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環境與生物資源分析重點實驗室

“民族地區環境與生物資源分析重點實驗室”的前身是經國家民委批准的“分析化學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南民族大學於1999年開始立項建設,經過12年的努力,已形成“生物大分子提取及結構功能研究”、“民族藥活性小分子分離分析研究”以及“綠色分析技術及套用”等三個主要研究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族地區環境與生物資源分析重點實驗室
  • 成立:1999年
  • 依託:中南民族大學
  • 任務:三個主要研究方向
簡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名單,

簡介

實驗室以“分析化學湖北省重點學科”和“生物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術團隊”為依託,以“催化材料重點實驗室”(教育部與國家民委共建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及中南民族大學擁有的“材料化學”、“藥物化學”、“環境化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為支撐,充分利用支撐學科資源雄厚,交叉學科潛力明顯的優勢,已逐步形成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具有一定新型實驗技術開發套用能力的學術團隊。目前實驗室擁有教授 7 名,副教授 9 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0名,其中歸國留學人員 12 名。已形成一支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專業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
實驗室建設旨在緊密結合民族地區生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環境的效能評價與保護的實際,針對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利用實驗室建設的平台,充分發揮學科優勢,深入研究,力爭在基礎理論研究上有較大創新,套用基礎研究上有突破。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創新、有實際套用價值、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學術成果及技術開發套用成果。本實驗室將藉助雄厚的師資隊伍,各種大型的儀器設備以及多年來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建設、學術團隊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的基礎與經驗,努力將本實驗室建設成為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服務的研究基地,高水平人才成長的培養基地,以及多學科、多方位的學術交流基地。
本實驗室的建設,對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環境效能的評價與保護,履行依託單位中南民族大學的“兩個面向”、“兩個服務”的辦學宗旨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本實驗室的建設,對於提升依託單位的學科水平和在該領域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構建高水平的實驗室平台,對於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教學服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名單

(委員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姓 名
職務
職稱
工 作 單 位
江桂斌
主任
院士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馮鈺錡
委員
教授
武漢大學
莊乾坤
委員
教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劉買利
委員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李步海
委員
教授
中南民族大學
朱麗華
委員
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
陳義
委員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邵元華
委員
教授
北京大學
陳國南
委員
教授
福州大學
龐代文
委員
教授
武漢大學
楊光忠
委員
教授
中南民族大學
胡 斌
委員
教授
武漢大學
韓鶴友
委員
教授
華中農業大學
蔡宗葦
委員
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
實驗室固定人員名單
研究方向
姓名
年齡
職稱
學歷
備註
方向一 生物大分子提取及結構功能研究
65
教授
碩士

55
教授
本科

40
副教授
博士後

39
副教授
博士後

33
副教授
博士

35
副教授
博士後

察冬梅
34
講師
博士

28
講師
博士

方向二 民族藥活性小分子分離分析
43
教授
博士後

49
教授
碩士

45
教授
學士

35
副教授
博士後

36
副教授
博士後

33
講師
博士

31
講師
博士

28
講師
博士

程寒
31
講師
博士後

池 泉
36
講師
博士

方向三 綠色分析技術及 套用
37
教授
博士後

59
教授
本科

林兆祥
40
副教授
博士

43
副教授
博士

黃 寅
36
副教授
博士後

39
副教授
博士

31
講師
博士後

常 青
26
講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