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俊

段子俊

段子俊1913年出生於河南省濟源縣,1930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交通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段子俊
  • 別名:曾用名玉明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省濟源縣
  • 出生日期:1913年
  • 逝世日期:2006年2月21日
  • 畢業院校:蘇聯莫斯科交通學院
  • 信仰:共產黨
  • 主要成就:新中國航空工業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簡介,生平,逝世,

簡介

段子俊1913年出生於河南省濟源縣,1930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交通學院。抗日戰爭期間,歷任中共中央軍委三局科長兼通訊器材廠廠長、中央敵區工作委員會第四部部長、中央農村工作委員會三處處長、中央軍委三局處長。1945年9月以後,歷任中央軍委駐東北通訊聯絡分局局長兼東北軍區三處處長、大連光華電器總廠廠長、關東電訊工程專門學校校長、中蘇遠東電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大學黨委書記兼秘書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東北郵電總局第一副局長、重工業部航空工業管理局局長、第二機械工業部第四局副局長、第三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等職,為創建中國航空工業作出重要貢獻。1985年離休。中國航空學會第二、三屆理事。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原第三機械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段子俊同志(部長級醫療待遇),因病於2006年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生平

段子俊,曾用名玉明,1913年出生。濟源梨林大許村人。1927年畢業於濟源第一高小,隨後考入省立第13中學。1930年畢業後加入共青團,任濟源師範附屬國小庶務主任。他在15歲時即接受進步思想,積極參加革命活動。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共濟源地下黨通過縣學生聯合會發動了一次反蔣大遊行,段子俊和學生們一起走上街頭貼標語、撒傳單,高呼革命口號,最後,群情激憤,搗毀了國民黨濟源縣黨部,打擊了反動勢力的氣焰,在濟源引起很大震動。不久,他又參加了濟源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抗糧抗租鬥爭。1930年,在黨繼新的領導下,段子俊等組織學生到財務局與貪官污吏算賬,發動農民到縣政府“告狀”,嚇得反動官吏跳牆而逃。不久,段子俊又加入了黨領導的革命民眾組織——縣紅色互濟會,繼而擔任互濟會主任,並於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又擔任縣委、省委的交通員。1932年,黃背坪起義失敗後,段子俊從濟源輾轉開封向省委匯報工作,被調至黨中央工作。7月,被派往蘇聯學習。1937年,他畢業於共產國際交通部主辦的交通學校無線電工程系。在蘇聯期間,段子俊還隨同陳雲、滕代遠同志順利完成了新疆迎接我西路軍的任務。
1938年,段子俊回到延安。先後任中央軍委三局(通訊)科長、處長、通訊器材廠廠長及敵占區工作委員會四部部長等職。在此期間,他在中共中央書記處的直接領導下,負責黨中央和共產國際的機要通訊聯絡,使毛主席與史達林能夠直接聯繫。為此,中央書記處專門對段子俊進行了書面嘉獎。他還為毛主席辦公的窯洞內安裝調試了無線電話,受到毛主席熱情款待。
1945年9月,段子俊奉調彭真、陳雲、伍修權等同機到達東北開闢工作。段子俊被任命為東北聯絡局局長,並授予上校軍銜。他積極蒐集電訊設備器材,精心調配人員,組建起4個直屬電台,保證了東北民主聯軍總部與中央及下屬部隊的電訊暢通無阻。他積極爭取蘇聯紅軍的支持,利用敵偽物資,使東北數十萬軍隊的通訊網路迅速建立健全起來,保障了黨和軍隊的通訊聯絡工作順利進行。
1946年7月,段子俊以聯軍總部特派員的身份到大連。在旅大市委幫助下,爭取到了當地蘇軍的支持,很快辦起了光華電器總廠及關東電訊工程學校。段子俊親自擔任廠長和校長。他先後牽頭負責了“大連大學”、“中蘇遠東電業公司”等重要學校企業的創建工作,並首任大連大學黨委書記和遠東電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他還牽頭籌建了東北第一個軍工企業集團——建新公司,為我軍生產作戰急需的各種炮彈等。1950年10月,韓戰爆發。段子被中央緊急調往瀋陽,任東北郵政總局黨委書記,有力地確保了黨中央毛主席與志願軍總部的電訊聯絡。
1951年4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局宣告成立,段子俊任局長。後該局改建為二機部第四局,他任四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1963年三機部成立,任三機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後兼任航空研究院院長。1982年,他退居二線。作為新中國航空工業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從事航空工業事業30多年,為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後半生。
1984年,段子俊離職休養後,繼續發揮餘熱,擔任航空工業勞動就業協會名譽會長。他積極指導企事業單位開發第三產業,為廣大職工子女安排就業,受到國家勞動部門的好評。

逝世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 電 原第三機械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段子俊同志(部長級醫療待遇),因病於2006年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段子俊病重期間及去世後,胡錦濤、曾慶紅、賀國強、王剛、李鵬、萬裏、尉健行和鄒家華、宋健、朱光亞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