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經典故事叢書:滿族

民族文化經典故事叢書:滿族

“民族文化經典故事叢書”全套共56本,以民族故事為主,在講故事的同時穿插介紹具有民族特色的知識,叢書同時配有現代卡通特色的插圖,體現了叢書的可讀性、趣味性、知識性和藝術性。讀者對象是國小高年級及國中低年級的學生。

基本介紹

  • 書名:民族文化經典故事叢書:滿族
  •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頁數:80頁
  • 開本:16
  • 定價:18.00
  • 作者:王莉
  • 出版日期:2011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3506620, 9787513506625
  • 品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民族文化經典故事叢書:滿族》以滿族歷史文化發展為主線,有機融匯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藝術,圖文並茂,生動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識性、可讀性於一爐。除了紙媒圖書外,又製作成CD和DVD光碟,力圖用多媒體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歷史文化的絢麗畫卷與壯美史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滿族的歷史
滿族起源的傳說
關東三寶的傳說
少年阿骨打的故事
努爾哈赤的故事
少年康熙的故事
第二章 滿族的生活習俗
旗袍的來歷
滿族高底木鞋的來歷
索倫桿的傳說
爬犁的故事
第三章 滿族的人生軌跡
成親坐帳習俗的由來
“生了孩子吊起來”——關東一大怪
薩布素革除陪葬惡俗
第四章 滿族的歲時節慶
滿族祭祖手鼓的傳說
正月十五賞冰燈的傳說
第五章 滿族的傳統娛樂活動
金兀朮和嘎拉哈的傳說
參考文獻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少年阿骨打的故事
遼國時期,遼國的皇帝總是派兵去黑龍江女真部落徵收貢品,那裡的好馬啦,貂皮啦,人參啦什麼的,都被遼兵給搜颳走了。女真人稍有不滿,遼兵就會騎著馬追趕他們,並用鞭子抽他們。後來,這種殘害女真人的事情,還成了遼國的一種遊戲。
完顏阿骨打懂事以後,恨透了遼兵,立志要為女真人爭氣。他長到十三歲時,已經讀了不少書,還學了一手好箭法,能走馬射飛雁,遠近部落的人提到他,沒有一個不伸大拇指的。
有一天,阿瑪(滿語,爸爸)對額娘(滿語,媽媽)說:“阿骨打不小了,讓他出遠門去求個名師,好好學藝吧。”額娘一聽,說他人還小,說啥也不答應。阿瑪又說:“大樹底下沒好草,再不讓他到外面去求名師,長見識,這孩子就沒出息了。明天我就讓他去長白山。”這些話讓門外的阿骨打聽到了,他奔進屋裡,給父母行禮後,說:“我已經長大了,額娘讓我去吧,我一定求師學好本領,為咱們女真人報仇雪恨。”額娘聽他這么一說,不禁掉下了眼淚,但還是答應了。
臨走的時候,阿瑪把祖上傳下來的一把牛耳尖刀交給了他,額娘給他帶了些出門用的東西。
經過長途跋涉,越過重重險阻,阿骨打終於來到了長白山。阿骨打正想在一片松樹林邊坐下來休息,忽然聽到林子裡傳來呼救聲。阿骨打飛奔而去,看見一個老爺爺被一頭大黑熊打倒在地,那大黑熊轉過身子,正想用屁股蹲兒坐在老爺爺的身上。阿骨打立刻掏出牛耳尖刀,猛地投了過去,正好扎進黑熊的咽喉。黑熊“嗷”了一聲,就一命嗚呼了。
阿骨打上前扶起老爺爺,發現老人長著白鬍子、白頭髮、白眉毛,已經昏迷過去了。阿骨打拔出牛耳尖刀,剝下熊皮給老爺爺披上。然後,他把老人背到一個背風的山洞裡,舀了一些山泉水,把自己捨不得吃的乾糧拿出來煮成稀飯,一口一口地餵老爺爺。

序言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國人,誰不熟悉這首歌?中國人——無論你走到哪裡,無論你年長年少,都會被這首旋律優美、熱烈歡快的歌曲感動,都改變不了脈管中奔涌著的中國心。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別並經中央政府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由於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相對漢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這55個少數民族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全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
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種分布格局是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廣泛,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行政區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灣等省、自治區。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雲南省,有25個世居少數民族。
雄踞世界東方的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在歷史長河中,中國56個民族由於政治、經濟、地理環境、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的不同,因而既有同種同源同根同脈同習同緣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形成中華民族大家庭文化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從內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那達慕”賽馬競技,到雲南西雙版納傣家山寨的潑水節;從世界屋脊傳唱的古老神秘的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到灕江兩岸劉三姐故鄉的壯族對歌;從舞動在白山黑水間的朝鮮族長鼓舞,到響徹青海湖畔的土族“花兒”;從在綠得醉人的新疆吐魯番葡萄溝翩翩起舞的維吾爾族舞蹈,到在如夢如畫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間飄蕩的叮咚三弦……正是這色彩斑斕、風格各異的多民族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萬千氣象、萬紫千紅、萬古長春的壯麗畫卷。
為了弘揚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優秀傳統,把豐富多彩、氣象萬千的中國56個民族的歷史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特邀請有關民族文化學者與作家,一起為廣大少年兒童編撰了這套“五六一文化工程——民族文化經典故事叢書”。
可以說,這套叢書是專為新世紀少年兒童量身定做的,一個民族一冊,共56冊。叢書以56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為主線,有機融匯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藝術,圖文並茂,生動形象,融思想性、故事性、知識性、可讀性於一爐。除了紙媒圖書外,又製作成CD和DVD光碟,力圖用多媒體的形式,全方位展示56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絢麗畫卷與壯美史詩。這是獻給偉大祖國母親的禮物,獻給億萬少年兒童的精神食糧。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本好書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好書大家讀,讀書長精神。 “五六一文化工程”編委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