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文化學--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

殯葬文化學--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

《殯葬文化學--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是1998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治國。

基本介紹

  • 作者:王治國
  • ISBN:9787801460158
  • 頁數:278
  • 定價:32.00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02
  • 裝幀:平裝
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夫子,湖南人,出生
於長沙市。1969年1月下
鄉,後招工進廠,1977年
考入湖南師範學院(今湖
南師範大學),1981年底畢
業,執教至今。作者興趣廣
泛,尤愛經史文哲,對中國
傳統文化極具熱情,手不
釋卷,筆耕不止,多有心
得,著有百餘萬字,但這是
本人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專
著。

作品目錄

目錄
上卷 死亡文化概論
第一章
緒論――文化和死亡文化
第一節 文化的界定
一、“文化”一詞的由來
二、“文化”的三類形態
三、中國古代“文化”一詞的含義
四、文化的基本特徵和社會功能
第二節 死亡文化的界定
第三節 地質年代的劃分和早期的人

第四節 人類殯葬的起源
第五節 研究死亡文化的意義和方法
第二章
原始思維及其特徵
第一節 人類思維的三個環節
第二節 原始人的自然崇拜
第三節 原始人的自我崇拜
一、血崇拜
二、性崇拜
三、鬼魂崇拜
四、祖先崇拜
第四節 原始人的綜合崇拜:原始人
與鬼神既聯合又鬥爭的關係
一、禁忌和巫術
二、獻祭和祈禱
三、圖騰崇拜
第五節 原始宗教和原始思維
一、原始宗教及其根源
二、原始思維及其特徵
三、原始宗教的文化意義
第三章
從原始殯葬看人類早期的
死亡文化
第一節 原始時代的文化遺址
一、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第二節 仰韶文化的殯葬
第三節 龍山文化的殯葬
第四節 原始葬式與靈魂認知的關係
一、靈魂觀念與葬式的關係
二 氏族血緣關係對原始殯葬的影響
第五節 原始的死亡文化及殯葬的
特徵
第四章
中國古代哲學的生死觀
第一節 原始宗教的生死觀
第二節 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生死觀
第三節 老、莊及其道家學派的生死觀
一、老子道家的生死觀
二、莊子道家的生死觀
第四節 墨子及其墨家學派的生死觀
第五節 佛教的生死觀
第五章
西歐古代哲學的生死觀
第一節 古希臘蘇格拉底哲學的生死觀
第二節 古希臘伊壁鳩魯哲學的生死觀
附:伊壁鳩魯《論死亡》
第三節 基督教哲學的生死觀
一、基督教的由來
二、基督教哲學的生死觀
第四節 中、西方古代哲學生死觀之比較
第六章
15世紀以來西方人文哲學的生
死觀
第一節 “文藝復興”時期開創的人文
主義思潮
第二節 極端主義哲學的生死觀
一、個人形態的極端主義生死觀
二、民族形態的極端主義生死觀
第三節 20世紀西方世界生死觀的危機
第七章
19世紀以來中國人生死觀的
轉變
第一節 創建中華民國的志士們的生死觀
一、“戊戌變法”中譚嗣同的“臨難
毋苟免”
二、孫、黃革命時代的英烈們
第二節 “五四”前後中國青年知識分子
