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出自於《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字面意思為:老百姓不怕死,為什麼偏偏還要用死來嚇唬他們呢?寓意為政者要用合適百姓的方式來治理天下,不能總是以刑法恐嚇百姓,而要以真正讓百姓愛戴的方式來治理天下,此之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來源:《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 寓意:治者要善待人民,不能濫殺無辜。
  • 作者老子
  • 相關知識1:《道德經》被奉為道家經典
  • 相關知識2:老子被道教尊為教主
作者,出處,原文,譯文,寓意,作品簡介,

作者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宮鎮)人。 曾作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有人認為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萊子亦老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家創始人。
老子老子

出處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譯文

如果人民飽受暴政的逼迫,到了連死都不怕反抗的時候,統治者又怎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若人民都畏懼死,一有人做壞事就被抓起來殺掉,那還有誰敢胡作非為呢?天地間,冥冥中有專司殺伐的力量,無須人代勞。如果人代替天實施殺伐,就好像一個不會工藝的人代替木匠做工一樣,很少有不傷到自己的。
重點詞解
1.民不畏死:人民不怕死。
2.奈何:為何。
3.懼:使動用法,使。。。怕。
4.孰敢:(這樣一來)誰還敢(不法為非)?
5.執:抓捕
6.司:掌管
7.殺者:殺人的人
8.奇:作惡

寓意

統治者要善待人民,不能濫殺無辜。

作品簡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