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月波(有色金屬冶煉專家)

毛月波(有色金屬冶煉專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毛月波,有色金屬冶煉專家,重有色金屬冶金研究領域中著名的學科帶頭人。是中國銅精礦熔池熔煉“白銀煉銅法”的主要發明人之一;主持和組織鎳鈷冶煉技術研究,在金川資源綜合利用中取得顯著成績;開創燃煤反射爐煉錫,進行連續熔煉煉錫工業試驗,倡導錫精礦熔池熔煉技術。獲多項國家和部級重大科技成果獎,為推動中國重有色金屬冶煉技術進步和生產發展以及西部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月波,
  • 出生地:雲南省箇舊市乍甸壩福家營村
  • 出生日期:1917年4月16日
  • 職業:有色金屬冶煉專家
  • 畢業院校:雲南大學
  • 主要成就:“白銀煉銅法”的主要發明人之一
    1981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全國有色金屬系統先進個人
  • 代表作品:毛月波執筆。鎳鈷工業三十年。有色金屬,1979(5)6~7
生平簡介,個人成就,煉銅發明,資源利用,工作經歷,獲得榮譽,主要論著,

生平簡介

毛月波,1917年4月16日生於雲南省箇舊市乍甸壩福家營村。
1938年至1942年在雲南大學礦冶工程系讀書,獲學士學位。
1942年秋至1948年,毛月波在昆明煉銅廠任值班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從事銅陽極精煉和銅電解技術工作,負責建成雜銅熔煉鼓風爐和布袋收塵裝置。
1948年底,他到雲南錫業公司(簡稱雲錫)煉錫廠工作。
1950年1月,箇舊市解放。
1950年12月至1951年3月,他到昆明西南革命大學學習。在雲錫工作期間,他歷任工程師、冶煉科科長和主任工程師等職,主持建造的中國第一台燃煤煉錫反射爐於1952年8月投產,1955年參與主持建成新煉錫廠(第一冶煉廠)。他組織試驗完善精煉除雜措施,使精錫質量達到部頒標準。
1956年1月,毛月波到重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試驗所(今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簡稱有研總院)工作,開始試製高純汞。
1957年12月,他赴前蘇聯實習鎳鈷冶煉技術。
1959年3月回國後,負責雲南墨江矽酸鎳礦提鎳的試驗任務。
1960年12月,毛月波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2年2月,任冶金研究室副主任,組織和指導了鎳鈷冶煉技術研究、稀散金屬綜合回收、貴金屬提取以及半導體材料製備等科研項目,為有關工廠提供生產技術。
1974年5月,毛月波任選礦冶金研究室副主任,後任主任和院副總工程師,他堅持不懈地組織和參加重大科技聯合攻關項目。
1980年組織完成銅精礦熔池溶煉工業試驗,即“白銀煉銅法”,1981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989年“白銀熔池富氧煉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是這兩項科技成果主要獲獎者之一。
1974年至1976年,毛月波帶領專家組三次赴金川有色金屬公司(簡稱金川)調研和參加制定長遠發展規劃。他組織試驗研究為金川第二鈷車間(簡稱二鈷車間)建設提供技術方案,該車間於1984年建成投產。金川資源綜合利用獲1989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他是獲獎者之一。
毛月波積極推進粗錫生產工藝改革,1985年完成錫反射爐連續熔煉工業試驗,他倡導熔池熔煉法的試驗研究,他建議廣西來賓冶煉廠(簡稱來冶)的建設儘量採用煉錫新技術。他關心青年科技人員的成長,為國家培養了4名碩士研究生。
1984年至1993年間,他3次參加重有色金屬選冶方面的國際學術會議,促進中外技術交流和合作。
1987年,他退休後仍關心重大科技項目的進展,主持有研總院退離休工程師協會的工作,開展技術諮詢服務。
毛月波從事重有色金屬冶煉科研工作50餘年,成績顯著。1954年出席雲南省第一屆勞動模範大會,1985年被評為全國有色金屬系統先進個人,1988年受到國家科委、計委和經委的聯合表彰。他多次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個人成就

