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淮陽

水城淮陽

水城淮陽,即是河南淮陽,淮陽古稱宛丘、陳州 ,位於河南省周口市10縣市中心,面積1320平方公里,耕地156.4萬畝,是一個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和文化旅遊資源大縣,許多歷史、文化、自然等資源是全國獨有或第一的。轄21個鄉、鎮、場,總人口130萬。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上曾三次建都, 三次為國。 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在此定都, 創下先天八卦圖騰,燃升了人類文明的聖火。

淮陽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綠色農業示範縣、生豬生產調出大縣、全國科技進步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中國環境藝術示範城、中國旅遊強縣、中國王牌旅遊目的地、全國 “魅力小城”和“最美小城”,國家尋根朝祖旅遊點,全國首批旅遊標準化試點縣,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歷史文化名城,綠化模範縣,省級文明城、衛生城、園林城和對外開放重點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淮陽縣
  • 外文名稱:Huaiyang County
  • 別名宛丘、 陳州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省周口市
  • 下轄地區城關回族鎮 安嶺鎮 四通鎮
  • 政府駐地:城關回族鎮
  • 電話區號:(+86)0394
  • 郵政區碼:466700
  • 地理位置:周口市中部
  • 面積:1406.6平方公里
  • 人口:130萬人(2014年)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半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太昊陵建築群、龍湖、平涼台古城遺址等
  • 機場鄭州新鄭機場
  • 火車站周口站
  • 車牌代碼:豫P
歷史沿革,民國以前,民國期間,建國以後,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環境,自然資源,土地資源,動植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教育,交通,科學發展,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民國以前

據傳原始社會時期,淮陽為太昊伏羲氏和神農氏之都。
水城淮陽
夏屬豫州境。禹受命將堯姓封於陳。
殷封虞遂於陳。
西周初,武王封妨滿為陳侯,陳為周十二大諸侯國之一。
春秋末,楚滅陳。戰國末楚頃襄王遷都於陳,陳為楚都。
秦置陳縣,初屬豫州潁川郡,後屬陳郡。二世元年(前209年)陳涉率農民起義軍都於陳,號"張楚"。
西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置淮陽郡。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陽國,陳縣屬之,隸兗州。
新莽時,改淮陽國為新平,改陳縣為辰陵,屬兗州。
東漢明帝改新平為陳國,章帝改為郡,陳縣屬之,隸豫州刺史。
三國時為魏地,陳縣屬陳郡。明帝封植為陳王,遂改郡稱國,後復作郡,隸豫州。
晉武帝合陳郡於梁國,封司馬彤為梁王,陳縣屬之,隸豫州。南朝宋移陳郡治項城,以陳令屬南梁太守,隸南豫州。
南朝齊置南陳縣,屬陳郡,隸豫州。
北魏合陳縣入項縣(在今槐店),屬陳郡,隸北揚州。
北齊移項縣於故陳城,屬信州,隸北揚州。
北周改信州為陳州(陳州名自此始),項縣屬之,隸北揚州。
隋析項縣置宛丘縣,並置臨蔡縣,屬陳州淮陽郡,隸豫州。
唐宛丘縣析置新平縣,屬陳州淮陽郡,隸河南道。
五代宛丘縣屬陳州。
梁隸忠武軍節度使。
晉、周隸鎮安軍節度使。
宋宛丘縣屬陳州淮陽郡,後升淮寧府,隸京西北路。
金宛丘縣屬陳州,隸南京路。
元宛丘縣屬陳州,隸陳梁路。
明廢宛丘縣入陳州,屬開封中書省。
清初仍明制,隸河南布政使司。順治十六年(1659年),裁道、衛歸陳州。雍正二年(1724年),改陳州為直隸州,縣為附郭,仍統4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陳州府淮寧縣附郭。

民國期間

民國2年(1913年),裁府復縣,改淮寧縣為淮陽縣,隸河南省。民國21年(1932年),設河南省第七區督察專員公署,治淮陽,縣屬之。民國27年(1938年),縣城淪於日本侵略軍,日偽設淮陽縣政府,屬豫東道,隸河南省。同時,民國縣政府南遷水寨鎮。民國34年(1945年)光復後,民國縣政府,治城關,屬第七區督察專員公署、隸河南省。民國32年(1943年),中共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建立淮太西縣,設抗日民主政府,治東夏亭(今西華縣境內),屬中共水東特委,隸中共河南省委。民國35年(1946年),建立淮陽縣人民政府,治戴集(今葛店鄉境內),屬淮陽專區。民國38年(1949年)3月,中共先後建立的周口縣、界首縣、夏亭縣、淮陽市同時撤銷。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淮陽縣屬淮陽專區,隸河南省。淮陽專員公署,治淮陽。1953年,淮陽專區撤銷,縣改屬商丘專區,水寨鎮劃給項城。1959年,商丘專區撤銷,縣改屬開封專區。1962年,恢復商丘專區,縣再改屬之。1965年,置周口地區,淮陽縣從屬至今。

