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翼

毛公翼

毛澤東的祖父名恩普,字寅賓,號翼臣,排行第四。生於清道光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即1846年5月22日。毛翼臣也是一個為人老實厚道的莊稼人。自從1878年與哥哥毛德臣分家後,他隨父親從祖居地韶山東茅塘搬到上屋場居住。他不善經營,雖然家庭負擔不重,但一生清貧,常常為生活無著而搖首長嘆。毛翼臣的妻子劉氏,生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初二(1846年9月21日),卒於光緒十年四月二十六(1884年5月20日),葬於東茅塘回陰墮尖峰下。生有一子二女,子毛順生,即毛澤東的父親,長女適張,次女適賀。

基本介紹

  • 本名:毛公翼
  • 字號:字寅賓,號翼臣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時間:1846年5月22日
  • 性別:男
人物介紹,人物成就,

人物介紹

毛翼臣與妻子劉氏和兒女們相依為命,過著貧困的生活。毛翼臣與湘鄉唐家±毛文芝儀時有往來。唐家士毛與韶山僅一山之隔,約十多華里。文家生活也非常窮苦。文芝儀的父親文作霖由於家庭經濟拮据,勞動艱辛,27歲就離開了人世。文作霖死後埋在韶山沖龍眼圾,距南岸不到一華里。前人埋在這裡,掃墓、拜墳,需要一個落腳的地方,文芝儀便欲與毛翼臣結為親家,將自己的女兒文七妹許配給毛翼臣的兒子毛順生。毛翼臣雖見兒子才10歲,但也想早些討個兒媳婦,便表示同意。這樣,文七妹來到了毛家,當時她才13歲。到毛家後,她經常回娘家哭訴,說毛家人少,又是一個山沖,家務事、田間勞動,里里外外都要做,其實,文七妹這時還未正式成為毛家的媳婦,直到5年後(即1885年),文七妹18歲時才與毛順生正式結婚。兒媳臨門,毛翼臣當然十分高興。此時他雖然才39歲,卻與鄉里百姓一樣抱孫心切。

