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詞的多元解讀

民國詞的多元解讀

《民國詞的多元解讀》以活躍在民國時期的多位詞人的創作活動以及他們的作品為對象,運用史實考證與理論闡述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討論,從而讓讀者領略民國詞壇的獨特風貌與詞人創作的個性特徵。全書關注的具體對象,有劉永濟的《誦帚詞》、沈祖棻的《涉江詞》及其程千帆的箋注、袁克文的《洹上詞》、唐圭璋的《夢桐詞》、夏承燾的《天風閣詞》、盧前的《中興鼓吹》、江芷的《秋夢詞》、周慶雲的西溪詞、陳方恪的題畫詞,以及夏承燾與朱彊村、龍榆生等學人的交往活動。針對每個不同的研究對象,大多選取不同的研究視角與研究路徑,從而在整體上形成多元解讀的效果與意義。因此,《民國詞的多元解讀》對關注民國詞乃至中國詞史的讀者來說,會有一份“路轉溪橋忽見”的感覺。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國詞的多元解讀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302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大學出版社
  • 作者:李劍亮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8096850, 730809685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李劍亮所著的《民國詞的多元解讀》討論了夏承燾等詞人及他們的詞作。凡十六篇。其目次排列,大致按文章類型而為。相同類型的文章,又按所論詞人的出生先後為序。十六篇文章,按類型而言,可分三類。第一類,為相關詞人作品自注或箋注現象的研究;第二類,為相關詞人詞作的專題研究;第三類,為相關詞人交遊現象的考察。涉及的詞人,有劉永濟(1887—1966)、沈祖棻(1909—1977)、周慶雲(1864—1933)、楊圻(1875—1931)、袁克文(1889—1931)、陳方恪(1981—1966)、唐圭璋(1901—1990)、盧前(1905—1951)、江芷(1912—1987)、夏承燾(1900—1986)等。

作者簡介

李劍亮,1963年4月1日生,浙江平湖人。1980年入杭州大學中文系。1984年入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攻讀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1992年再入杭州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1984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95年晉升為副教授,2002年晉升為教授。先後獲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笫二層次培養人員。現為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中文系碩士生導師。學術兼職有中國詞學研究會理事等。已出版《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唐宋辭彙評》(與吳熊和教授等合著)、《宋詞詮釋學論稿》、《流行歌曲與古典詩詞》、《夏承燾年譜》等多種學術專著,並在《文學遺產》、《詞學》等刊物發表學7論文50多篇。

圖書目錄

卷首詩四首
壹 劉永濟自注《誦帚詞集》探微
一、《誦帚詞集》的結集與版本
二、《誦帚詞集》中的自注詞
三、劉永濟自注《誦帚詞集》的原因及其評價
貳 劉永濟《誦帚詞集》中的交遊詞
一、劉永濟交遊詞的功能
二、劉永濟交遊詞的個案解讀
叄 詮釋學視野下的《涉江詞》程氏箋注
一、引言
二、《涉江詞》箋注的必要性
三、《涉江詞》箋注的可能性
四、《涉江詞》箋注的有效度
五、《涉江詞》箋注的相對性
六、《涉江詞》箋注的必然性
肆 周慶雲的西溪詞緣
一、引言
二、周慶雲的生平與事跡
三、周慶雲的西溪詞緣
伍 楊圻的婚姻生活與詞創作
一、楊圻的生平與婚姻
二、楊圻的兩次婚姻及其詞創作
三、楊圻婚姻詞與傳統婚姻詞的比較
陸 袁克文及其《洹上詞》
一、袁克文的生平與交遊
二、《洹上詞》的結集與流傳
三、《洹上詞》的緣情本色
四、《洹上詞》的評價
柒 陳方恪題畫詞的創作宗旨
一、陳方恪題畫詞的創作背景
二、陳方恪題畫詞的創作宗旨
三、餘論
捌 唐圭璋《夢桐詞》中的倚聲之作
一、引言
二、倚周邦彥詞
三、倚史達祖等人的詞
四、對《夢桐詞》中的倚聲之作的評價
玖 唐圭璋《夢桐詞》中的懷人之作
一、懷念謝玉岑的《玉蝴蝶》詞
二、悼念朱疆村的《清平樂》詞
三、懷念吳梅的《虞美人》詞
四、懷念喬大壯的《齊天樂》詞
五、四首懷人詞的比較
拾 《中興鼓吹》:別是一家的抗戰文學
一、引言
二、別樣的表現題材
三、別樣的表達方式
四、別樣性的原因
五、對《中興歌吹》別樣性的評價
拾壹 江芷《秋夢詞》中的杭州詞
一、江芷與《秋夢詞》
二、江芷的杭州詞
三、江芷創作杭州詞的原因
拾貳 《金縷曲》:夏承燾在《詞學季刊》上發表的第一首詞
一、問題的提出
二、夏承燾《金縷曲》的創作
三、夏承燾《金縷曲》的版本及其比較
四、《金縷曲》讀解
拾叄 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的詞學文獻價值
一、記錄了夏承燾詩詞創作與詞學研究的經歷
二、反映了夏承燾的學術交往
三、揭示了夏承燾的學術理想
拾肆 夏承燾與朱彊村的書信往來
一、引言
二、夏承燾與朱彊村的六次書信往來
三、夏承燾與朱彊村書信往來的意義
拾伍 夏承燾與龍榆生交往述論
一、交往的緣起
二、交往的第一個十年(1929—1939)
三、交往的第二個十年(1939—1949)
四、1949年以後的交往(1949—1966)
拾陸 夏承燾與徐步奎的學術交往
一、引言
二、十八年交往的基本歷程及其意義
三、結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