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嘴

毛嘴

毛嘴,又名毛咀,地名。郵編:433008,行政區號:429004。隸屬湖北省仙桃市。綜合經濟實力及各項社會事業均居仙桃市前列,在全省鄉鎮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嘴
  • 別名:毛咀
  • 郵編:433008
  • 行政區號:429004
  • 占地面積:11550.2公頃
  • 地理位置:湖北省仙桃市
歷史,地理環境,地理位置,資源,社會,文化,農業習俗,禮儀習俗,歲時習俗,其他習俗,人文教育,美食,

歷史

毛嘴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在這片水草豐美的平川沃野繁衍生息,世代耕耘,使這裡成為了魚米之鄉。到清朝康熙乙酉年(1705年),從外地遷來了兩戶毛姓人家在曾家磯碼頭的沙嘴上擺渡並開設食宿店鋪,因南來北往行商頗多,生意興隆,相繼遷來了不少人戶開設商鋪,逐漸形成集鎮,故名“毛嘴鎮”。因集鎮上端有三棵參天古槐,又稱“三槐地”。
自清道光年間起,現毛嘴鎮轄區內古垸、韓場、榨灣、小橋口、南洪、許大垸等村屬沔陽縣所轄,其餘地區皆為天門縣所轄。楊越工作片屬天門縣南一里,深江、珠璣工作片屬天門縣南二里。
民國元年(1912年),毛嘴鎮屬天門縣岳口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寇入侵,毛嘴淪陷,劃歸潛江縣深江區所轄。不久,國民黨“一二八師”駐紮沔陽,勢力延伸到天門縣境,毛嘴鎮又屬天門縣襄南區所轄。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寇投降,國民政府將毛嘴鎮境劃歸天門縣岳口區,下轄珠璣鄉、橫口鄉。
1949年春,毛嘴全境解放,毛嘴鎮境為沔陽縣第十三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嘴鎮境劃歸天門縣,名為天門縣毛嘴區。
1950年6月,原荊州地委荊州行署指示,毛嘴鎮境劃歸沔陽縣,名沔陽縣第十三區,下轄秦楊、文廟等30個鄉(現鄭場境地在內)。
1954年,下轄30個鄉人民政府合併為秦楊、珠璣、楊越、同興、鄭場、絡繹、毛嘴等7個鄉。
1956年8月,沔陽縣撤區改組,名為沔陽縣毛嘴指導組。毛嘴鄉撤,轄區未變。
1957年12月,恢復區,鄉建制,名為沔陽縣毛嘴區,下轄機構未變。
1958年10月,撤區建社,名為沔陽縣毛嘴人民公社,下轄各鄉改名為管理區。
1959年春,剅河人民公社併入毛嘴人民公社,增轄屯嶺、謝場、剅河、毛場四個管理區。
1961年5月,恢復區建制,名沔陽縣毛嘴區,下轄管理區改稱人民公社,轄區未變。
1962年7月,毛嘴、剅河分區而治,原剅河轄區劃歸剅河區。此建制延續至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7年春,設毛嘴區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取代原區黨、政領導機關職權。
1968年夏,成立毛嘴區革命委員會,下轄秦楊、珠璣、楊越、同興、鄭場、絡繹六個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5年,撤區並社,毛嘴區分為毛嘴、鄭場兩個人民公社。同興、鄭場、絡繹劃為鄭場、毛嘴人民公社轄秦楊、珠璣、楊越三個鄉人民政府和毛嘴街道辦事處。
1984年,實行區、鄉建制,更名為沔陽縣毛嘴鎮。轄區及下轄機構未變。
1986年,仙桃建市,沔陽縣撤,更名為仙桃市毛嘴鎮,轄地未變,鎮名沿用至今。唯下轄三個鄉先後改稱指導組、辦事處、工作片,1999年,毛嘴街道辦事處撤,其轄區併入深江工作片和珠璣工作片。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毛嘴鎮一直是毛嘴區、毛嘴人民公社、毛嘴鎮黨政領導機關駐地,是毛嘴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毛嘴鎮地處江漢平原腹地,位於仙桃市西部,是仙桃、天門、潛江三市交匯處的商貿重鎮。東接三伏潭鎮,南鄰剅河鎮,西與潛江市楊市辦事處接壤,西北與鄭場鎮相連,東北抵漢江與天門市隔水相望。宜黃高速公路、318國道橫貫東西,隨岳高速公路貫通南北。鎮區距仙桃市區41公里,離潛江市區11公里。
毛嘴
毛嘴鎮位於北緯30°21′至30°29′,東經112°57′至113°68′,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均海拔高度30.5米。鎮境無山脈丘陵,屬典型的平原地區。
毛嘴鎮國土面積116平方公里,據仙桃市毛嘴鎮國土資源所2000年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全鎮土地總面積11550.2公頃,其中農業用地面積8687.18公頃,占土地面積75.21%,耕地6886.6公頃,園地275公頃,林地161.7公頃,養殖水面1363.88公頃,建設用地2568.2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2.24%,中心集鎮249.93公頃,深江、珠璣、橫口3個小集鎮59.93公頃,村莊用地1177.86公頃,工礦用地72.72公頃,交通用地671.93公頃,水利設施736.12公頃;未利用地294.7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55%(其中,荒草地57.34公頃,灘涂237.39公頃)。

資源

一、土地資源
據2005年資料,毛嘴鎮有耕地72652畝,其中水田34210畝,白田38442畝,淡水養魚面積8732畝,果林面積1211畝,植樹造林面積3552畝。
二、水資源
毛嘴鎮境水資源豐富。流經鎮境之古河,通順河段13.5公里,洛江河段15公里;建國後開挖的新河,漢南河(又名通州河,1959年冬開挖)7.5公里,通北河(1958年開挖)12公里。另有保豐渠、慶豐渠、古垸溝等排灌溝渠25條,全長120公里。
三、地下資源
經堪探,鎮境地下具有含石油構造,江漢石油管理局1971年7月,在四合村鑽井一口;1998年11月,在榨灣村鑽井一口,2006年冬在小橋口村、胡家拐村各鑽井一口。此四處油井,均封閉未采。

