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沙古鎮

毗沙古鎮

《高陵縣地名志》l06頁“毗沙”條有: “此村是我縣最古的村莊。諺雲‘先有毗沙堡,後有西安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毗沙古鎮
  • 出自:《高陵縣地名志》
  • 地點:高陵縣
  • 特色:隆昌寺遺址
簡介,關於“毗沙”的最早感知,高陵縣最古老村莊,隆昌寺和隆昌曉月,隆昌寺遺址,灣雷漢墓群和“護心鏡”,墓志銘及碑石,毗沙現狀及其他,

簡介

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中國大地,縣域經濟的發展更多地鐘情於建設如雨後春筍般瘋長的“工業園”“開發區”。不可否認,工業的發展和園區的建設,有效地完善了縣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提升了地方財政賦稅收入,增加了就業的機會和老百姓生活的改善。不經意間。我們城市骨架大了,環線多了,園區如攤煎餅般地鋪開了……有進就會有退,這就和有陽就會有陰一樣。一片園區出現了,一片耕地就消失;一個社區建成了,幾個村莊就蒸發了;人和人住的更緊密了,鄰里的關係卻越來越淡漠了。這或許是發展的一種代價,或許是發展的一種必然。我的村莊——毗沙,就是這樣漸漸成為歷史的。我們的回憶,或許還有質感,因為聚族於斯,生長於斯,但我們的後輩將不復有那種真切的情結。

關於“毗沙”的最早感知

關於毗沙的最早和系統全面的感知,是小升初報名的時候——1998年9月1日。幾次騎腳踏車往返於學校和家之間,最後一趟和同時升入國中的一個鄰村吳姓同學騎車回家,兩人並排騎行,在東城坊村東的南二乾渠沙石路時,我發現有本書在路上躺著,喊了一聲。兩人都下了車,吳同學撿起來遞給我。我翻看了一下,書名現在記得不真切,但內容是永生不會忘記的。這是一本關於姬家鄉轄區內村史鄉土志的彙編書籍。由於從小就喜好讀書,特別是對文史掌故情有獨鐘。這本書我借回家翻閱,正是由於這本書中的記錄。讓我了解了我的村莊——毗沙。特別是那句流傳很廣的“先有毗沙堡,後有西安府”民諺在書中得到了印證。還有關於灣雷村雷氏教育世家的詳細記錄,毗沙蕭氏的宗族源流,以及最為有名的高陵四景之一——“隆昌曉月”的由來。特別是那座古剎隆昌寺,讓我不止一次地想像她昔日的暮鼓晨鐘和裊裊煙雲。多年之後,我用“隆昌曉月”作為自己的博名。愛慕那種恬靜,為了一種銘記。

高陵縣最古老村莊

據文獻記載和鄉間傳說,“毗沙”是高陵最古老的村莊。
《高陵縣地名志》l06頁“毗沙”條有: “此村是我縣最古的村莊。諺雲‘先有毗沙堡,後有西安府’。相傳大禹治水時有二河流經此地,那時這裡有先民居住。因村在二河灘上,故稱二河灘。又因村在古時地近沙灘,故後來改稱毗沙。毗,近之意。沙指水濱。”
《金史·地理志》載“高陵有毗沙鎮,宋置承信郎監酒稅官一人。《宋·長安志》記載“毗沙鎮在縣西十八里。