中的彷徨
第三節 “五四”前後中國“新青年”
的奮起
第四節 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中中國人的生死觀
第五節 共產主義運動中中國人的
生死觀
第八章
死亡文化學的哲學反思
第一節 西方“人類文化學”對死亡文
化的思考
一、弗雷澤的“人類死亡意識進化的三階段”論
二、根納普的生命“通過儀式”模式論
三、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功能主義”
第二節 中國學者對死亡文化研究的現狀
第三節 個體死亡的意義
第四節 死亡文化的本質
第九章
影響殯葬的六大社會要素
第一節 社會精力
第二節 社會經濟
第三節 社會心理
一、 永恆心理
二、歸宿心理
三、投射心理
四、報恩心理
五、依戀心理
六、炫耀心理
七、攀比心理
八、渲瀉心理
九、權力心理
第四節 社會價值觀念
一、鬼魂觀念
二、永恆觀念
三、孝道觀念
四、家族觀念
五、等級觀念
第五節 社會需要
第六節 國家的作用
第十章
社會文明形態對殯葬的影響
第一節 社會文明的界定
第二節 中國古代農業文明概述
一、中國古代農業大社會的由來
二、中國古代農業大社會的“三個大一統”
第三節 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制
一、西周時期君、親合一的宗法制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家大族式的宗
法制
三、宋以後祠堂式家族組織的宗法制
第四節 中國古代社會的偶像崇拜
第五節 中國古代隆喪厚葬的社會根源
一、隆喪厚葬的社會需求
二、隆喪厚葬的社會機制
第六節 隆喪厚葬之風不能加諸儒家
第七節 西歐古代農業文明對殯葬的
影響
一、古希臘、古羅馬的情形
二、西歐中世紀的情形
第八節 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工商業文
明對殯葬的影響
第九節 中、西方古代死亡文化之比較
下卷 死亡文化專論
第十一章
喪禮概述
第一節 “禮”的內涵
一、禮的界定
二、禮的人性根據和社會需要
三、禮和儀、俗的關係
第二節 喪禮的社會意義
第三節 中國古代喪禮的基本特徵
第十二章
中國古代的喪禮程式
第一節 初終
第二節 殮
第三節 殯
一、殯的禮儀規定
二、殯期間的悼念活動
三、殯的高潮――辭靈儀式
第四節 出殯
第五節 下葬及葬後的禮儀
第十三章
居喪守制
第一節 居喪守制的起源
第二節 居喪守制的行為規範
第三節 兩漢的居喪守制
一、西漢的居喪守制
二、東漢的居喪守制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的居喪守制
第五節 唐以後居喪守制的法制化
第六節 奪情起復
第七節 居喪守制走向反面――形式
主義化和虛偽化
一、形式主義化
二、虛偽化
第八節 居喪守制的荒廢
第十四章
中國民間喪禮其它
第一節 奔喪
第二節 弔喪
第三節 喪事中的跪拜禮、鞠躬禮
第四節 喪事中的脫帽禮
第五節 與喪葬有關的節日及活動
一、寒食節
二、清明節
三、掃墓
第六節 民間的喪葬迷信和禁忌
一、喪葬迷信――燒紙錢、紙冥器
二、喪葬禁忌
第十五章
殯葬服飾
第一節 殯葬服飾的起源和意義
第二節 五服
一、斬衰服
二、齊衰服
三、大功服
四、小功服
五、緦麻服
第三節 九族血緣關係圖解
第四節 五服制的文化意義
第五節 五服制的起源
第六節 銘旌
第七節 殯葬服飾的顏色
第十六章
殯葬語言
第一節 殯葬語言的意義
第二節 對死亡的稱謂
第三節 諡號
一、諡號的內涵
二、諡號的起源和沿革
三、諡號的意義
四、諡法走向反面
第四節 避諱
第十七章
墳墓與風水
第一節 中國古代的方位觀
一、華夏的地理位置對方位觀的影響