社會

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楚天明星鎮”稱號,北依漢水,南眺長江,滬蓉高速公路、318國道、213省道和剛建成的隨岳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這裡是輻射仙桃、天門、潛江三市最大的商貿重鎮,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條件。鎮域版圖面積116平方公里,耕地7.2萬畝,人口7.8萬人,其中城鎮面積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萬人。人均GDP4000元(2008年)
毛嘴
毛嘴鎮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的各種榮譽。先後被列為或評為“全國文明鎮”、“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湖北省百強鄉鎮”、“湖北省文明鎮”、“楚天明星鎮”、“湖北省基礎教育先進鄉鎮”、“湖北省綠化造林先進單位”,三次榮膺“湖北省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楚天杯競賽”一等獎。
該鎮緊緊圍繞“打造江漢平原的交通樞紐、仙桃西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生態宜居小城市”的目標,堅持以招商引資為主導,以城鎮建設為抓手,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實現三者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該鎮大力實施“工業興鎮”的發展戰略,堅持以招商引資為龍頭,按照“不論客商內與外、不論項目大與小、不論資金多與少”的原則,圍繞“服務於武漢城市圈做配套產業、服務於全民創業建發展平台”的定位,大力招商引資,毛嘴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共引進各類企業28家,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達到18億元,工商稅收入庫2000萬元,初步形成了機械製造、輕紡服裝、食品加工等三大特色產業板塊。其中以武漢鑫鼎陽鍛壓、湖北天輪汽車部件、湖北猴王焊材等為核心的機械製造板塊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2009,該鎮大力實施“築巢引鳳”戰略,新開闢了占地5000畝的輕紡產業園和3000畝的機械工業園,園區內已形成了三縱五橫的道路交通網路,為集聚發展機械製造、輕紡服裝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搭建了起飛平台。
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該鎮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活質量為根本,在穩定發展糧、棉、油等主導產業的同時,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重點發展養殖業。通過推行科技示範型、規範集約型、庭院養殖型三種模式,做大做強生豬產業,在全鎮範圍內形成頂天立地的養殖園、星羅棋布的養殖小區、鋪天蓋地的養殖專業戶,全鎮出欄肉豬30萬頭,是湖北聞名的養豬大鎮之一。該鎮還大力發展養雞業,年出籠江漢土雞100萬隻,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毛嘴滷雞成為馳名荊楚的綠色食品。
城鎮建設上檔升級。多年來,該鎮不斷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和改造城鎮主幹道10條、30公里,排水管道40公里;興建了毛嘴休閒娛樂廣場、商業購物廣場、污水處理廠;建成了怡寧花園、桃苑小區、古堤小區等6個風格各異、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毛嘴鎮區已經發展成為一座布局合理、設施配套、交通方便、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特色鮮明,具有較強凝聚力和輻射力的工貿結合型小城鎮。
社會事業進步明顯。我們以新農村建設為主線,通過加大通村公路、農村安全飲水、有線電視、新型合作醫療、甲級衛生室、“生態家園”等建設力度,切實解決民眾行路難、飲水難、就醫難、精神文化生活貧乏等民生問題,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民眾的生活水平有了切實的改善,民眾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和諧。