行政區劃

淮陽縣共下轄7鎮、11鄉、2農場,即城關鎮、新站鎮、魯台鎮臨蔡鎮四通鎮安嶺鎮豆門鄉朱集鄉馮塘鄉劉振屯鄉、王店鄉、大連鄉葛店鄉黃集鄉白樓鄉齊老鄉、曹河鄉、鄭集鄉、縣原種場、縣農場。共有497個行政村,2273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淮陽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周口市中部,縣城西距京廣線90公里,東距京九線和北距隴海線各100公里,距新鄭機場180公里,距省會鄭州240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周口25公里。

氣候環境

淮陽縣屬暖溫帶季風半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日照時數較多。
氣溫、降水、風向隨季節變化顯著,兼有南北之長:春季回暖早解凍快;夏季無酷暑,降水集中;秋季降溫慢;冬季無嚴寒,少雨雪。具有冬長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熱雨集中,春秋溫暖季節短,春夏之交多乾風的特點。
常年降水量平均在740毫米上下,氣溫平均在14℃左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淮陽縣總土地面積220.1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77.32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80.53%,人均耕地1.13畝。由於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了許多面積大小不等、深度不一的窪坡地,其面積約48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7%。

動植物資源

淮陽縣糧、棉、油產量均在河南省名列前茅,畜牧業居河南省領先地位,是全國油料生產五強縣和槐山羊、黃花菜、花生大蒜生產出口基地。
淮陽地區有各種植物170餘種,動物近80種。生物名貴品種有槐山羊、淮陽驢、項城豬(滅絕)、鱸魚白龜;白花泡桐、高口櫻桃、陳老將梨;淮陽黃花菜、逍遙大蔥、房墳韭菜、蘆筍。
名貴特產淮陽黃花菜是國家原產地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具有治病救人、健腦抗衰、美容養顏、忘憂療愁、助生男丁等神奇功效。

人口民族

人口

人口數量相當於東歐的愛沙尼亞和非洲的模里西斯,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超過76個國家(地區)的人口數量,約每1000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淮陽人。
淮陽縣總人口約135萬人(2012年),其中農業人口104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43人。人口出生率13‰,符合政策生育率90.5%,獨生子女領證率10%,流動人口管理率91.5%,性別比趨於平衡。

民族

共有回、滿、壯等少數民族21個,總人口3萬人,占淮陽縣總人口的 2.2%。其中回族2萬多人

經濟概況

綜述

2008年淮陽縣生產總值完成87.1億元,較上年增長12.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億元,增長29%,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0億元,增長60.8%,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農民人均純收入3583元,增長26%,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1元,增長22%,增幅居全市第一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969萬元,增長21%。工業能耗下降12.7%,降低率居全市第一位。
2012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9億元,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7.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4.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8億元,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7億元,增長1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億元,支出35億元,分別增長13%、52.2%。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分別增長12%、13.5%。

第一產業

2010年,淮陽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3.56億元,增長32.4%,落實糧食直補資金1661.8萬元,農業稅稅率下降3個百分點。鞏固優質小麥花生蘆筍楸樹菸葉、黃花菜及其他果蔬、花木等特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淮周路生態農業長廊。淮陽縣規模以上養殖場達2700多個,湧現出一大批養殖專業村和專業戶,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1.1%,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重點改造古蔡河和55個百畝除澇片,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330多公頃。開發沼氣能源,在王店鄉大李村建立周口市農村沼氣推廣示範點,淮陽縣新建沼氣池210個、在建50個。新上財政扶貧項目44個、以工代賑項目16個,投入資金1489萬元。
201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7.4億斤。其中,夏糧(冬小麥)面積113.8萬畝,總產11.4億斤,單產500.1公斤,2008-2011年連續四年實現夏糧單產超千斤;糧食總產實現了七連增。2012年已初步建成100多萬畝優質小麥生產基地,30萬畝優質花生、芝麻生產基地,10萬畝蔬菜生產基地,8萬畝優質棉生產基地,6萬畝水產養殖基地,1.5萬畝黃花菜生產基地。

第二產業

2010年以來,淮陽縣以塑膠製品、棉花紡織、醫藥製品、食品加工、皮革加工、木材加工、精細化工生物工程等項目為重點,新上工業項目27個,總投資12.33億元。淮陽縣共完成工業總產值74億元,增長8.6%;實現工業增加值21.74億元,產銷率達102%,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50。
淮陽縣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家,其中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8家。2011年,淮陽縣工業增加值57.4億元,同比增長1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4億元,同比增長23.7%。