隆昌寺和隆昌曉月

明代呂楠撰修《高陵縣誌》載:隆昌寺在縣西毗沙鎮,宋太宗敕賜(寺)名額,有塔突兀。

隆昌寺遺址

位於縣城西約9公里姬家鄉毗沙村西南麓。此處原為秦漢涇河官渡,有驛樓。據載西漢平諸呂之亂後,漢文帝由代至長安稱帝,居此地4日,差人赴中渭橋觀變。該寺建於金代。宋太宗敕賜名隆昌寺,有塔突兀,佛事活動長盛不衰。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義時毀於戰火。1986年9月26日,毗沙村機磚廠在此掘土時發現地宮。地宮呈八角形單室穹窿,底廓約3米,高約4米,門西南,高約1.5米。磨麵磚砌築,彩繪仿木結構,立柱飛檐,工藝絕妙。周圍八面均有彩繪壁畫,色澤鮮艷,畫工精湛細膩,其中一壁畫畫有一僧,高枕仰臥,閉目靜神,面孔和善,怡然自得。中間築有約1平方米平台,台正中放有陶製彩繪棺槨和塗金彩繪舍利盒。槨殘破,陶棺長36厘米,闊22.4厘米,通高27.1厘米,底部銘文:“大金天德三年歲次辛未九月重陽日造京兆府高陵縣毗沙鎮隆昌寺經藏院修塔主南行者”;陶質舍利盒長17.7厘米,闊11.2厘米,通高13.8厘米,底部銘文:“庚午歲天德二年四月八日造功德主南行者”。盒內裝有舍利和舍利子。依次還放有石質臥佛像和陶質佛像各一尊,皆為彩繪。宋瓷瓶一件,內裝舍利子甚多。陶缽大小兩個,瑞魯蓮花紋銅鏡一件及宋金銅錢三百餘枚。左側放一鐵制鎏金頂禪杖,高2.17米,重7.5公斤。右側放一六角銅鈴,高18.5厘米,周長40厘米。銘文:“隴西郡李氏舍□□□鈴四隻□□□同舍施男陳宥陳氏□□□□新婦李氏。”另一面文字依稀可辨,計23字。1988年,在遺址中發現金明昌六年(1195)石棺一副,長36厘米,寬26厘米,通高33厘米。銘文:“平陽府霍山塔下釋迦如來真身舍利。晉。大金明昌陸年歲次乙卯拾月□日分葬入塔。”
隆昌寺舊址確切位置應該在巷道村和毗沙二隊之間,從地貌特徵看,此處地處奉正塬西南緣台地,地勢高隆雄奇,古涇河北河從灣雷村西北逶迤而來,可謂風水極佳。解放後,毗沙國小就設在隆昌寺舊址,據當時的學生回憶,在附近還有木質的佛塔。毗沙二隊村南三岔路口,有一石獅埋於土中,獅頭露出地面,甚是威猛。幾年前,在取土中又發現另一隻石獅。一對石獅終於團圓,著實令人高興。後來,有人說這對石獅被賣掉了,所得的錢購置了鑼鼓秧歌道具。但有一次,在高陵縣文化館內的圖書館門前,新增了對石獅,仔細辨認後,我覺得應該就是毗沙村的那一對。石獅所處的位置恰好在隆昌寺遺址的範圍內,應該是寺門鎮守之物。
在巷道村南口的水渠旁,曾還有一隻巨大的青石贔屓,半埋在路基下,龜背和脖頸在外,後來不知所蹤。
“隆昌曉月”系明清時高陵縣四景之一。隆昌系位於縣城西9公里處奉正塬南側突兀之處,背靠丘山,面臨平原,地勢高仰,林木簇擁。內有崇塔一座,霜月浮空,光凝台宇,瑞煙籠寶殿,花影照禪房,一派清幽之景。清人丁應松《隆昌夜月》詩云:“蒼蒼林木護隆昌,塔涌香花現妙莊。夜靜疏鐘催月起,天高清梵入雲長。尋詩客至參蓮座,乞食僧歸疑竹房。撫景直疑塵世隔,琉璃交映白毫光”。清人樊景顏同名詩云:“斜陽古寺枕溪邊,林下僧歸袖紫煙。更喜一輪塔頂月,清輝夜夜照諸天。”

灣雷漢墓群和“護心鏡”