文化

農業習俗

一、耕作制度
白田:每年兩季、夏收麥(或油菜),秋收棉(或黃豆、花生、芝麻),極少數田塊為菜、豆、粟三熟。
水田:上世紀80年代前,田少勞多的村組早、晚兩季水稻,湖區習慣於一季中稻。90年代至今,基本上是麥(油菜)——中稻兩季。湖區低洼田塊仍為一季中稻。
二、栽培管理
水稻:
1、育秧實行藥劑浸種。
2、早稻推廣薄膜覆蓋,晚稻推廣兩段育秧(秧苗三葉時從苗床移栽到秧田,早稻收割後由秧田移栽到大田);中稻稀播育秧。
3、移栽大田:早稻3×5寸,晚稻4×6寸;中稻根據品種不同,或5×6寸,或6×6寸。
棉花:
1、上世紀80年代多為條播,80年代以後均為營養缽育苗。棉苗長出2-3片真葉後移栽到大田。
2、上世紀提倡合理密植,畝植棉3000-3500株,本世紀多選用雜交棉種,畝植棉1500-1800株。
3、“鋤頭下面出黃金”的觀念日漸淡化,棉田僅在苗期人工鋤草1-3遍,爾後便施用除草劑殺滅田間雜草。
油菜:
苗床育苗(一般在9月中旬),適時移栽到大田。根據品種不同,畝栽油菜7000-12000株。
麥、豆均為撒播,施用除草劑殺滅田間雜草。
三、品種改良
鎮境農民,對良種情有獨鐘。上世紀90年代,汕優63為水稻當家品種,鄂雜棉6號、鄂雜棉8號、RH16F為棉農首選,本世紀兩優培九、楊兩優6號、紅蓮優6號占據水田九成江山,抗蟲棉普及率達100%;油菜主推華雜、湘油雜、蓉油;小麥多選矮桿、高產品種;大豆多選鄂豆6號、中豆8號。
四、施肥觀念更新
舊習以塘泥、廄肥作白田底肥,以塘泥、青肥(水草、旱草)作水田底肥,均以人糞尿作追肥。自上世紀80年代起,農民接受配方施肥的觀念,多以碳銨+磷肥配以餅肥,廄肥作底肥,本世紀起,約有一半農民以復混肥取代碳銨、磷肥;追肥多用尿素,注重施用鉀肥。
四、服飾
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的情景蕩然無存,鎮境居民的穿戴由避寒暑向趕時髦轉化。
面料:由上世紀八十年的“三滌”(滌綸、滌卡、滌絲)進化為本世紀的混紡尼龍、毛呢,棉織品更受青睞。面料顏色呈反潮流趨勢:以青、藍、綠、灰色為主,青年顯得深沉,老年女性多為大紅大花,盡顯夕陽紅風采。
式樣:式樣五花八門,新穎大方。西服、休閒服取代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軍乾服、青年服;男性休閒褲取代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喇叭褲、考板褲;女性披風、吊帶取代了返古、仿古款式。盛夏初秋少女少婦多穿裙子。冬季則進入皮革、羽絨服和羊毛衫世界,老年男性多為中山服、呢料大衣。文雅、大方、寬鬆為穿衣時尚。
帽:寒冬早春,青壯年男性多為耳絨,老年男性多戴毛帽、禮帽。夏、秋二季,青壯年男子多為旅行帽、遮陽帽。鎮境農民多戴草帽,斗笠為老年人所偏愛。
鞋:皮鞋、運動鞋、休閒鞋、旅遊鞋為居家必備;絨毛皮靴為冬寒之用;解放鞋為田間勞作所備;繡花鞋、自做布鞋鮮見。雨雪天氣,均穿雨靴,上世紀八十年代為橡膠雨靴,九十年代中期至今,牛筋雨靴與橡膠雨靴並存。
髮飾:成年男性多為平頭,未婚男青年時興染髮或蓄長發;中老年女性為短髮,青少年女性扎辮者鮮,時興燙髮,亦有紮成“馬尾巴”,飄灑俊逸。本世紀以來,時興染髮,老年人多為黑色,給人以“返老還童”之感;少婦、少男、少女或棕紅、或金黃,盡顯“洋”味。舊習婦女髮髻上插銀簪子,現已絕跡。
飾品:女性戴金項鍊、金耳環、金戒指,家富男性多戴金戒指;新生兒則戴銀質項圈、腳箍、手箍。手機則為移動族的飾物。
五、飲食
鎮境居民主食為大米,小米、麥米絕跡。吃飯由求溫飽轉變為講營養。紅蓮優6號、兩優培九等優質稻米各取所需;新鮮蔬菜、豆製品、鮮魚、鮮肉、鮮蛋為餐桌上常見菜餚,醃菜居於配角地位。農村居民日食三餐,農忙則為四餐。城鎮居民早點以豆漿、牛奶、米粉、麵點為主,夜晚上大排檔品嘗油燜大蝦、吃燒烤,別有一番風味。食用坑塘水已成歷史,鎮境居民均食用自來水或井水,80%的居民飲用純淨水。
六、住宅
灣村:鎮境一姓一村少,多為多姓一村。規模一般在20戶至50戶為一個自然灣村,獨台居住者無。座向以座北向南居多。
結構:茅屋絕跡。鎮境居民住房均為磚木結構。平房為三間三拖或兩間兩拖,後有同式台屋,台屋即為廚房、倉庫;台屋後建有豬圈。
形式: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農村經濟發展迅速,建房升溫,大部分居民建了樓房。農村居民多為二層,集鎮多為三層。使用水泥預製構件,蓋水泥彩瓦,室內鋪設地板磚,牆面貼牆壁瓷磚(高1-1.2米),面牆均貼上瓷磚,出檐蓋琉璃瓦。少數居民室內鋪設木地板。窗戶選用鋁合金或塑鋼,掛彩色窗簾。凡新建住房,必有一客廳,供自家休閒和招待賓客之用。另有洗浴間、衛生間,太陽能熱水器正進入尋常百姓家。大門均選用上好杉木或防盜門、塑鋼門,室內則用包門。大廳和客廳吊頂,裝彩燈。大廳正面牆上掛匾,取代以往的“天地君親師”中堂;匾下置放木製春台(長2米,寬0.5米的條桌),取代以往的神龕。
2006年,鎮境開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試點工作,居民點集中,建房一灣一式,高低一致,面排一條線,整齊美觀。
集鎮居民建房多為三層,式樣一街一式,或中式,或歐式,各具特色。
七、出行
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鎮境居民出行由講實用向求便捷轉變。腳踏車為居家必備,老年人出行多以小三輪代步,本世紀初機車為青年首選,近年少男少女更鐘情於電動車,小轎車已進入先富起來的家庭。

