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欖仁

毛葉欖仁

毛葉欖仁( Terminalia franchetii Gagnep.),喬木,通常高達4米。腋芽較小,圓錐形,鱗片覆瓦狀排列,密被白色絨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毛葉欖仁
  • 拉丁學名:Terminalia franchetii Gagnep.  
  • 別稱:滇欖仁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桃金孃目
  • :使君子科
  • :訶子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相關變種,

形態特徵

枝條圓柱形或為四棱形,當年生枝條密被黃褐色絨毛,二年生枝條灰白色,樹皮絲狀縱裂。葉卵圓形或橢圓形,長5,5-7.5厘米,寬2,6-4,5厘米,先端鈍圓或鈍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表面綠色,疏被毛,背面淡綠色,密被厚而緊貼的自色絨毛,具有光澤,主脈兩面均密被金黃色絨毛,_側脈羽狀,9 -il.對,疏被毛,葉柄長1..502厘米,上面平坦,下面圓形,密被較厚的金黃色絨毛,葉柄上部有2一3個黑褐色卵圓形的腺體。穗狀花序腋生,直立,密被絨毛,長約9厘米,花粵闊杯形,長約3毫米,黃綠色,裂片5,闊三角形,頂端漸尖;雄蕊10,伸出尊外,花葯黃色,橢圓形,花絲長約5毫米3花盤存在,由腺體組成,子房長卵形,具3棱,密被黃色的絲狀長毛,花柱長約3毫米,胚珠2顆,倒懸於室頂。果倒卵形,褐紅色或紫色,有3翅,等大,密被較厚的白色絲次長毛,果梗上也密被絨毛。花期4月;果期7一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2300米的乾旱灌叢或雜木林中,金沙江河谷常見。

分布範圍

產於四川渡口、會理、木里、米易、冕寧等地。雲南、廣西也有分布。是我國特有種。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相關變種

光葉滇攬仁(雲南植物志)牛筋樹(會東)、牛板筋(金陽、米易)、光葉夫蘭氏欖仁(植物分類學報)
Terminalia franchetii Gagnep, var, glabra Exell in Sunyatsenia 1:92,19331Chao in Acta Phytotax, Sin, 7= 235. 1958; F1.Yunnan, 1:81.1977.
本變種的葉背無毛或近於無毛,或被有極少疏毛,但不是絲狀長毛。
產於四川會東、會理;米易、金陽等金沙江流域一帶。生於海拔1000-1800米的乾早河谷地帶。雲南東北部也有分布。在四川是新記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