人物成就

文七妹一連生了兩個男孩,毛翼臣很喜歡,但可惜孩子都沒有養活,他深感痛惜。1893年12月26日,文七妹才生下了第三胎,取名澤東,字詠芝。毛翼臣此時47歲,喜得孫子,綿亘香火,真是不亦樂乎。
毛澤東出生後,他母親鑒於以前兩個孩子均未帶活,欲將兒子帶回娘家撫養。毛翼臣對兒媳的想法表示支持。這樣,毛澤東便由母親帶著去了唐家蚝外婆家,拜了個“石頭乾娘”,才保住了“根基”。
日子轉眼過去了很久,毛翼臣見到孫子長大成人,喜不自勝,便叫兒子毛順生將兒媳和孫子從文家接回來,每日抱孫,享受含飴之樂。這時,毛澤東家一共四個人,即毛翼臣、毛順生、文七妹、毛澤東。幾年後,即1896年,文七妹又生下了第四個兒子,取名澤民,字詠蓮。於是,家裡便有了五個人。
全家五口人,缺少勞力,也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幸虧毛順生經營有方,精打細算,辛勤操勞。一家人就靠著他,艱難地過著日子。
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與斯諾談話時,曾談到:“我父親原是一個貧農,年輕的時候,因為負債過多而只好去當兵。後來,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別的營生,克勤克儉,攢積下一點錢,買回了他的地。
“這時我家有十五畝田地,成了中農,靠此田並可以收六十擔谷。一家五口一年共吃三十五擔——即每人七擔左右——這樣每年還有二十五擔剩餘。我的父親利用這些剩餘,又積蓄了一點資本,後來又買了七畝地,這樣我家就有‘富農’的地位了。那時候我家每年可以收入八十四擔谷。
“我十歲家中只有十五畝地的時候,一家五口人是:我父親、母親、祖父、弟弟和我。我們又買了七畝地以後,祖父去世了,但又添了一個弟弟。可是我們每年仍然有四十九擔谷的剩餘,我的父親就靠此漸漸富裕起來。”
這就是他們家過日子和發家致富的情況。
毛翼臣老人是1904年11月23 日(即清光緒三十年十月十七日)去世的,享年59歲。此時,毛澤東已經11歲,正在關公橋毛潤生門下讀私塾。他已經懂事了,對於祖父的去世,他是清楚的,心裡是很悲痛的。多年後,他還深深地記得祖父的形象。
毛翼臣去世後,葬在山陡路險的滴水巾大石鼓上。毛澤東在家時每逢清明時節,常與弟弟去墓地悼念。民國8年(1919年)他的父親毛順生帶著毛澤東三兄弟為祖父毛翼臣立了墓碑。
毛翼臣的安葬地,地勢險峻,是一塊“風水寶地”。左有龍頭山,暗有虎歇坪。大石鼓就在虎歇坪上。這裡山高林密,風景優美,有詩云:“一鉤流水一拳山,虎踞龍盤在此間,靈秀聚鐘人莫識,石矯如鎮幾重天。”對於祖父的安葬地,毛澤東一直非常留戀。1966年6月,毛澤東南巡到達湖南,回到韶山,在滴水洞別墅住了十幾天,雖未能登臨虎歇坪拜謁祖父墳墓,卻時常在山下散步仰望虎歇坪。他很想上去看看,卻因山高路陡,荊棘叢生,無法上去。有一次,他朝右邊的虎歇坪陡峭的山路上走去。工作人員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連忙說:“沒有路,有荊棘,不好上去。”毛澤東才打了迴轉。離開滴水洞前往武漢時,毛澤東還坐在坪里的石坪上,不停地朝山上仰望、環顧,良久,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滴水洞。
毛澤東祖父的墓地雖然在滴水洞,但墳頭究竟在何處,墓碑在何處?多年來一直是個謎。大革命失敗後,湖南軍閥何鍵派來特務,假扮風水先生,暗中打聽毛澤東的祖父安葬何處,並多次派兵闖入韶I上I沖挖墳。韶山的父老鄉親利用滴水洞山高林密的地理優勢,深夜把毛翼臣的墓碑取下來,掩埋在附近的虎歇坪大石鼓地下,並把墳墓填平,栽種了花草,又在毛翼臣墳墓的旁邊修了幾座假墳。這樣,毛澤東祖父的墳墓和墓碑才被保護了下來。
解放後,韶山的鄉親們多次提出要為毛澤東的父母、祖父修墳,毛澤東均未同意。1953年冬,毛澤東的堂弟毛澤嶸去北京與他會面時,曾提出要求政府為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修墓。毛澤東說:“不要修了,還是保持老樣子好。”
1986年9月韶山闢為國家旅遊區後,為使旅遊者飽覽滴水洞風光,開始修建滴水洞別墅通往虎歇坪的游山便道。同年12月28 El,當便道修至虎歇坪大石鼓時,在一個長滿荊棘、雜草叢生的地方,發掘出一塊高三尺、寬一尺、厚約三寸的墓碑。挖出的墓碑稜角分明,完好無損,質地為祁陽石,細膩滑潤,類似漢白玉,碑文字跡清晰。經考證,此碑即系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恩普)的墓碑。碑文上刻著:
中華民國元年夏月吉
顯考毛公翼臣老大人之墓
內辛山外戌山 男貽昌 孫澤銘敬立
墓碑落款上的“內辛山外戌山”,符合《毛氏族譜》上“辛山乙向”的記載;“貽昌”即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澤銘”即毛澤東的大弟毛澤民,“澤淋”應是其小弟毛澤覃。
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之墓已得到恢復,人們都常來此遊覽、觀瞻。站在大石鼓上,遠眺韶山沖,近觀滴水洞,領略這“虎踞龍盤”的意境,確實是別有一番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