第三產業

旅遊業
淮陽縣城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全國尋根朝祖旅遊線"、"孔子周遊列國旅遊線"必至景點之一,被河南省政府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文明城、衛生城、園林城",被周口市政府定為"周(口)淮(陽)鹿(邑)"旅遊熱線中心;2008年淮陽縣被評為"中國旅遊強縣",被定為河南省8個"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之一;是全國18個"魅力小城"和50個"最美小城"之一。
2012年淮陽縣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榮譽稱號,成為全國首批獲此殊榮的5個縣之一。2012年文化旅遊業綜合收入15.1億元,占GDP的比重達12%以上,成為淮陽縣新的支柱產業。
2011年淮陽縣接待遊客1391.5萬人次,同比增長13.1%,文化旅遊綜合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16%。
金融業
淮陽縣落地投資300萬元以上項目55個,協定資金37.5億元,實際到位18.6億元。編制儲備各類項目334個,爭取上級無償資金1.5億元。

教育

截至2013年有學校572所,其中:幼稚園27所,特殊教育1所,國小464所,國中64所,普通高中7所,職業教育8所。
2013年共有在校學生309388人,其中:幼稚園16623人,特殊教育774人,國小185523人,國中76585人,普通高中27674人,職業教育2209人。
2013年統計共有教職工10865人,其中:幼稚園236人,特殊教育32人,國小5875人,國中3249人,普通高中1097人,職業教育376人。
主要學校
河南省淮陽中學(淮陽中學)
河南省淮陽第一高級中學(淮陽一高)
淮陽實驗國小

交通

淮陽東靠京九, 西依京廣, 南臨漯阜, 北枕隴海, 距新鄭國際機場僅 180公里。南洛、大廣、商周、三條高速公路和106國道穿境而過, 省際、縣際及城鄉公路四通八達。
陸路有106、311兩條國道,周商公路、漯雙公路兩條省道,寧洛、大廣、周商三條高速公路在境內通過並開口,鐵路有許鄲、淮周兩條地方鐵路在縣城交匯
沙河樞紐工程的竣工,使水上運輸由沙河入淮河、長江 , 直達南京上海。水路有沙潁河航運直達淮河長江。18個鄉鎮都有公路相通,行政村村村通油路。

科學發展

2012年以來,面對“四案”並髮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新的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130萬乾群高舉發展的旗幟,叫響了“誰為淮陽做貢獻,全縣人民尊重誰”、“淮陽有名氣,我們要珍惜;淮陽有困難,需要出大力;淮陽有希望,我們要奮起”,強力實施“工業強縣,旅遊突破,城鄉統籌,四化同步”發展戰略,迅速穩定了局面、理順了關係,目前全縣大局呈現出整體穩定、穩中向好、穩中有升、穩中蓄勢的良好態勢。

風景名勝

現有文化遺存326處,其中國保單位3處(太昊陵廟、平糧台遺址、劉崇墓),省保單位10處,有“一陵一湖一古城”和“七台八景”(七台是伏羲畫卦台、神農五穀台、孔子弦歌台、狄青梳洗台、蘇子由讀書台、秋胡台、紫荊台;八景是羲陵岳峙、蓍草春榮、蔡池秋月、弦歌夜讀、臥閣清風、望台煙雨、蘇亭蓮舫、柳湖漁唱)等。太昊陵被譽為“天下第一陵”,陵園是國家4A級景區,太昊伏羲祭典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廟會期間日均客流量20萬人左右,並以單日82.5萬人的遊客數量被授予“全球單日參拜人數最多的廟會”。淮陽還是全國首批旅遊標準化示範縣、中華姓氏起源地、全球華人最嚮往的十大根親文化聖地。
龍湖
龍湖面積11平方公里,約相當於杭州西湖的2倍,是中國內陸最大的環城湖,為“國家濕地公園”。淮陽荷花節與洛陽牡丹節、開封菊花節共同成為全省三大花卉旅遊節會品牌。由於生態環境良好,非常宜居和休閒養生,全縣百歲以上老人大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是“中國長壽之鄉”。
平糧台古城遺址
平糧台古城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唯一一座有史書記載的原始社會時期的兩代帝王(太昊和炎帝)都城遺址。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7處,淮陽縣城所在地就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陳楚故城
太昊陵
太昊陵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廟,是中國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黃帝陵、大禹陵之一。2008年,因超過八十二萬人次赴太昊陵廟會祭拜,創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單日參與人數最多的廟會"的世界紀錄。
東湖自然景區
東湖自然風景區,由於良好的生態保護,至今仍保持著西周時期原始的自然風貌,在這裡可以領略到3000年前生態文化的絢麗多姿。景區水面7000餘畝,碧波蕩漾,蒲葦婆娑,荷花飄香,鳥鳴魚躍,水草千姿百態,水胡蘆隨風飄浮。

著名人物

歷史名人:老子、伏羲氏、周文、陳胡公符彥卿、鄭當時等。
近現代名人:葉桐軒、何仰羲、雷邦正、潘玉琦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