禮儀習俗

一、誕生禮俗
(一)報喜:嬰兒降生,是一大喜事。第一項禮儀是“報喜”:做父親的提上染成菜紅色的雞蛋先到岳父家報喜,然後依次到親朋家報喜。
(二)洗三:嬰兒誕生的第三天,稱為“三朝”。毛嘴鎮境,嬰兒的外公外婆、舅父舅媽、姑父、姑母等至親均送禮恭賀。這一天,要給嬰兒乾乾淨淨地洗浴,叫做“洗三”,亦稱“洗三朝”。浴盆中放有喜蛋及金銀飾物。洗浴時,邊洗邊說吉利話,“先洗頭,做王候;後洗腰,步步高;洗臉蛋,做知縣;洗腚溝,做知州”。現在則改為:“洗頭臉,當老闆;再洗腰,步步高;後洗腳,上大學;洗屁屁,讀博士。”洗浴之後,用喜蛋擦嬰兒額頭,認為這樣可以免生瘡癤;浴盆里放金銀飾物則是為了給嬰兒壓驚。
“三朝”日,新生兒父母設宴招待前來祝賀的親朋,舊習俗筵席上必有一道湯餅,故稱之為“湯餅宴”。現在是否上湯餅不講究,僅保留“湯餅宴”一說。
(三)滿月禮:嬰兒的滿月禮,又稱“彌月禮”。鎮境居民,凡嬰兒快滿月時,必宴請賓朋,以示慶賀。滿月時,新生兒一般要剃胎髮。剃胎髮有講究,前留“聰明發”,後留“撐根長”,眉毛則全剃光。胎髮須慎重處理,摻和麵粉捏成團餵黑狗,認為這樣可以使小孩頭髮烏黑髮亮。
(四)抓周:小孩滿一歲時宴請賓朋謂之“做周歲”,俗稱“抓周”、“坐桌子”。是日,親朋送賀禮。在大廳桌上擺放書、筆、算盤、糖果、餅乾、錢幣之類的物品,由小孩坐在桌上任意抓取,認為可以此預示小兒以後特性:若抓書,則聰明好學;若抓錢幣,則財運亨通;若抓糖果,則嘴饞好吃……。人們對此並不相信,僅圖熱鬧而已。
小孩做周歲時,外公家一般應送來銀質項圈、手箍等飾物。
小孩抓周時,其至親(外公、舅父、姑父等)均送錢幣以示祝賀。
小孩抓周,均在滿周歲之前。
周歲禮是誕生禮儀的總結,也是壽禮系列的開始。
二、壽誕禮俗
衣食足,禮儀興。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鎮境做壽之習俗又興起來了。
十歲:小孩快滿十歲時請客,名曰“做十歲”。父母宴請賓朋。親友送賀禮。擺“小壽席”,即挑選年齡相仿的小孩陪小壽星唱生日歌,點生日蠟燭,吃生日蛋糕,以示其長成後相識滿天下,四海有賓朋。小壽星的姑母、舅媽、姨媽等在電視台點歌祝賀漸成時尚。
鎮境做壽,50歲做壽者鮮,多為60歲以上做壽。60壽誕稱花甲,或“耆”,70壽誕稱“古稀”、80壽誕稱“耋“、90壽誕誕稱耄、100歲壽誕稱期頤,現在不講究分得太細,統稱“大壽”。賀男壽曰“南極星輝”,賀女壽曰“ 宿婺呈祥”,賀雙壽曰“椿萱並茂”。
舊俗做壽,多送壽匾、壽幛或壽麵,現在均為禮金,外甥(男壽)、舅侄(女壽)給壽星送禮服、壽果。
本世紀初,拜壽之風又興。拜壽,需設壽堂。壽堂設在壽星居所正廳,正面牆上懸紅底金字“福”或“壽”,壽星佬坐在太師椅上接受子、媳、孫、女兒、女婿、外孫及其他與之有血緣關係的六親晚輩的叩拜;壽星佬對拜壽者發放紅包,以示關愛。
擺壽席,壽星坐首席,等輩至親相陪,一則敘舊,二則恭賀,充滿人情味。
舊俗:有名望者做壽,須寫壽序。壽序的主要內容為:壽誕盛況;壽翁(或壽姥)業績、德望;祝辭。此習未繼。
三、婚儀
清末和民國時期,男女婚姻大事皆由媒人撮合,雙方父母同意即可。
舊習婚儀,禮節繁多。
訂婚。俗稱“拿八字”。男家稱“接八”,女家稱“發八”。事先商定訂婚日期,男家宴請賓朋。此日必請“新親”(即女方嬸母、兄嫂、姐妹等),新親送來“庚書”(寫有女方生辰的婚約文書)。“拿八字”意味婚事已定,再無翻悔。
請媒。男家宴請媒人;媒人通知女家;女家作嫁女準備。
報期。雙方父母同意嫁娶之事後,男家請人擇日,稱為“擇吉”,俗稱“看期”,並由“擇吉”者寫好“報期佳書”。男家請媒人吃酒,向女家送聘禮和“報期佳書”。
迎親。男家娶媳稱“完娶”,女家嫁女謂“于歸”。迎親為男女一生之大事。舊習,男家請客四天,女家請客三天。
男家
第一天,過禮。男家搭喜棚,張貼對聯,宴請賓朋。宰豬。將酒、肉、鮮魚、長壽麵、首飾、衣物送到女家,女家則將準備好的嫁妝給男方搬回。
第二天,迎親。俗稱“正期”。此日,新郎理髮(俗稱“剃狀元頭”),行禮祭告祖先後,騎馬或坐轎到女家迎親。新娘接到家後,拜堂(拜天地、拜父母、夫妻交拜),入洞房喝交杯酒。之後,眾青年入洞房鬧新房。下午坐“狀元席”,未婚青年男女陪新郎新娘飲酒,新娘向親朋敬茶;親朋根據自己的身份給新娘禮金(俗稱“茶禮”)。
