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福建省乃至江南地區具有影響的民間信俗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陳靖姑信俗文化發源於倉山,出生於此的陳靖姑被稱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歷經千年傳承,陳靖姑信俗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陳靖姑信俗的影響及於東南亞和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陳靖姑信俗肇始於宋而盛於明清,據明萬曆《古田縣誌》載,陳靖姑生於唐代,傳說她是福州倉山下渡人,24歲時脫胎祈雨,為解除旱情、拯救百姓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被尊為兒童婦女保護神。陳靖姑信俗請香接火儀俗全年進行,而以農曆正月陳靖姑誕辰月的儀俗活動最為隆重。

2008年6月7日,福建省古田縣和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申報的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8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古田縣、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編號:Ⅹ-85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活動時間,接火儀俗,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陳靖姑信俗約肇於唐,興於宋元,盛於明清。據明萬曆《古田縣誌》載,陳靖姑生於唐大曆二年(767年),幼聰穎明慧賢淑端莊。年十三,蒙許遜真君錄人門下,授以道法。三年學成歸里,奉親命適古田縣劉杞公為妻。夫人本好生濟世,常以閭山正法攝伏魔精,救人厄難。貞元六年(790年),福州大旱,陳靖姑脫胎祈雨,不幸身亡,卒年24歲,時人以其肉身於古田立廟祀之。古田臨水宮始建於貞元八年。陳靖姑民間信仰影響及於閩、台、港、澳、浙、贛、湘、粵、桂、鄂、皖等省(區)和世界華人社區。臨水分宮分廟4000餘座,成為一種有特殊文化內涵的民族文化現象。
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陳靖姑信俗
古田臨水宮成為陳靖姑信仰的發源地後,其影響日益擴大,逐漸有了地方官府參與祭典,使之成為官民並祀的聖宮,並在各地出現許多分廟。如據《將樂縣誌》記載,該縣夫人廟“祀三奶夫人之神”,其廟於“宋紹興元年建”。莆田之明代《興化縣誌》所載的夫人廟為“廣福娘廟”,稱陳靖姑歿後“家家奉香火”,於宋紹興中該縣“汾陽人始立為廟”,可見南宋時“臨水夫人”分廟已分布各地。各地興建臨水宮分宮分廟後產生了到古田臨水宮來朝聖迎請聖火之“請香接火”儀式,各地信眾來古田臨水宮為陳靖姑慶祝聖誕,並從祖宮請香接火回鄉祈神醮儀,演繹成俗,請香接火活動日趨頻繁,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制度化的請香接火民俗活動。

主要活動

活動時間

臨水宮由於宋代朝廷賜封而成為八閩及浙贛周邊地區“臨水夫人”信仰的中心和道教閭山派的發祥地,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陳靖姑神誕前後,不僅香客雲集,而且儀隊也從四面八方匯攏而來。特別是農曆正月十五,既是傳統的元宵節,又是傳說中的“臨水夫人”神誕日,各地信眾多將歡慶元宵與慶祝神誕相結合,組織慶醮社火活動。

接火儀俗

古田臨水宮請香接火儀俗是以民間信仰為主要內容的民間社火儀式和民俗文化活動,是陳靖姑信俗的載體,一年四季都在進行,尤以每年農曆正月陳靖姑誕辰月份最為隆重。各地信眾以社區或宗族為單位組成儀隊,在福首的帶領下,隨帶道師長途跋涉至臨水祖宮祭拜陳靖姑,以求消災祈福、求嗣得子、求財得利及平安吉祥,並帶香火回鄉舉行慶醮儀式,使吉祥遍布鄉里。
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陳靖姑信俗
儀隊:各地每年赴臨水宮請香接火的儀隊,由供奉“臨水夫人”陳靖姑的臨水宮、大奶廟的宗族或社區信眾組成。每一儀隊都由輪值福首領隊,儀隊成員主要為“臨水夫人”之香客、義子和鼓樂隊的吹鼓手,並有當地道師隨行。儀隊的組成時間由於地區的遠近不同而異,如浙江溫州和閩東壽寧、福鼎等地儀隊則於年前就已組建,古田、屏南的近鄰村落則於農曆正月十二、十三前組建。每支儀隊所備請香接火的器具均有開路旗、鑼鼓、涼傘、香亭及供品,而大型儀隊則有神輿、神像、鑾駕執事和香亭、香爐等器物。以往儀隊多徒步,遠離臨水宮的地區,常在農曆正月初三出行,往返步行長達五六天必須將所請的香火趕在農曆正月十三帶回村,以便舉行社區大型祈福慶誕醮儀。福安、壽寧的儀隊則於除夕夜到達臨水宮,以爭初一日凌晨第一爐香火。由於信眾視臨水宮祖宮的香火為聖火,相信新的香火會給人們在新的一年帶來新的氣象,帶來美好的生活,因此,香客們年復一年到祖宮請香接火。
接火儀式程式:每個儀隊在宮內的請香接火儀式程式由“下馬安奉”“請神獻供”“起馬迴鑾”三部分科儀組成。三個科儀中,“下馬安奉”與“請神獻供”都較簡單,即是將儀隊帶來的象徵其社區臨水夫人宮的神位(香爐)安頓下來,同時也給祖宮的夫人神行祭拜和獻禮。而最主要的科儀是離開祖宮前,於正殿中舉行的“起馬迴鑾”。該科儀的時間為一個多小時,所有儀隊成員列隊於正殿中,參與此科祭拜儀式。
科儀內容:其科儀包含十個內容,即:
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陳靖姑信俗
角時:鳴角諱壇、藏身、開壇。
灑淨:灑淨壇場,請神降臨。
勸酒:敬各方尊神五巡酒。
獻供:敬獻香、花、燈、塗、茶、果、食、財、珠、衣等十種供品(一般為五供)。
開閭山門:請法神、五方結界。
度橋:以科法起度金橋,迎神鎮境,保境安民。
發兵:發動閭山仙兵護駕。
取火:於祖宮香爐中取神火(炭火)人本宮香爐。
討聖窖:以窖杯“三聖一陽”驗答以證聖火是否取到,神是否願意迴鑾。
出殿:辭神,眾以旗鑼涼傘開道,繞祖宮神三匝,道師駕閭山門引眾出宮,並護聖火起程。
閩東、閩北及古田本地的儀隊,還帶戲班到宮中戲台演戲酬神,清道光、鹹豐年間所演劇種以北路戲和平講戲為多,民國以後則閩劇興行。戲台上的酬神演戲成為請香接火儀俗的一個組成部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陳靖姑信俗具有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徵,具有社會凝聚力,在社區村落、種族群體和宗族內部產生了聚合作用,在朝拜母親神方面,對海外僑胞具有向心力,影響波及東南亞及世界華人社區,具有保護價值。
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陳靖姑信俗
傳承人物
黃光輝,男,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古田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古田縣臨水宮管委會福州市倉山區文化館獲得“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福州市倉山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7月,澳門臨水宮值理會從陳靖姑祖廟——寧德古田臨水宮迎回11尊神明金身,澳門以此為契機,舉行了盛大的陳靖姑金身繞境巡遊澳門和首屆澳門陳靖姑民俗文化節活動。
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
陳靖姑信俗
2016年6月13日,第八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在古田開幕。
2017年6月13日,第九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在福建古田開幕。
2019年11月1日,2019年陳靖姑信俗文化兩岸交流活動在寧德古田拉開序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