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兆晃

男,高級編輯,莆田市仙遊縣田岑底人,莆田一中1951屆(春季班)高中畢業生,當年考取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第二年不顧家人的反對,偷偷改念戲劇系。上大學時,在老舍話劇《龍鬚溝》中當過民眾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兆晃
  • 出生地:莆田市仙遊縣田岑底
  • 出生日期:1930
  • 逝世日期:2000.5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基本資料,與莫言的關係,

基本資料

毛兆晃(1930——2000.5)1954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天津的前線劇社,天津升格為直轄市後,他們單位改遷為河北省保定民眾藝術館,他後來調到保定文聯的《蓮池》期刊編輯部任編輯,參與編寫《外國文學家大辭典》,90年代初退休,2000年5月於大連逝世。

與莫言的關係

毛兆晃——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永遠不敢忘記的”恩師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最早發現莫言,引領他一步步地走上文壇的啟蒙者就是毛兆晃。
莫言雖然是山東人,但他的文學生涯卻是從河北起步的。莫言年輕時曾在河北保定當兵,他的第一篇小說《春夜雨霏霏》就發在保定的文學刊物《蓮池》上。曾經擔任《蓮池》期刊編輯,現已退休在家的鐘恪民先生說:“最先發現了莫言寫作才華的是當時擔任《蓮池》期刊編輯的毛兆晃老師,是他把莫言從山溝溝里挖出來。如果毛兆晃老師今天還在世的話,最高興和欣慰的應該是他。”
1981年,時任《蓮池》期刊編輯的毛兆晃慧眼識珠,從眾多來稿中看到一篇寫春天的雨夜一位少婦懷念在遠方當兵的丈夫的小說,感到這位初涉文學的年輕人的與眾不同。於是寫信把這位愛好寫作的年輕戰士約到編輯部。他認為小說基礎不錯,但人物形象單薄,需要進一步修改。幾天后,莫言拿著重新改好的稿子送到編輯部。毛兆晃看後說了一句話:“還不如那篇初稿好呢!”就這樣,改到第三次的時候,毛兆晃沒再說什麼,打發莫言回去等訊息。沒過多久,《春夜雨霏霏》就在《蓮池》第5期上頭條發表了,這是莫言的處女作,這也是莫言參軍5年後,歷經多次投稿退稿後在保定《蓮池》上發表的第一篇小說。
莫言第一篇小說《春夜雨霏霏》莫言第一篇小說《春夜雨霏霏》
此後兩三年,毛兆晃經常帶著莫言去白洋淀,或是體驗生活或是參加各種作品研討會。從1981年到1983年,莫言在《蓮池》上接連發表的4篇小說《春夜雨霏霏》、《醜兵》、《因為孩子》、《售棉大路》均是經毛兆晃的手修改、打磨、編髮出去的。莫言在給毛兆晃的信中,吐露了他的感激之情。他在其中一封信中寫道:“您是我的父輩,我的文學上的啟蒙老師,我有義務為您的健康作出自己的努力,稿費(轉載費)作為您的勞動報酬,應該變成滋補品促進您和林阿姨的健康。假若您硬把錢寄來,那會使我很傷心的。(如果您硬是寄來,我也要變法兒還給您的)”。而莫言的另一篇小說《民間音樂》在《蓮池》發表後,引起著名作家孫犁的關注,特地為其寫了一篇兩千多字的點評文章。1984年7月,莫言報考解放軍藝術學院時,手裡拿的“敲門磚”就是在《蓮池》上發表的小說和孫犁先生的點評。此後,莫言便一步步走上了中國文壇。
莫言寫給毛兆晃的書信莫言寫給毛兆晃的書信
但成名之後的莫言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恩師。2004年5月,他在《我是從<蓮池>里撲騰出來的》一文中寫道:“有一天,收到了《蓮池》一封信,說希望我能去編輯部談談。我激動得一夜沒合眼。第二天一大早,就搭上長途汽車趕到保定市,見到了我永遠不敢忘記的毛兆晃老師。……轉眼過去了十多年,毛老師已經六十多歲了吧?我是從《蓮池》里撲騰出來的,它對於我永遠是聖地。”在2011年10月的微博上,他又提到了這位伯樂:清理舊物,發現一本《蓮池》雙月刊,1981年5月號。我的處女作《春夜雨霏霏》就發表在這期刊物上……從來稿中發現這篇小說的是毛兆晃老師。為了這篇稿子,毛老師特意坐公共汽車到我當兵的山溝里找我。人生如夢幻,彈指三十年。恩師已作古,其情何以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