第三天,陪新娘。男家宴請賓朋陪新娘。清晨,新郎新娘向新郎的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嬸母等至親長輩敬茶,俗稱“糾腦殼茶”:新娘向長輩送去雞蛋、點心、長輩則回之以禮金,以示關愛。
天明後,新郎在本房兄弟的陪同下向姑父、舅父、姨父等“嗑頭”,敬上茶禮,受禮者施之以禮金。
第四天,請親家。此日,男家宴請新娘的父、兄、叔、伯,由男家至親(姑父、舅父、姨父、女婿等)相陪,並酬謝媒人。
女家三天
第一天,上頭。將女家準備的嫁妝交男家“過禮”人搬回。女家須給“過禮”人中搬豬肉的人以紅包。
第二天,正期。此日的主要儀程有四項:
一是給新娘“啟容”,俗稱“開臉”。開臉要按“報期佳書”所定的時辰和座向進行,一般由女方的長輩親屬(如嬸母、姑母、姨母等)來做,但離異和孀居者不可。開臉工具是新棉線。開臉時,先在姑娘臉上撲粉,再用雙手繃起兩根絞著的棉線在臉上來回地扯,反覆多次,直到將姑娘臉上汗毛扯盡。然後用煮熟的雞蛋白在扯過汗毛的地方滾動按摩,以滋潤皮膚,防止感染。
上述程式完成後,再梳理頭髮,盤成髮髻。則整個程式結束,黃毛丫頭變成了“大人”。
二是:陪狀元席。即選與新娘年齡相仿的未婚女青年陪新娘,一席十人,俗稱“十姊妹”。
三是磕頭。撤掉筵席後,新娘的至親齊聚正廳,姑娘向至親長輩叩頭告辭。至親長輩給姑娘禮金(稱“壓箱錢”、“轎錢”)。
四是發親與辭親:
迎親隊伍來到之後,在女家門前奏樂三通(俗稱“三吹三打”)後始發親。此時,女家大門緊閉,男方娶親的人(一般是新郎的伯、叔與媒人)送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俗稱“開門紅”)後,打開大門,伴娘攙扶新娘出門。即為“發親”。
送親路上,鞭炮不斷。男方向鳴放鞭炮歡送新娘的鄉鄰敬煙致謝。
迎親和送親的隊伍來到事先約定的辭親地點(一般在灣村盡頭),鳴放鞭炮,雙方親友互致敬意,新娘上轎,此為“辭親”。
迎親路上,遇橋樑、溝澗、叉道,均鳴放鞭炮以示驅邪。
第三天,回席。女家宴請賓朋,設“狀元席”招待新女婿(新郎須用禮盒帶去一席菜餚)。
送十朝。亦稱“送油粉”。正期後第十日,女家送禮到男家,男家設宴招待。
回門:結婚滿一月,女家接新娘回娘家;新娘回娘家滿一月,由新郎接回。均稱“回門”。此時,婚儀才正式結束。
從拜堂入洞房起到新娘“回門”的一月內,新郎新娘均不在外留宿。
自文化大革命起,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婚禮儀式從簡。取消了啟媒、報期、回席、請親家,保留了訂婚、過禮、迎親等習俗,改拜天地為舉行結婚典禮,改“送十朝”為“送二朝”。改新娘向至親長輩嗑頭為給所有賓朋敬茶,以示不厚此薄彼;新郎給至親長輩嗑頭取消。“喝糾腦殼茶”之習尚存。
社會的發展,為婚儀注入了新的內容:
改新郎在家剃“狀元頭”,新娘在家“開臉”為新郎新娘到美容美髮店化妝,照婚紗照,留下甜蜜的記憶。
管弦樂隊、電聲樂隊、草台戲班(俗稱“點歌台”)表演小戲曲、小品,演唱流行歌曲,取代了舊時的樂師、鼓樂隊和對銃對鑼。
迎親,五十年代用花轎或馬,亦有步行者;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為步行或腳踏車;八十年代用農用車、汽車;九十年代用中巴車;本世紀均用小轎車。一般用車3輛,多則達10輛。近年來,返古之風復現,花轎與馬出現在迎親隊伍中。
公公背媳婦成為新的風俗。即迎親當日,新郎的父、母、叔父、伯父、嬸母、伯母等,穿彩衣、掛醋瓶,扮花臉,手持銅鑼去接新娘,並由公公及其兄弟背新娘到家。公公往往成為結婚典禮上的主角之一。
大多數人家請了攝影師,將迎親場面拍攝並製成錄像帶,放映給親朋觀賞,“存此留念”。
四、喪儀
老人去世,毛嘴鎮境稱之謂“白喜事”。
中國人向來把死與生看得同等重要,故舊時辦喪事有多道程式。解放後提倡移風易俗,辦喪事程式逐漸減化:建國初,取消了做道場超度亡魂;1970年起實行火葬,掩棺,復三 等習俗自然消失。但仍然相信“入土為安”的古訓,傳統的喪葬習俗仍然流行。
