已有十餘種玩法:十六、自六胡、鈴鐺鋪、離胡、別棍、哈虎、排九等。
十六的玩法:用四付紙牌合併在一起,然後有四人起牌和現在的打夠級大體相似。
白六胡的玩法有、四到五人起牌,頭牌起十四張、其餘均十三張,如有再增加人員可抱頭尾。那時期玩白六胡的人員及玩場較為普遍。
離胡的玩法,只限三人起牌,頭牌三十一張,其他均起三十張。鈴鐺鋪的玩法是四人起牌,頭牌二十一張其他均二十張,多者可抱頭尾。
別棍的玩法是四人起牌,頭牌起十一張,其它均起十張,玩法近似白六胡。
哈虎的玩法稍微簡單,它是從一付紙牌里選出三十二張牌,四人起牌,每人八張,按打點起牌順序出牌,比點大小論輸贏。
排九的玩法也是從一付紙牌里先出三十二張牌,準坐莊推牌、由東、西;南為壓莊,按打點順序送牌、也是按大小點淪贏。但一條、四門一樣的點子,坐莊者可勝其它三門的點子,該牌論輸贏最快。一般說來在賭場上的賭資也較大;因時間太久,其它幾種玩法不易樂觀,基本失傳了。

保護價值

水滸紙牌及紙牌遊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末年,已600多年的歷史。紙牌遊戲,祖祖輩輩成為老人固定的,不可缺的消閒活動,農閒季節,茶餘飯後,街頭巷屋到處可見玩紙牌的人們,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曾幾何時,水滸紙牌起初由推銷變成四面八方的人員來水堡購貨,在旺季里,前來水堡購買紙牌的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日銷售量高達數萬付。當時的利潤占銷售額的60%到70%,它不但是一業的興旺,而且還帶動了水堡村的其他行業的發展,水滸紙牌印刷作一度成為水堡村的經濟支柱。

經濟效益

後來一些印刷廠才用我們的版面設計、製作了塑膠製品的水許牌,價格低,也較耐用,在銷售上非大常大,銷售地方面積很廣,全國各地都有銷售,尤其是給水滸英雄有關的旅遊點上都出現了塑膠製品的水滸牌作為紀念品。是印刷業一項不可缺少的經濟收入。

印刷流程

水滸紙牌雕版工藝流程
選上好的梨木料,取二膘整料,芯不可用,易裂。要求用乾料,不然易變形。一般來說,版料尺寸為36′28cm,厚度3-5cm為宜。用靜刨將版料正面刨平,以便於印刷,背面可刨也可不刨。以祖傳牌版印製成底版,不走樣。用稀漿糊裱貼在要刻的版料上,正面朝向版料,確保刻出的是反圖。先以圓刀刻出框線,叫“清趟子”,然後以大小刻刀按印好的底版雕刻圓孔一般用舞鑽鑽孔。接著是修版,作用是將刻出的牌版線條進行細加工,去掉糙邊。這樣一來,版就雕刻好了。雕刻好的版共有兩塊。每塊版上分為了行,每行5張,共15張,雕刻好的版面內框以28′19cm為多,版面大多為7×3cm,也有窄到1.5cm的,最後是在版面上刷層油(芝麻油)接著用開水燙等晾乾後使用。
水滸英雄紙牌印刷工藝流程
(1)打漿子:一種是以新細白面和成面塊,搦出麵筋,沉澱後將上面發黃的水倒掉得到澱粉;另一種傳統作法則是以新麥粒煮半熟,用小磨拐碎後過籮,加水攪拌後澄清,倒掉水。將得到的澱粉加少許清水,放火上邊攪拌邊加熱,有氣泡冒出時用力快速攪拌勻,然後離火繼續攪拌。要注意火侯,火侯差漿糊粘性不足,且易霉變;火侯過了漿糊發澀,不好用。以細潤光亮為佳。放冷水中冷卻後備用。
(2)調墨:以燒柴草秸桿形成的鍋底灰為原料。用勺子沿鍋底輕刮,選取細膩的鍋底灰,因極難溶於水,要用漿糊在鍋底灰中反覆揉搓至成塊狀,然後用磨石在細石板上研磨,邊研磨邊加水,形成墨汁。盛容器中備用,注意粘稠適當。太稠難印且易出現著墨不勻,俗稱“花塌”;太稀易出現暈散,俗稱“洇紙”。以棍挑墨,滴落乾脆且稍有毛細尾巴為宜。
(3)裁紙:紙以:“燈籠紙”為佳。所謂燈籠紙,是一種透明薄紙,產于山西,以蠶絲、棉花初桃或桑樹皮為原料製成,薄且有韌性,因常用來糊燈籠,俗稱“燈籠紙”。
2、印刷
(1)清版:將版置於案上,揭下版面蒙紙;刷去塵土及雜質。
(2)上墨:先以墨刷蘸少量墨刷在墨盆底上,然後,用蘸刷在盆底反覆排刷,至盆底著墨均勻且無流墨時,用蘸刷在版面上按照上下、左右的順序排刷,至版面色均勻。
(3)印牌:以紙正面朝下覆版上,用搪刷同樣按照上下左右的順序排刷,注意用力均勻,大小適度。用力太小易皺,用力太大易爛。至著色均勻,揭下晾乾。分別印出牌面和牌背。
(4)印紅花:因為紅花子、老千等牌需要以紅色印章作標記,所以,在印刷結束後,搪牌之前,就要印上標記。一般以5cm長的方形木料刻成方形印章,大小據牌面大小而定。用大紅顏料和漿糊作成印泥,一般印在需印牌面的上中部。章框與牌邊一般呈45度角或平行。
(5)搪牌:又叫排刷子。在案上均勻地刷一層漿糊,然後將印好的牌背(花紋以菱形或太陽紋為主),面朝下覆在案上,用板刷刷平,在紙上均勻地刷上漿糊,再覆一層紙,用板刷刷平。如此一層層裱貼,一般需裱10-12層白紙。最後,將印好的牌面紙正面朝上裱貼在最上層,再輕刷一層漿糊。
(6)上掙子:用竹片或針錐將搪好的紙掀起一角,以手面提起,粘在掙子的木格上晾乾。
(7)潮平:待掙子上的紙牌乾後,以竹片或刀片取下,用抹布均勻地將紙牌擦濕,使其自然潮平。也可以用少許芝麻油輕擦一遍。
(8)上光:也稱拉碴子。將牌紙放在平整的石頭上,將確子小頭朝下放牌紙上,兩人在碓子兩端來回拉動,直至將牌面磨得平整發亮為止。然後給背面上光。
(9)配牌:將版一印製的牌4張加版二印製的牌四張裁切後,便是一副完整的水滸紙牌。
(10)裁切:又叫鍘牌。分為開大鍘和開小鍘。開大鍘:即將紙牌按版式講每一行裁開;開小鍘,即是將開大鍘後的每一行再裁成五單張。
(11)包裝:又叫封牌(包裝紙和捆牌紙條也是用燈籠紙刷制而成的,把裁好尺寸的紙牌按順序、類別、數量進行包裝每付120張,每十付一打,再用大的包裝紙包裝起來等待銷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