該墓群位於毗沙灣雷村奉正塬一帶。暴露豎穴土坑墓4座,券頂磚室墓3座,出土陶鼎、壺、缽、博山爐、倉、灶、井、耳杯;銅盆、銅鏡、帶鉤、五銖錢等。
小的時候,經常聽說毗沙村塬上有人挖出“護心鏡”。後來才知道,所謂的護心鏡正是漢代墓葬的陪葬器——漢代銅鏡。
隨著合金技術的出現,開始了使用銅和錫或銀鉛等製作銅鏡的歷史。銅鏡一般製成圓形或方形,其背面鑄銘文飾圖案,並陪鈕以穿系,正面則以鉛錫磨礪光亮,可清晰照面。漢代銅鏡的製作極為精巧,且多有嵌鑲珠寶的。銘文大多為十二辰,大概是取其自我勉勵的意思。尚方的御鏡尤其多,所以出土的古鏡,澤漆光明、花紋明麗、勻淨無疵、字劃清晰、筆勢縱橫。漢代銅鏡都有銘文,其銘文都是吉祥語句,如家勢富昌、宜子孫、大富貴、大吉祥等。鏡的名稱則有日月鏡、十二生辰鏡、尚方御鏡、辟邪鏡、仙人鏡、神人鏡、宜官鏡等,不可盡數。大都用銘文或者作者為其取的名字。

墓志銘及碑石

蕭靜庵及妻王氏合葬墓志銘
明萬曆三十年(1602)十二月十日立石。出於姬家毗沙村,今存文化館。蓋佚。志石長95厘米,寬78厘米,厚12厘米。四周飾以纏枝蔓草紋。志文正書43行,行55字。
梁世勛墓志銘
清代,王頊齡撰文,蔡升元刻石。出於灣雷村,今存灣雷村梁氏後人家中。
清道光王三夫婦、王二夫婦墓碑(共兩通)
現狀:封土不存,碑石現位於姬家管委會毗沙村南麥田中,石質,東西並列,背南面北。東側碑於斷裂成三段,從斷痕看應為最近人為斷裂,字跡清晰,碑首正面埋於地下,碑石有文字“……翁王三老姻祖父大人(由此處斷裂)暨姻祖母原配……(該段埋於地下)”,碑右側文字“……生員愚孫婿……”,左側文字“……侄男,府學武生、邑庠學生(並列)王大任、用、倫(自右向左並列),孫……”。西側碑石保存完整,但字跡不清,對比辨讀可識,碑文“贈處士大德望X翁王二老表伯大人暨表嬸母……”,右側“……國子監學生愚表侄劉……”,左側文字“道光歲次乙XX月吉日,侄男,府學武生,邑學生王大任、倫、用(排序有差異),孫鳳……”。