送終:老人生命垂危之時,子女等直系親屬守護在其身邊,直到親人去世。此之謂“送終”。
燒落氣紙:人死之後,親人燒紙錢9斤4兩(也有的不拘此數)。此謂之“燒落氣紙”。紙灰(俗稱“氣灰”)用白紙包好,隨同死者骨灰一起下葬。
裝老:為死者擦洗身子、整容、穿壽衣(請專人進行)。
下榻:將死者移入正庭,安放在正庭一側,腹不過梁;並在死者頭前放一椅子,點燈,敬香。然後鳴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歸西;二是向鄰居報喪。
報喪:死者咽氣後,家人應快向親友發出報喪帖,或登門通報死訊。此事一般由族家或鄉鄰通報。
戴孝:孝子孝孫戴孝帽(子侄輩白色,孫子輩紅色)。決定下葬日期,孝子請鼓(請鼓樂隊),叫槓(請抬棺送葬的人);孝子請鼓、叫槓時,不能進門;被請者迎接時,無論長幼,孝子都要叩首。
弔唁:弔唁是喪禮中比較重要的內容。死者子女“望鄉而哭”,靈前跪叩,哭悼;一般較親近者也在靈前舉哀哭悼。眾鄉鄰則在靈前敬香燒紙即可。凡弔唁者,必鳴放鞭炮。親友前來弔唁時,孝子均迎接。
守喪:死人睡在榻上,白天黑夜均有兒女或直系親屬守護在旁,以示服孝。
入殮:俗稱“進材”。由孝子抱頭,將死者從榻上轉入棺材。
出殯:出殯又叫“出山”、 “出喪”。死者入殮後,將棺材移到門外靈棚內,備好祭祀用品,由道士(沒請道士則由禮生)主持禮儀,喪主跪拜,讀完祭文後,孝男孝婦“旋棺”(在棺材周圍繞行三圈),蓋棺。棺材起行,拆去靈棚。此謂之“出殯”。
拉縴:拉縴之習,近年又興。即用白布系在棺材前端,成一圈狀。孝屬均在圈內,手拉縴布前行。圈內孝男抱靈牌,次子以下及孝屬持花圈或“哭喪棒”,孝子由人攙扶,面向棺材,後退而行。
出殯路上,鞭炮不斷,樂隊敲鑼打鼓,吹號奏樂;棺木經過鄉鄰門前,鄉鄰放鞭以示歡送。到村頭後將棺木抬上靈車,送往殯儀館(俗稱火葬場)。出殯路上,有一人專門撒紙錢,稱為丟“買路錢”;自起槓始,凡遇十字路口、河沿、橋樑、寺廟、城門,都要鳴放鞭炮。
上山:遺體火化後,靈車載孝眷人等及骨灰盒、遺像、回到喪戶門前。喪戶擺好供桌,將骨灰盒、遺像供在桌上,然後敬以湯、飯,並焚香化紙祭奠;之後,打開骨灰盒,給骨灰淋菜油(表示滋潤燒傷,使陰靈減少疼痛)。祭祀完畢後,再由孝子端遺像,一人捧骨灰盒,樂隊陪同送往墓地安葬。
接靈、安靈:骨灰盒安葬後,孝子端遺像,由樂隊奏喜樂陪同回家。喪戶堂前場地上,孝媳穿孝服,與孝子相對而跪,用雙手接過遺像,由人攙扶,後退而行,將遺像安放在事先準備好的靈桌上。接靈、安靈時,均需鳴放鞭炮。
點燈:靈桌上要日夜點燈35日,給亡靈照路,使其冥府不迷途。為防火燭保平安,人們取通變之法,在靈桌上掛一桿秤,讓亡靈“照著星走”;大多數喪戶購一小電燈,以代替明火蠟燭。
送煙把:安葬當日傍晚,用稻草編一長辮(舊習編的結數應與死者年齡相同,現在不計較結數了),由死者侄輩或鄉鄰侄輩,連同湯、飯到墳前焚燒。舊習送“煙把”3天,“復三”即停;現在為送2天,“復二”則止。
寫“五·七”袱包:從去世之日計起,逢七之日均給死者燒冥袱。首七至四七,均在前一天焚化,稱為“望七燒紙”。 “五·七”則在第三十五天焚化。冥袱數量有一定之規,舊習以死者年齡為準,每歲一個;現在為首七7個(7×1), “二·七”14個(7×2)……“五·七”35個(7×5)。
復三:安葬第三日下午(現在改在葬後第二天,稱為“復二”),孝屬到墳前燒化紙錢,鳴放鞭炮。焚化死者生前生活用品,必帶去一裝有少量茶水的土壺,繞墳三圈淋水(表示亡魂喝茶之後少喝或不喝迷魂湯)後摔碎土壺。之後,孝眷人等當日不再進喪戶家(族家不限)。
孝子、孝孫,自死者安葬之日起,到燒“五·七”袱包前,不得理髮,修面。
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起,鎮境又興請道士為死者開路、明路及為喪戶安神。部分居民為先人立碑;立碑之日一般選在逝世“五·七”之日,或周年忌日,或清明節,或“臘八日“。
近年來,建國前只有富豪之家請哭喪女的習俗進入尋常百姓家。哭喪女及其男伴多為自動上門哭喪,以死者子女輩自稱,孝子孝女則施以錢幣,以示慰勞。或逝世無親生女,祭主延請哭喪女代哭,以示對逝者的思念之情。
舊俗,凡富豪或有名望的人去世,在出殯前一天晚上舉行“點主”儀式。此俗未繼。

