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漁業

水利漁業

水利漁業是指利用水利工程蓄水後形成的水域發展漁業的生產活動。是水利設施的多種效益之一。主要工程和技術措施包括:河道和水庫庫底的清理,魚苗基地和攔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利漁業
  • 外文名:fishery of water conservancy
  • 實質:漁業的一種
  • 特點:自然屬性、從屬屬性等
  • 發展意義:有利於增加水產養殖面積等
  • 學科:水利學
簡述,特點,發展意義,發展簡況,

簡述

水利漁業是指水利工程經營管理單位利用所管轄的水面(內陸淡水水面或淺海鹹水水面)資源,以水產品養殖為主,實行生產、儲運、加工、銷售一體化的漁業生產經營活動。
水利漁業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按利用水面的不同,水利漁業分為淡水水利漁業和海洋水利漁業;按生產特徵,可分為水利養殖漁業和水利捕撈漁業;按養殖對象,可分為魚類養殖貝類養殖蝦類養殖、蟹類養殖和藻類養殖;按照經營水面的大小,又可分為大水面養殖和小水面養殖等。
水利漁業是一個行業交叉概念,是指水利部門從事屬於大農業的漁業生產經營活動,但其行業本質仍屬於漁業

特點

(1)自然屬性
即水利漁業受水體自然資源及水域生態環境的制約性。水利漁業的勞動對象為水生動物及藻類,它們既需要食物來源,又對水溫、光照、氧氣等環境條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般來說,如果水體中營養物質豐富,則魚類賴以生存的水生浮游植物、浮遊動物及維管束植物等餌料資源較易生長,水產品產量相應地就高,如果水體受到污染,魚類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水產品產量就會降低。因此,水體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決定水產品產量高低的重要因素。當然,水體營養不是越豐富越好,事實上,如果營養物質過多,就會產生水體富營養化。對於漁業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2)社會屬性
即水利漁業生產水平的高低除了與水體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直接相關外,還取決於生產技術、生產規模、經營管理等社會條件。一般來說,往往在同一營養狀況及生態環境的水體,甚至同一水體的不同年份,由於經營管理或增產措施不同,魚類等水產品產量也會有很大差別,在保持水體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漁業生產技術水平越高、投入越多、經營管理水平越高,則水產品產量就越高。與一般漁業相比,水利漁業在生產經營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即相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國營漁場的漁業生產經營活動而言,水利漁業具有生產規模較大、資金投入力度較大、技術力量較強、管理措施得力、產品銷售易於組織等顯著優點。
(3)從屬性
即相對於防洪、除澇、抗旱、發電等主業而言,漁業只不過是水利工程的多種經營項目之一,是水利管理單位的“副業”,具有從屬特徵。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農業及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利部門的首要工作是確保工程安全,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水利與減災效益,在此前提下,為了充分利用水利管理單位內的水面資源、技術力量及人力資源,增加經濟收入,以增加水產品產量形式服務社會,於是紛紛開展包括水利漁業在內的多種經營活動,並且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無論如何,水利漁業在水利管理單位內的從屬地位不會改變。
(4)相競性
即在多數情況下,水利漁業與水體的防洪、灌溉、發電、旅遊等功能和效益的發揮往往具有取此舍彼、此多彼少的相互競爭屬性。為此,應該正確處理水利漁業與其他各項功能效益之間的關係。處理這種相競關係的基本思路是:以確保工程安全及防災減災等主要功能的正常發揮為前提,按照綜合經濟效益最大的原則,合理安排水利漁業等各項經濟活動。

發展意義

(1)有利於增加水產養殖面積,提高可養水面利用率 建國以來,我國水面資源及其分布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由於政策失誤,大量圍湖圍堰造田,使天然水面面積減少;另一方面,由於大力開展水利工程建設,新增了大量水面面積。
(2)有利於增加水產品產量,緩解水產品需求過快增長與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 我國人口眾多,可養水面資源有限,如內陸淡水水面積雖然有25000萬畝之多,但可養水面只有7500萬畝,僅占水域總面積的30%。
(3)有利於增加水利管理單位收入,實現水利經濟的良性循環水利管理部門主要是靠政府財政撥款來維持運行的,有的雖然實行企業性經營,但水利服務收費較少,往往出現入不敷出的局面。