毗沙現狀及其他

毗沙村(毗沙村委會)下轄8個村民小組,依次是:毗沙一隊、二隊、灣雷、巷道、染坊王、西城坊、孟村、馬窯。前四組集中於奉正塬南緣台地,後四組分布於南部平原。
產業主要以耕地為主,主要農作物為冬小麥、玉米。90年代以前還有小範圍種植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90年代後縣域推廣酥梨種植,也有部分村民種植。
水利灌溉較為方便。民國水裡家李儀祉規劃和修建的關中水裡工程之一——涇惠渠南二乾乾渠經肖家村、沙里王村緩慢拐道,在灣雷村北口入奉正塬南部台塬,東行而去。水渠北岸有階梯式泵站取水,可灌溉北部塬地,南岸多有閘口,渠水可流向南部平原。在奉正塬西南塬,鑿有第十支渠,為南二乾高陵境內最西支區。十支渠經灣雷村西流出,過涇陽縣叉張村東南行、過南吳村東、馬窯村西,在馬窯村南墳塋繞彎西南行,過涇陽南蔡村東緣,繼而又南行經西城坊村西、村南後東行,入孟村南,出毗沙境。十支渠在行政區劃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條水渠成了涇陽高陵兩個縣的界渠,也是西安鹹陽兩個市的分界線。
10年前,高陵開始建設涇河工業園,最開始是涇河南岸的馬家灣鄉,初期的建設有了成效,後來拓展到河北岸,進而形成了縣域經濟的至高點和增長極。也正是萌芽於涇渭分明處的園區,成了高陵的新名片。
通過閱讀史料志書,很明顯能夠感覺到:歷史上的高陵出名靠祖先——高陵的牌樓一枝花;解放初的高陵出名靠農業——國務院嘉獎的產糧縣;改革開放後的高陵出名靠養雞——全國有名的養雞專業縣;現在的高陵出名靠園區——千億元重型裝備製造業基地、兵器產業基地、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工業園區。
隨著園區的建設,村西的支渠灌溉的土地幾乎全被徵用,水渠流水的次數慢慢減少,失去了昔日的水利功用。再過若干年,西鹹一體化的深入,界渠的區劃意義也將隨之淡化。這條渠,靜默著,看著周遭的發展和變化,看著農田的荒蕪和工業的興隆,看著身邊的兒女一個個遠離故土。她看著,靜默著……
毗沙村的整村拆遷正在進行,村莊正在消失,村民正在遷移,伴隨著的是兵器產業基地的開工慶典和工業廠房的崛起。毗沙村所在的範圍,被賦予了新的名稱:中國兵器西安科技產業基地現代防務園。於此平行的還有綜合保障園、高新企業園等。
我們的村子——馬窯
馬窯,一個在2010年僅有20多家,120多人的村子。在高陵的西界,十支渠從村西南北流過,這條水渠是兒時的樂園。春天,水渠邊茅芽初露,最早地傳遞著春的訊息;夏天,渠水蕩漾著溪水打鬧的聲音,無憂無慮地揮灑著孩提的快樂;秋天,看著滿渠岸的衰草白毛,好一派天涼好個秋的寧靜淡雅;冬天,水中取冰塞進玩伴的脖頸,緊接著便是你追我趕的嬉戲。這個村子應該是毗沙村八個村組形成最晚的一個,也是人口最少的一個村子。為此每當有人提到“馬窯”,總會被人以為是涇陽縣焦村附近的那個。為了區別,有些人特別提醒是高陵的小馬窯,不是涇陽的大馬窯。
毗沙古鎮
關於村名的來歷,據老人講,最早在此居住的只有八戶人家,因此叫過“八家莊”。由於馬氏族人占多數,後來就成了“馬窯”。馬自然很好解釋,可“窯”作何解釋。況且這裡是平地,不似北四組有奉正塬畔可開窯而居。對此,我個人觀察過村子周邊的地勢,有了一些結論。窯洞是中國北方特別是陝西的一大居住特色,可以和北京四合院、草原民族的蒙古包、南方的乾欄並列中國四大特色民居。窯洞的建造可以因地制宜,比如有塬畔、石山的就可鑿壁成窯。而平地也可以挖地坑窯,就是在平地開挖一個方形大坑,這樣坑的四壁就成了鑿窯的最好斷面。而後在修斜坡、過洞,既有了居所,還節省了材料。馬窯村早先居住的窯就是這種地坑式窯洞,結合姓氏,才會有“馬窯”的稱謂。至今,還能在村子廢墟的北部和東部,看到原來開窯掘地遺留下的土坑遺存。有的人後來的莊基就是在早先的老窯坑附近甚或其上。歷史其實就是這樣被掩沒的,一層層地疊加。現實中,馬窯的老窯坑被掩沒了,後來的房屋也被掩沒了,但我們有必要讓她們活在我們和後來人的記憶中。
這種地坑窯的建築形式,絕不是馬窯先民的創造。這種建築形式在位列2008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的“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中就有體現。該遺址位於涇河北岸台塬,文化堆積層主要為廟底溝文化和半坡文化遺存,距今約5000多年。地坑窯這種形式,是一種鮮明的文化符號。雖然我們現在很難體驗那種冬暖夏涼的感覺,沒辦法體味那種與泥土親昵共生的質感,但任然不能阻擋遠離泥土,處身層樓的都市人對她的銘記。2010年,兵器工業基地項目開建,姬家管委會西北區域在規劃區內,開始征地和拆遷。10月,馬窯和東城坊大隊的惠家進入整存拆遷。拆遷前後,幾次回去,雖不算特別感傷,但多少還有些牽戀。世代相守的房屋被轟鳴的挖掘機一點一點地摧毀,特備是老一輩人很難平靜自己的心情,因為這是“家”。這些或大或小,或簡單或繁華的建築,是他們用心經營過的,那裡有著差米油鹽的瑣屑,那裡有著喜怒哀樂的真實,那裡是自己的家。
毗沙古鎮
毗沙古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