歲時習俗

一、民間傳統節日
(一)過小年
臘月二十四謂 “小年“。《湖北通志》載,是日“先以竹枝掃屋宇,棄其塵垢於道旁”。鎮境居民戶戶用竹桿綁上竹枝,掃除居室的積塵蛛網,謂之“掃揚塵”。傍晚敬灶神(俗稱“司命菩薩”),將道士或和尚送來的灶疏填上戶主及全家人的姓名,在灶前敬香、升表、焚疏,送灶神上天,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宮保平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掃揚塵傳統習俗未變,敬灶神不焚疏文,唯焚香化表以示敬神之儀。
鎮境居民,在過小年的前一日傍晚,焚化冥袱,給逝去的先輩送年禮,供其“冥中受用”。
(二)過大年
臘月三十日(月小則二十九日),鎮境居民謂之“過大年”,晚上為“除夕”。
是日,各家換鬥神,貼對聯,部分居民掛燈籠,氣象更新,爽心悅目。凡在外之人,均趕回家吃年飯,俗稱“團年”。吃“團年飯”前,鳴放鞭炮,以示慶賀。
團年後,家長帶晚輩上祖輩墳前燒香化紙,鳴放鞭炮,給祖輩拜年。此習沿襲至今。
除夕夜,舊有全家守歲和出行拜年之習俗,即正月初一凌晨敬神,四禮八拜後鳴放鞭炮,一家老幼互致恭賀;清晨則通村互送恭賀,作發財揖,恭祝新年萬事大吉。此習俗自農業合作化時期已破。上世紀80年代以後,守歲為享受央視大餐代替,午夜鳴放鞭炮以示出行之意;通村拜年未繼,近年代之以電話或手機簡訊拜年。
(三)上九日。正月初九為“上九日”。相傳此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此日清晨,各家到所屬寺廟敬香拜神,求籤卜卦,以問吉凶。龍燈、獅子清晨進廟敬神後開始玩耍。建國後此習已破。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鎮境部分寺廟重建,部分居民於此日到寺廟敬香拜神,抽籤卜卦。
(四)元霄節。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亦稱“上元節”。舊有“年小月半大”之說,家家忙過節日。鎮境之楊越片及珠璣片的橫堤拐、四合、珠璣寺、閔台等村,有吃“米糰子”的習俗,深江片和珠璣片的梁城、別灣、文廟、楊場、南洪等村,都有吃“湯圓”(亦稱“元宵”)之習。此二者均取“團圓”之意。下午,合家“團年”,鳴放鞭炮,以示慶賀,如同過大年。團年後,帶上鞭炮、香紙到祖輩墳前給祖輩“拜年”。晚上,舊有扯高燈、賽燈之習,建國後此習淡化;兒童提著內燃蠟燭的燈籠玩耍,現在為放煙花、焰火代替。
(五)土地會。相傳農曆二月初二是土地菩薩生日。鎮境有做“土地會”之習俗,是日,同一堂土地的村民湊錢,購買香表菜餚,在供奉土地的東家聚餐,以求土地保佑風調雨順,人口安康。做“土地會”有“迎土地”一節,即抬著土地菩薩偶像,敲鑼打鼓遊行。村民在土地偶像游到自家門前時,焚香化表、鳴放鞭炮。此習在文化革命期間破除,近年又興起,且在迎土地時不用人抬,而用車載,“讓土地爹過過現代化的癮”。
(六)清明節。三月初三日為清明節,亦稱上已節、踏青,鎮境居民,凡嫁出之女,必回娘家吊念逝去的長輩(父母、祖父母),在其墳前燒香化紙,鳴放鞭炮,掛“清明吊子”,稱之為“吊親”。毛嘴鎮境有“前七後八”之說,即以三月三日為界,前7天后8天共15天為吊親之期。此俗一直未變。近年來,墳前擺放花籃、花盆正逐步取代掛清明吊子。
舊習,是日各族各房運用族款做“清明會”,聚餐後抬三牲、祭禮上墳祭祖,名曰:“掃墓”。聚餐只許男性入席。建國後此習淡化。近年,少數姓氏又興做清明會。資金來源為參會者交納“會錢”。餐後上墳祭祖,免抬三牲,僅焚香紙冥幣。
(七)端午節。俗稱“過端陽”。五月初五日、十五日、二十五日,分別稱為小端陽、大端陽、末端陽。鎮境居民以小端陽為重,過大端陽者鮮,基本不重視“末端陽”。是日,居家必備油炸食品、鮮魚、粽子、米酒、雞蛋聚餐。舊有在門前懸掛艾蒿、喝雄黃酒之習,認為可驅蚊除邪。近年來,喝雄黃酒之習不繼,掛艾蒿亦日漸減少。
端午節前2至3天,未婚女婿或新婚女婿送禮到岳家,謂之“送端陽”。
鎮境舊有龍舟競渡活動。1957年在通順河毛嘴鎮老街地段舉行後停止。
(八)中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亦稱“過月半”。此習自古流傳,相沿至今。《光緒沔陽州志》有“中元備饌祭祖先”之語。舊習俗:七月七日焚化冥袱,接已亡的爹婆回家,七月十四日焚化冥袱將爹婆送走。從接回之日起到送走之日止,每日早晚燒香化紙。如有新亡老人,宜在十二、十三日送走。送爹婆不能超過十五日。據說七月十五日鬼門關閉,若送遲了,亡魂進不了鬼門,則會延長轉輪之期,多遭地獄之罪,後人犯有得罪祖先之罪。建國至今,此習雖存,但觀念淡化,形式簡化,“接爹婆”基本停止,僅存“送爹婆”一節。即寫冥袱,內裝冥幣、黃錢,寄給逝去的親人,供其“冥中受用,托化升天”。
舊習,鎮境寺廟,均做“盂蘭會”超度亡魂。賑濟孤魂野鬼。此習自農業合作化起破除,近年在少數寺廟興起。
(九)中秋節。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中秋賞月”歷來只是富家、文人的雅趣,尋常百姓均購月餅以示過中秋。鎮境、未婚女婿必送禮到岳家“送中秋”。此習已日漸淡化。
(十)臘八日。臘月初八為臘八日。迷信傳說,此日凶神惡煞迴避,百事不忌。故鎮境居民多以此日為修墳、遷墳、立碑之期。
舊俗尚有“燒鬥神紙”(正月初三日),做“文昌會”(二月初四),做“花朝會”(二月十五日)、“磨刀會”(五月十三日)、過“重陽節”(九月初九日)等習俗。鎮境居民對這些習俗素來不以為重。
二、現代法定節日
節日
公曆日期
元旦
1月1日
國際婦女節
3月8日
植樹節
3月12日
國際勞動節
5月1日
中國青年節
5月4日
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中國共產黨生日
7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建軍節
8月1日
中國教師節
9月10日
國慶節
10月1日
上述法定節日,鎮境居民較熟知並以“節”為慶的只有元旦節、國慶節,其餘節日只是相關單位組織慶賀。

