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沖矽化木

水沖矽化木

水沖矽化木,即樹木矽化後又經地殼運動,被洪水、冰川等運動搬遷至江河低洼之中,經激流沙石衝撞磨礪,隨波逐流,沙淘浪濁,去軟留堅,去粗存精,呈現質堅、形美、色艷、紋細、皮潤、圓純的矽化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沖矽化木
  • 分布時期:多數是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植物
  • 形態分類:山原石、水沖石和風礪石
  • 主要地理分布:新疆奇台、遼寧錦州、浙江新昌
形態特徵,審美意韻,分布範圍,生成環境,

形態特徵

水沖矽化木,是矽化木經地殼運動裸露地表後被洪水、冰川等沖入河中,與沙石一起經千萬年激流沖淘、磨礪,去軟留堅,去粗存精而形成。形態錦疊旋窩,摺棬青荷,返虛入渾,積健為雄,精氣神韻見之于山川,質形色紋淋漓而盡致。
水沖矽化木,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新昌奇石收藏家陳永君首先發現並命名,產地於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澄潭江流域。較原生矽化木堅硬緻密,形態拙璞至瓊華諸美皆備,紋理絲絲清晰;顏色五彩皆備;形狀古樸典雅。
水沖矽化木,質地縝密者似玉質瑪瑙,色澤鮮艷者若朝暉夕霞,形奇突兀者像走獸器皿,紋理細膩者可見節疤樹癭。因其“百轉磨磋芒角消,顛簸歷盡完其理”,超脫以年輪樹節為特徵的矽化木鑑賞範疇,極具觀賞性。
水沖矽化木,其解理的粗曠或細膩,軟硬或脆韌所產生的差異分化,經浪礪沙磋蘊涵於其質色形紋渾厚古璞的意韻之中。樹木內在肌理的特殊規律,局部形態的多變性、殘缺性,因外在地質變遷抬升,水磨沙礪,拙璞而禪意,質為上形而下,質形皆備則妙物。

審美意韻

質:溫潤而澤,縝密以栗,敲之金聲,視之玉潔,撫之冰清。堅而潤,潤而凝,凝而韌的品性,是上品矽化木所必需之因。燧石質矽化木較之略遜,更易呈出人不意的形態。仿山若涯,似人若獸,狀物凝形,妙趣橫生。迷茫古韻的可以閒情逸緻,追隨時尚的不失於唯美“盲從”,目不暇接的可以共視其妙。
形:形態多呈圓渾禪石類,雖沒有山石的大起大落,大開大闔,卻不失水石的圓滿擇偈,道貌岸然。成形動物器皿的已屬難能可貴,審美盡須顧神似而不苟形如,應顛覆傳統的瘦皺漏透,索形求神,以神蘊氣,以似是而非觀其變化莫測,由混沌初開升華到清淨空靈的悠閒境界。
紋:或細膩,或粗獷。絲絲縷縷,若隱若現,層層疊疊,蒼茫悽美。紋與形渾然一體相得益彰,靈與肉幾朝幾夕相互融通。嶙峋的溝壑肌理變幻莫測,古樸的纏綿紋理以柔蘊剛,觀賞石所有的水波紋、雞爪紋、虎捺紋、指甲紋、胡桃紋、芝麻紋比比皆是。超凡脫俗的意趣樸拙,空靈生動的疏密虛實,逸筆草草的意隨所適。
色:因紋入色,由色見情。人們好色,大多喜於色彩鮮艷明麗,偏愛色的純淨或豐富,色彩巧妙的更是妙趣橫生。水沖矽化木石所呈現的濃墨、重彩、淡寫、輕描。或大塊塗抹,或淡潑揮灑,或華滋點苔,或惜墨如金。明心見性,返璞歸真,有如足赤金黃,有如朝曙晚霞,千載難逢的眩目重光,水洗浪淘後的純淨質地,昭示著曠世絕妙的曾經輝煌。
韻:悠悠之韻,意味深長,覽其質形紋色,仿佛信馬由韁,樸陋荒率,圓圓渾渾,意隨所適。不即不離,若即若離,其風姿意韻,出乎人意。隨波逐流的水沖,造就隨緣相遇的安頓,相生相發的磨礪,予人驟遇異石之感。韻致高潔氣象古穆,恬靜樸陋出形出色。華之外觀者可博時譽,質之中藏者但叩賞音,這種“與古為新”不失真宰的內質蘊藏,當不會讓人等閒視之。

分布範圍

在中國,矽化木的分布時期集中在中生代。多數是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植物,也是被子植物出現時期的植被類形。矽化木在地球上的遺留極為罕見,地理分布國內主要在新疆奇台、遼寧錦州、浙江觀賞石之鄉新昌等地。現全國以保護矽化木為主的地質公園也只有三處,即北京延慶、新疆奇台、浙江新昌。
水沖矽化木資源稀少,但分布較廣,蘊存在上游有矽化木原生地的河床上或古河道沖積層中。浙江境內的嵊州、金華、永康、東陽、武義、蘭溪均有發現,尤以新昌一帶為多,澄潭江流域溪河縱橫,是國內最大的水沖矽化木產地,與新昌黃蠟石共生於礫石堆中。後經玩石界宣傳推介,各地石友在廣東梅州江西樂平江、上繞,江蘇南京、儀征,陝西的大荔,四川的岷江,黑龍江的松花江,遼寧的北漂等地的河灘及礫石層中勻有發現。

生成環境

從矽化木出土的狀況和最終形態分析,大體可分為山原石、水沖石和風礪石三大類。
山石矽化木,即樹木矽化後還在原生地,或嵌在岩層中,或埋在沙土中,其質本色,其狀原始,樹鱗明顯,紋脈清晰,猶如被遺棄被埋藏在荒野山川的大樹殘樁。
風礪矽化木,即在山原石的基礎上,經滄桑巨變的地殼抬升至高原荒漠,崩塌風化後再經千萬年風沙磨礪而成形的矽質木化石。沙漠風暴天長月久的吹打磨礪,被雕琢成千姿百態。
水沖矽化木,即樹木矽化後又經地殼運動,被洪水、冰川等運動搬遷至江河低洼之中,再經千萬年的激流沙石衝撞磨礪,去軟留堅,去粗存精,剝其繁冗,屏其繁枝,損之又損,直取肌理,由混沌渾厚而出姿出色,呈現質堅、形美、色艷、紋細、皮潤、圓純的矽化木。原是頑璞,升華為妙趣天成的藝術抽象。
據科學家估計,生物矽化的機率是萬分之一,因而水沖木化木更稀少到萬分之一的萬分之一。屬現代新派賞石形態審美的經典石種,也是東方人文賞石與西方科學賞石相融合的代表石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