發展簡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水利設施主要用於防洪和灌溉。新中國成立後,全國興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改變了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擴大了水域和灘涂,為發展水利漁業創造了必要的物質前提。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利漁業從水庫養魚起步,已擴延到可以發展漁業的各類工程設施,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國水利漁業的主體是水庫養魚。1949年以前水庫極少。20世紀三四十年代修建的甘肅省鴛鴦池、遼寧省鬧德海、吉林省小豐滿和二龍山、黑龍江省鏡泊湖等較大水庫均未開展人工養殖。這些水庫的漁業生產主要靠捕撈自然資源。到1988年,全國有8萬餘座大中小型水庫,總庫容4504億m3,可養魚水面3000萬畝,占全國淡水養殖水面近40%,是池塘養魚水面的1.4倍,較湖泊可養魚水面多200萬畝。50年代修建的一批大中型水庫中,如黑龍江省太平湖水庫,湖北省金盆水庫,北京市官廳水庫,安徽省佛子嶺、梅山、響洪甸水庫,河南省南灣、石漫灘、白沙水庫等,都先後試行養魚。1979年以後,進一步調整了漁業體制,協調了“漁農”、“漁水”矛盾,結束了水庫漁業長期徘徊的局面,產量有了大幅度增長,水庫漁業總產從1980年的11.2萬t上升到1988年的30.9萬t,平均畝產從6kg上升到14kg,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遼寧省大夥房水庫,養魚水面8萬畝,1979年漁業總產僅12萬kg,畝產只有1.5kg,1986年總產達到121萬kg,畝產15kg,7年增長9倍。1987年該庫總產淨增41.5萬kg,此後畝產持續超過20kg。浙江省青山水庫,養魚水面8000畝,1980年以來畝產量平均都在50kg左右。
興修水利改變了原有生態環境,有些水利工程截斷了魚類洄游通道,改變或廢棄了原有水域,局部減少甚至破壞了當地水產資源。同時,興修水利又增加了更多的新水域,如果注意保護並積極開發水產資源,對發展水產也可以做到利大於弊。各地從水庫養魚受到啟發,總結經驗教訓,加強了水利和水產部門的配合協作,一方面探索興建一批過魚設施,一方面又組織其他各類水利工程結合自己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利用堤防兩側取土坑養魚,利用渠道發展網箱養魚,利用閘壩上下有利條件發展水產以及利用電站尾水渠養魚等。20世紀80年代初,治淮委員會組織沿淮四省水利、水產部門,結合流域治理和綜合開發水利、水產資源,共同編制了《淮河流域水產規劃》,從規劃指導思想、設計施工到工程管理運用,都為水利和水產兩專業的有機協調提供了範例。
到20世紀80年代末,在水利漁業活動中,發生了四個明顯的變化:一是水利漁業的領域大大擴展。從水庫養魚開始,促進了渠堰、堤垸、閘壩和圍墾灘涂等有關水域養魚。二是水利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隨著水利漁業產值和利潤的增長,一批水利T程管理單位增加經濟受益,“養魚賠本”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三是建設了水利漁業的專業隊伍。水利漁業明確廠職能機構,增強了生產設施,建立了專業研究機構和學術活動組織,發行了專業刊物,培訓了大學和專科的專業人才,這些都為建設水利漁業專業隊伍提供了有利條件。四是各級水利部門對發展漁業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觀念上發生了深刻的轉化。1987年原水利電力部明確提出“把水產品作為水利電力系統的一項重要產品來進行開拓”的指導思想,1988年水利部進一步確認:發展水利漁業應成為水利系統綜合經營中的一項基本任務,水利漁業設施應列入水利T程建設中一併建成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