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道場

毗盧道場

此窟為毗盧遮那佛為眾弟子講經說法的組雕。

公元1172-1252年間主持營造。毗盧道場是其中兩處洞窟造像精品之一,高6.6米,寬11.6米,深4.2米,表現了佛教密宗主尊毗盧舍那佛給諸菩薩、僧眾說法的場景,其造像精工富麗,形神兼備,佛像面部肌膚細膩,靜麗溫婉。

窟壁正中以高浮雕的形式刻著一轉輪經藏,中間端坐著毗盧遮那佛,他手結最上菩提印,口吐文理之光,密傳真言,直入諸佛菩薩之耳。聲音本屬音響藝術的表現範疇,直覺的造型藝術不好表現,但匠師們卻在這裡巧妙地用雕刻藝術手段把它表現了出來。

在清代初期,因狂風拔木,致毗盧道場窟頂的一株古柏崩倒,導致左壁造像全毀,洞窟一直未正式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毗盧道場
  • 地理位置:重慶大足石刻千佛灣對面
  • 著名景點:毗盧佛
    大足石刻
  • 年代:宋代
  • 教派:佛教
基本概述,特點,歷史,地圖信息,

基本概述

在轉輪經藏的基座上,匠師們以淺浮雕的形式雕刻出一組彌勒經變故事,兩旁刻有“正覺院”和“翅頭城”,中列十個人物或坐而講法,或虔誠跪聽,或頂禮膜拜,以精簡之筆,描繪出豐富的內容。其人物神情動態的刻畫於細微處極見功夫,可堪玩味。

特點

這龕造像的左右壁以及前壁刻有毗盧佛的化身像八身,旁有文殊、普賢、觀音、彌勒、金剛等菩薩聽法。在他們的獅子座下,刻有許多小獅子,這些獅子或匍伏,或倒立,姿式誇張而各不相同,造型活潑奔放。
整窟造像雕刻技法純熟洗鍊,人物形態俊美莊嚴,衣飾富麗堂皇,充分顯示出藝術語言的精煉和裝飾性造型的優美,可稱宋代石刻中的優秀代表。尤其是一些手持寶劍的金剛造像,他們身著鎧甲,披巾繞身,糾糾英武,形象地再現了南宋武將們的風采。他們雄健奔放的輪廓線更加強了裝飾性的藝術效果,他們的裝束,為我們研究南宋武士的裝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窟中的一些面壁祈禱的造像,雖有壁面空間的限制,匠師們卻能處置自如,使他們背對觀眾,面向石壁,卻五官俱全,刻得尤為精巧細緻,一絲不苟。這種造像獨出心裁,在其他石窟中很少見。他們那種虔誠的姿態,為整個道場增添了一份肅穆的氣氛。
毗盧佛在此所講之法為《華嚴萬行萬德》即:行為和道德規範。由此演繹出後面四部闡發德行義理的經變圖像。

歷史

公元1172-1252年間主持營造。
毗盧道場左壁造像在清代初期,因為狂風拔木,致使窟頂的一株古柏崩倒,導致此壁造像全毀,1952年曾進行過修復。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該窟造像一直未正式對外開放,遊客只能通過鐵門的縫隙略窺“芳容”。於2012年末
再次開放,遊客可以駐足窟內,領略毗盧道場的藝術魅力,同時,為更好地保護文物,還特意在窟內增加了護欄。

地圖信息

地址:重慶市奉節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