其他習俗

一、男到女家改名換姓
毛嘴鎮境男婚女嫁,多為女嫁男娶,也不乏女娶男嫁之事。女招婿,稱為“吃老米飯”,男則稱為“上門女婿”。舊習,男到女家必須改名換姓,即男改為妻家之姓,且按女家族譜排輩改名,以繼“香火”;女則改為夫家之姓。其後輩則須有一人“歸宗”,即使用父之本姓。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觀念更新,對是否改名換姓不甚重視,悉由新婚夫婦自主決定。
二、過繼改口
鎮境過繼改口之習俗,由來已久。分下述兩種情況:
一是有人無子嗣,從親族中過繼一子,則過繼之人對生父母的稱呼改變,不稱爸爸媽媽,改稱伯父、叔父、伯母、嬸娘之類。而對其養父母則以父母相稱。
二是小兒出生後,請算命先生“排八字”,若父子(或母子)命運相尅,則改口不以父母相稱,以示“過繼”之意。此習世代相傳,農村尤甚。
三、擇吉
舊習,鎮境居民凡建房(動土、豎柱、上樑)、嫁娶(迎親)、喪葬等大事,均請僧、道或算命先生選擇黃道吉日。此習俗一直未徹底破除。近年來部分居民擇吉觀念淡化,婚嫁“選日不如撞日”,多用新興法定節日辦喜事;建房動土、上樑,喪葬擇吉者眾,尤以農村為甚。
四、謝屋土
舊習,鎮境居民凡新建住房竣工後,請僧道“謝屋土”(亦稱“謝土神”),請歷代宗祖進新居安住,請“司土六神”“鎮守華堂”。此習自農業合作化起廢止,近年又興。
五、舞龍燈、玩獅子、劃採蓮船
春節期間,鎮境有舞龍燈、玩獅子、劃採蓮船等習俗),玩者走鄉串村,給村民“拜年”;村民施之以糖果、點心,以示酬謝。自農業合作化開始,俱停。近年來,舞龍燈、玩獅子未興,劃採蓮船者甚多。
第六節 禁 忌
禁忌,是老百姓希望避免災禍,獲得吉祥心理的體現,一部分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一部分脫去迷信色彩轉為規範社會生活的禮俗。
一、人名禁忌
鎮境居民取名需“避諱”。“避諱”是漢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諱”是指帝王、聖人、長官及長輩的名字。毛嘴鎮境,取名“避諱”主要是不能與長輩同名,或有諧音字,同音字。否則,認為是“犯諱”,是“欺祖”行為。
二、服飾禁忌
男子不戴綠頭由、綠帽子。沿自《中國娼妓史》云:“……後人又呼妻女賣淫的人為戴綠頭巾,或叫戴綠帽子。”此習歷久未變。
忌反穿衣。因為壽衣給死者穿之前由孝男反穿後才脫下正穿在死者身上。
忌穿白衣、戴白帽。《禮記、曲禮》云:“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純素。”《禮記、郊特牲》云:“素服,以送終也。”故鎮境居民,凡父母存者,忌從頭到腳純白。
三、住房禁忌
鎮境居民建房選址,主要避諱兩種地方:一是大路直衝房子大門的地主,叫“路箭”;二是河道、溝渠直衝房子大門的地方,叫“水箭”。箭能射殺人,在這種地方建房,易遭不測之禍,是不吉利的。此習歷久未變。
四、壽誕禁忌
男忌做三十歲,女忌做四十歲,即“男不做三、女不做四”。原因為“三”與“散”諧音,“四”與“死”諧音。“散”與“死”均為不吉之言。
五、婚嫁禁忌
禁忌同姓通婚,自古如此。俗語“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迎親忌走重路。指迎親回來時,不能照取親時的原路走。如果只有一條大道,則在將到新郎家時選另一小道或巷道,以表示女不重嫁,男不重娶。
六、喪葬禁忌
死人不走重路。指送骨灰盒到墳地安葬後不能照去時的原路走回。如只有一條大路,必須設法繞道避開其中的一段路,表示喪去不再來。
忌墳墓建在屋後。俗語有“不怕前邊一大堆,就怕後邊鬼來推。”
七、飲食禁忌
“民以食為天”,反映了民族重視飲食的習尚。人們賦予飲食種種文化內涵,飲食禁忌即為其中的一部分。毛嘴鎮境之飲食禁忌甚多,擇其主要記之:
忌用手抓飯吃。《禮記、曲禮上》云:“共飯不澤手”。故忌之。此忌至今為人們遵守。
忌用一隻筷子吃飯。因為只有在喪俗中出喪時才用單筷,謂鬼用單筷吃飯。
忌吃飯時說“捧飯”。因為只有人死後做七時,祭請亡靈吃飯叫“捧飯”。
忌飯前用筷子敲碗;忌用手攥碗的兩邊。俗以為“窮氣”,因為乞丐要飯時才這樣做。
忌把筷子一端搭在飯碗上,或把筷子插在盛好的飯上。因為叫亡魂吃飯時才這樣做。
忌把筷子橫放在碗上。因為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
忌把一雙筷子分放在碗或杯的兩邊。因為“筷(快)分開了”,不吉利。
忌使用一長一短的筷子。認為“三長兩短”,不吉利。
忌飯後把碗倒扣在桌上。因為生病的人喝完藥後才把碗倒扣在桌上。
八、行為禁忌
忌用竹掃帚打掃房間、廳堂。因為喪家才用竹掃把在死者“下榻”之處“除穢”。
忌戴孝帽,穿孝衣進他人家門(族家不計)。
孕婦忌橫跨繩索,特別是不能橫跨牛繩。恐胎兒臍帶繞脖或難產,或懷孕月份過長(牛孕產期為12個月)而難產。
孕婦產後坐月子期間,不能進別人家門。若誤入他人家門,則須為人家改換門、梁。
正月初一,忌條凳倒地。因為出殯前棺材停在兩條長凳上,出殯起棺時踢倒條凳才起步。一般說來,小兒無忌。有的家長於正月初一清晨用乾淨衛生紙揩小孩嘴巴,意思是“擦屁股”,即使說了不好聽的話,也權當“放屁”,不算犯忌。
九、其他禁忌
外出行旅,“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即逢“七”的日子不可啟程,逢“八”的日子不可歸家,寧可延期。十三日忌出遠門,因為“十三”與“失散”諧音。
忌小兒夜啼。視小兒夜啼為不祥之兆,諱莫如深,不使人知,自己寫一張帖子,貼在大路邊的牆壁上或樹上(不具名):“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
生意人忌說“舌”。因“舌”與“蝕本”同音,故把豬舌頭稱為“賺頭”,把“蛇皮袋子”(編織袋)叫“賺皮袋子”。店家打掃店堂,忌往外掃,認為是把財寶掃出門;須往裡掃,意即掃進金銀財寶。
藥店、棺木鋪、賣花圈者,送客時忌諱說“再來坐”,“歡迎再來”之類的話。否則,顧客以為是在詛咒人家“再得病”,“再死人”,就事與願違了。
演戲忌演過月戲,即戲期從這月到下月。演過月戲會遭至村子不太平。故安排演出必須在月底結束。

人文教育

毛嘴的教育.有兩所國中、一所國小和一所高中,毛嘴高中實行封閉式教育,在仙桃境內很有名,後來兩所國中變成國小,高中變成國中,因此毛嘴便再無高中教學了,全部轉入了仙桃境內高中。以往多年高考不乏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北大清華等一線大學的學生。

美食

毛嘴美食。毛嘴滷雞聞名全國,並在各地開了毛嘴滷雞分店,曾獲國際博覽會金獎。此外炒粉、水煮乾子也是名冠荊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