煉銅發明

“白銀煉銅法”的主要發明人之一
1974年6月冶金工業部(簡稱冶金部)召開煉銅工藝座談會,毛月波等在會上積極推動開展攻關試驗。會議決定成立以延長爐壽命為主的攻關會戰小組,毛月波是副組長之一。他主張在熔煉區用焊接法或澆鑄法製成的銅水套代替鐵水套取得成功的同時,又幾次去洛陽、包頭等地的耐火材料廠、銅加工廠和冶金研究所,協商風口區耐火材料、鐵鉻鋁合金和紫銅風管的製作。為了掌握熔煉區風口腐蝕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停爐時他幾次鑽人爐膛實地察看。通過現場多次試驗和改進,到1976年1月,4項攻關指標——爐壽命、煙氣中二氧化硫濃度、渣中含銅量和熔煉強度等均達到了冶金部規定的攻關要求。他支持白銀建造一座日處理300噸銅精礦的液態鼓風熔煉爐,1976 年1月投入運行,9月又擴建為爐床面積44平方米的400噸工業試驗爐。該爐在工業生產條件下運行的3年內,在轉爐渣貧化、粉煤代替重油燃燒補充熱量、返回煙氣冷卻減輕煙道粘結、煙氣中二氧化硫制酸和用陽極銅澆鑄銅水套等方面的試驗等均取得成功。
1979年10月,在冶金部對該工業試驗召開的技術鑑定會上將其命名為“白銀煉銅法”,這是中國自己創造的煉銅新方法。1980年8月,白銀用爐床面積103平方米的液態熔煉鼓風爐取代了反射爐,白銀煉銅法成功地用於傳統煉銅方法的技術改造。1981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1980年11月,毛月波等提議在白銀立即開展富氧熔池熔煉試驗,他和科研人員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提出立項論證報告,1983 年,國家科委將“白銀熔池富氧煉銅”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六個五年計畫(簡稱“六五”,以下類同)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白銀和有研總院是主要承擔單位,他是技術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之一。
1984年,毛月波在昆明召開的國際選礦及提取冶金會議上介紹了“白銀煉銅法”,表明將開展富氧熔煉,進而處理銅鎳礦及其他重有色金屬硫化礦和貴金屬物料,向實現重有色金屬硫化礦火法冶金過程的強化、自熱、連續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在“白銀熔池富氧煉銅”項目準備過程中,他協調或參加項目經費的籌措,建設用料的落實,制氧機的調研訂貨及安裝準備、安全運行等工作。這期間,攻關組各成員單位共提交了24份研究報告。
1987年10月至11月,“白銀熔池富氧煉銅”工業試驗在44 平方米熔池熔煉爐上進行,爐況順行,技術經濟指標穩定,全面完成了科技攻關任務。該項目獲198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資源利用

組織金川資源綜合利用研究並用於生產
毛月波長期從事鎳鑽冶煉技術研究。1957年12月,他到前蘇聯列寧格勒鎳鑽研究院、北方鎳礦和南烏拉爾鎳礦學習鎳鈷生產技術。1959年2月,他回到北京,立即承擔了從雲南墨江矽酸鎳礦中提鎳的研究課題。該礦位於昆明西南200多千米,計畫要求1960年投產,年產金屬鎳6000噸。他與有關單位合作進行了迴轉窯焙燒、磁選、氨浸以及鼓風爐熔煉生產鎳鐵等不同流程的擴大試驗和半工業試驗,1960年5月提出試驗研究報告,為設計建設提供了技術依據。這時,國家開始集中力量對1985年發現的甘肅永昌(今金昌)特大型多金屬硫化銅鎳礦進行開發建設,他組織科研人員進行了該礦鼓風爐熔煉和高冰鎳電解的試驗,有研總院還調出科技人員直接參加金川的建設。1962年與金川和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合作承擔從硫化鎳電解陽極泥中回收貴金屬的試驗研究,1964年建成從二次電解陽極泥中回收鉑、鈀、金、銀的生產流程。他還組織科研人員為國內有些工廠提供了鎳鈷生產技術。
20世紀70年代中期,科研和生產又逐步重現生機,1974年至1976年,毛月波帶領技術組3次去金川的礦山和選冶廠調研,參加冶金部西北地區規劃調研小組的工作。1975年8月,向冶金部提出了金川科研規劃調查報告,建議組成堅強的攻關隊伍,使科研工作為金川的加速建設和資源綜合利用做出貢獻。1975年9月,他到保定參加冶金部冶金科研規劃計畫會議,制訂“五五”、“六五”科研規劃,大部分時間參與了金川組的工作。他赴金川調研之後瞄準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是提高金川資源中鈷的回收率,以滿足國家的需求。他赴錦西、天津和上海等地對國內鈷的生產技術狀況和產品供需進行調研,1976年,試驗組接受從金川鎳系統鈷渣製取純氧化鈷粉新工藝研究課題,與金川和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組成聯合攻關組,在有研總院進行提鈷的小型試驗和部分擴大試驗,1977年寫出試驗報告。由於有效地採用了除鐵和萃取分離等技術,鈷回收率達90%。
1978年初,開始在金川利用舊試驗廠房改建成日處理鈷渣300千克規模的半工業試驗車間。毛月波堅持在現場協調各項工作,試驗攻關組發揚鍥而不捨的精神克服各種困難,完成了萃取分離製取氧化鈷的全流程試驗。該流程具有20世紀70年代先進技術水平,為二鈷車間的建設提供了技術依據。該車間於1980年9月開始施工,1984年7月用鈷渣作原料試車投產,在年產電解鎳2萬噸時,每年可多回收鈷100~120噸。1989年,金川資源綜合利用科技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他是獲獎者之一。

工作經歷

1943~1948年:任昆明煉銅廠值班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49~1955年:任雲南錫業公司煉錫廠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冶煉科科長和主任工程師。1956~1957年:在北京有色金屬綜合研究所工作。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1958~1959年:赴前蘇聯列寧格勒鎳鈷設計研究院等單位實習。
1959~1987年:任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冶金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院副總工程師。
1987年:退休。

獲得榮譽

1980年組織完成銅精礦熔池溶煉工業試驗,即“白銀煉銅法”,1981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1989年“白銀熔池富氧煉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是這兩項科技成果主要獲獎者之一。
毛月波從事重有色金屬冶煉科研工作50餘年,成績顯著。1954年出席雲南省第一屆勞動模範大會,1985年被評為全國有色金屬系統先進個人,1988年受到國家科委、計委和經委的聯合表彰。他多次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主要論著

1 毛月波執筆.鎳鑽工業三十年.有色金屬(冶煉部分),1979(5)6~7
2 毛月波,祝明星,等.富氧在有色冶金中的套用.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8
3 周洪武,毛月波,李春梅.化工百科全書第十六卷.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355~3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