二、周代“堂、室”中的方位觀
三、方位觀與陰陽、五行學說的結合
第二節 墳墓的起源
第三節 中國古代的墳墓制度
一、公墓、家族墓地、義冢
二、國家對墳墓制度的規定
三、合葬
第四節 墳墓的意義
第五節 風水
一、風水術及其起源
二、風水術之荒謬
第十八章
中國皇陵
第一節 陵墓的起源和意義
第二節 中國皇陵
一、秦始皇陵
二、西漢皇陵、東漢皇陵
三、唐皇陵
四、北宋皇陵、南宋皇陵
五、元皇“陵”
六、明皇陵
七、清皇陵――東陵和西陵
第三節 中國皇陵扼要
第十九章
墓碑、墓志銘和廟寢
第一節 墓碑、墓志銘
第二節 西周的宗廟制度
第三節 秦漢以後的帝王宗廟、陵寢制度
第四節 尊號和廟號
一、尊號
二、廟號
第五節 秦漢以後官員及庶民的宗廟
第二十章
祭祀和人殉、人牲
第一節 祭把概念
第二節 祭祀的分類
一、三類祭祀對象
二、祭祀方式
第三節 祭把權的政治化
第四節 祭祀的意義
第五節 祭文
第六節 人殉和人牲
一、人殉和人牲概述
二、國外的人殉和人牲
三、中國原始社會的人殉和人牲
四、夏 商的人殉和人牲
五、西周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殉和人牲
六、秦漢以後人殉和人性的最後
廢止
第二十一章
中國歷史上的葬式
第一節 各種葬式
一、土葬
二、懸棺葬
三、塔葬
四、衣冠冢
五、二次葬
六、水葬
七、天葬
八、火葬
第二節 中國火葬的歷史
一、中國火葬的淵源
二、唐代以後歷朝對火葬的禁止以
及民間火葬的禁而不止
第三節 中國古代火葬流行的原因以
及政府禁止火葬的原因
第二十二章
中國歷史上隆喪厚葬與簡喪
薄葬的對立
第一節 夏商周三代的殯葬風尚
一、夏商和西周的情況
二、春秋戰國的情況
第二節 兩漢的隆喪厚葬和簡喪薄葬的對立
一、西漢的情況
二、東漢的情況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趨簡的殯葬習俗
一、魏晉“名士”們厭世主義的生死觀
二、魏晉“名士”們玩世不恭的殯葬觀
三、帝王貴戚之家趨簡的殯葬
四、佛教對殯葬禮儀的滲透
第四節 唐代以後殯葬禮儀的制式化
以及民間的殯葬風俗
一、國家全面制定喪禮――喪禮的制式化
二、唐代殯葬操作的社會化
三、民間殯葬活動的娛樂化
第五節 唐代以後民間的隆喪厚葬
第六節 殯葬是社會的一面鏡子
第二十三章
20世紀中國的殯葬改革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殯葬變化
一、傳統的槓業、槓房
二、近世西方文化的傳入與殯葬變化
第二節 新中國的殯葬改革
一、殯葬改革的倡導階段
二、殯葬改革的法制階段
三、殯葬改革的成就
第三節 中國殯葬改革的必要性
第四節 目前殯葬領域中的問題
第五節 關於中國殯葬改革的構想
第二十四章
國家對殯葬的干預及其意義
第一節 國家干預殯葬的概述
第二節 中國古代國家對殯葬的價值導向
第三節 中國古代國家對殯葬禮儀的規範化
第四節 統治階級在殯葬上的壞作用
第五節 國家干預殯葬的意義
第二十五章
現代中國社會的喪禮程式
第一節 國家的喪禮
一、唁電和唁函
二、下半旗誌哀
三、國葬和公葬
第二節 中國社會通行的治喪程式
一、組織治喪班子
二、喪儀料理
三、舉行追悼會
四、靈堂布置及人員站列次序
第三節 喪禮其它
一、哀樂
二、挽幛、輓聯、花圈和悼詞
三、喪禮服飾
第二十六章
臨終關懷、安樂死和遺囑
第一節 臨終關懷
一、臨終關懷的起源
二、臨終關懷的現狀
三、臨終關懷的展望
第二節 安樂死
一、安樂死的內涵
二、各國安樂死的現狀
三 安樂死的展望
第三節 遺囑
一、交待國家大事的遺詔、遺疏或遺言
二、事業未成之遺恨
三、希望影響後人的遺囑
四、法律上處理遺產的遺囑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