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地質演化模型

水星地質演化模型是指對水星地質演化過程描述的理論。由於水星表面尚無同位素年齡資料,與地球演化也難以對比。然而,利用疊置、交切關係、撞擊坑形態和數量可以得到水星表面的相對年齡。,可以卡路里事件為基準,同月球上的雨海事件一樣,卡路里事件提供了有用的時代標準,,濺射物從卡路里盆地1外延伸1000 千米以上。前卡路里期的水星表面主要是大盆地和同時普遍存在的坑間平原,而後卡路里期的表面主要是撞擊坑和平坦平原。

水星地質演化可分為六個階段:C水星可能與地球和月球同時約在46億年前以原始太陽星雲中聚集形成,但可能有更多鐵質均勻吸積到水星;Q水星形成開始的15億年分異形成核、幔、殼結構,約20億年終止了大規模的部分熔融,形成大的鐵核(占水星半徑3/4)及熔融的矽酸鹽幔,慢外部冷卻為薄的固態岩石殼;之後水星膨脹及嚴重遭受隕擊,產生水星殼斷裂、火山沿斷裂噴發,形成坑際平原;G水星殼收縮擠壓和末期隕石的大規模撞擊,卡路里盆地形成;D之後不久,新的火山噴發填充卡路里盆地及其他平坦平原;G)水星進一步冷卻和收縮,火山通道封閉;G)之後,除零散和小規模隊石撞擊產生具有輻射紋隕石坑外,整個水星不顯活動跡象,並長期持續,也不見火山和構造活動。可見,由於水星的內部結構與月球不同,與地球更不同,水星的構造狀況、內部動力學及地質演化也不同於月球和地球,而顯現水星的表面構造系統及廣”布的古老坑際平原,導致水星內部物質結構分異、重元索下沉,水星表面較月球貧鐵和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