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9)

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9)

《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9)》是2019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伏瞻、劉雅鳴。

基本介紹

  • 書名: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9)
  • 作者謝伏瞻
    劉雅鳴
  • ISBN:9787520157704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由社科院城環所和國家氣候中心共同組織編寫,各篇報告的作者長期從事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社會經濟影響,以及國際氣候制度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密切跟蹤國際談判的進程,參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政策的諮詢,其中多名作者連續在之前的7本氣候變化綠皮書中撰稿,寫作風格較為成熟。
今年的綠皮書已經是“氣候變化綠皮書”的第11本,根據國際、國內氣候、政治環境變化,從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方面進行了充分的分析,特別是對特朗普當上美國總統後,美國的氣候政策變化與中國的應對進行了剖析;同時,從海綿城市建設、能源網際網路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以及綠色能源發展方面對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進行分析;為了以數據更具體地反映氣候變化的狀況,特別設定低碳發展指標及排名、中國暴雨韌性城市排名及分析。

作者簡介

謝伏瞻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委員,學部主席團主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巨觀經濟政策、公共政策、區域發展政策等。歷任國務院發展中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河南省政府省長、河南省委書記;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1991年、2001年兩次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199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1992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先後主持完成《東亞金融危機跟蹤研究》、《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政策研究》、《經濟全球化與政府作用的研究》、《金融風險與金融安全研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研究》、《中國中長期發展的重要問題研究》和《不動產稅制改革研究》等重大課題研究。
劉雅鳴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成員,世界氣象組織(WMO)中國常任代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中國代表。曾任水利部政策法規司司長、水文局局長、人事司司長,長江水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長江流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巢清塵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理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氣候系統分析及相互作用、氣候風險管理以及氣候變化政策研究。現任全球氣候觀測系統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氣象學會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氣象學會氣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生態紅線專家委員會委員等。第三次國家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編寫專家組副組長,第四次國家氣候變化評估報告領銜作者。2021-2035年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社會發展領域環境專題氣候變化子領域副組長。
莊貴陽 經濟學博士學,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氣候變化經濟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首席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目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登峰計畫氣候變化經濟學優勢學科建設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秘書長。長期從事氣候變化經濟學研究,在低碳經濟與氣候變化政策、生態文明建設理論與實踐等方面開展大量前沿性研究工作,為國家和地方綠色低碳發展戰略規劃制定提供學術支撐。
胡國權 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理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氣候變化數值模擬、氣候變化應對戰略。先後從事天氣預報,能量與水分循環研究,氣候系統模式研發和數值模擬,以及氣候變化數值模擬和應對對策等工作。
潘家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委員,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氣候變化經濟學、城市發展、能源與環境政策等。擔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生態經濟學會副會長,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三、四、五、六次評估報告主要作者。先後發表學術(會議)論文200餘篇,撰寫專著4部,譯著1部,主編大型國際綜合評估報告和論文集8部;多項研究成果獲獎

圖書目錄

Ⅰ 總報告
.1 全球氣候風險與中國防範策略 巢清塵 胡國權 馮愛青/001
Ⅱ 專題評價報告
.2 中國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評價研究 中國城市綠色低碳評價研究項目組/020
Ⅲ 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進程
.3 全球氣候治理制度變遷與挑戰 李慧明/040
.4 主要國家長期低排放戰略要點及啟示 劉哲 楊雅茹/056
.5 國際談判中氣候災害風險治理及中國應對策略 劉碩/068
.6 國家自主貢獻實施細則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分析 樊星 柴麒敏/082
.7 提高信息透明度對降低應對氣候變化決策風險的貢獻 王田 高翔/094
.8 《巴黎協定》下的碳市場機制建設和實施及其風險 段茂盛 陶玉潔 李夢宇/112
.9 聯合國安理會氣候安全議題及其潛在風險 劉長松 徐華清/127
.10 歐盟適應氣候變化機制 雷恩·格蘭西/141
.11 巴西氣候政策行動對全球氣候治理的影響 王海林 劉濱/155
Ⅳ 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12 中國碳市場進展 張昕/170
.13 中國電動汽車激勵政策的發展與影響 馮金磊/184
.14 濱海城市應對颱風災害探索——以珠海市防颱風實踐為例 蘭小梅/198
.15 我國氣候保險的實踐探索及發展建議 饒淑玲 李新航/214
.16 青海省氣候變化及風險應對 閆宇平 胡國權 劉彩紅/227
.17 粵港澳大灣區氣候變化及氣候風險 周兵 曾紅玲 趙琳 韓振宇/239
.18 氣候變化對森林防火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艾婉秀 吳英 王長科 梁莉/259
Ⅴ 研究專論
.19 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中國方案的研究及建議 祁悅 柴麒敏/274
.20 氣候變化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 劉釗 蔡聞佳 宮鵬/283
.21 2022年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與進展研究 張瑩/298
.22 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方法學指南發展和影響評述
朱松麗 蔡博峰 方雙喜 朱建華 高慶先/311
.23 IPCC《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解讀
王朋嶺 巢清塵 黃磊 袁佳雙 陳超/324
.24 IPCC《氣候變化與土地》特別報告解讀 王長科 黃磊 巢清塵/334
.25 提升城市韌性的案例與經驗:以北京氣象部門應對暴雨災害為例
宋巧雲 段欲曉 林陳貞/343
Ⅵ 附錄
.26 世界各國與中國社會經濟、能源及碳排放數據 朱守先/352
.27 全球及“一帶一路”區域氣候災害歷史統計 翟建青 談科/383
.28 中國氣象災害歷史統計 翟建青 談科/396
.29 縮略詞 胡國權 張興/408
Abstract/413
Contents/4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