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溝(針灸穴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溝,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鬼宮、鬼市。屬督脈。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在口輪匝肌中;有上唇動、靜脈;有上唇動、靜脈;布有眶下神經支及面神經頰支。主治昏迷,暈厥,暑病,癲狂,癇證,急慢驚風,鼻塞,鼻衄,風水面腫,齒痛,牙關緊閉,黃疸,消渴,霍亂,溫疫,脊膂強痛,挫閃腰疼。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溝穴
  • 別名:鬼宮、鬼市
  • 出處:《針灸甲乙經》
  • 隸屬經絡:督脈
  • 主治:癲狂、癎症、小兒驚風、昏迷等
  • 功能:清熱開竅、回陽救逆
  • 特殊主治:督脈、手足陽明之會
  • 主要配伍:配中沖,合谷,主治中風不醒人事
  •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相關論述,

功能作用

清熱開竅、回陽救逆。

定位

在人中溝中央的上1/3與下2/3交界處。

解剖

在口輪匝肌中;有上唇動、靜脈;布有眶下神經支及面神經頰支。

主治

癲狂、癎症、小兒驚風、昏迷、牙關緊閉、口眼喎斜、面腫、腰脊強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

臨床運用

本穴有清熱開竅、回陽救逆的作用,配頰車、下關、魚腰可疏經通絡,祛邪散風,治療口眼喎斜;配合谷、內庭、中極、氣海,可解暑清熱、醒神開竅,主治中暑暈迷;配中沖、合谷,可醒神開竅,主治中風昏迷;配太沖、合谷、神門,可清心熄風,主治痙症;配大椎、風池、後溪,可調和陰陽、醒神開竅,主治癲癎;配合谷、大陵、曲澤,可清熱涼血解毒,主治氣營兩燔之熱病;配委中,可活血化瘀、行氣通經,主治閃挫腰痛。

配伍

水溝配合谷、內庭、中極、氣海,有解暑清熱,醒神開竅的作用,主治中暑不醒人事。
水溝配中沖,合谷,有醒神開竅的作用,主治中風不醒人事。
水溝配委中,有活血祛瘀,行氣通經的作用,主治閃挫腰痛。

相關論述

1、《肘後備急方》:“卒死屍厥。”
2、《醫宗金鑒》:“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卒風惡邪鬼擊,不省人事,癲癇卒倒,口眼歪斜,風水面腫,及小兒急慢驚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