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積鉭鈮礦床

這類礦床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富含鈮、鉭鐵礦等副礦物的花崗岩和花崗偉晶岩的風化殼中,共生礦物有錫石、黑鎢礦、鋯石、獨居石、鈦鐵礦等。這類礦床是目前鈮、鉭的重要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殘積鉭鈮礦床
非洲奈及利亞是這類礦床最著名產地。在喬斯高原,含鈮鐵礦黑雲母花崗岩和鈉長石化花崗斑岩,經風化後形成的殘積及坡積鈮鐵礦砂礦床中,還伴生有鈮鐵礦、錫石、鋯英石、鈦鐵礦、獨居石、磷釔礦等,可以綜合利用,規模巨大,易於選礦,具極大的工業價值,從中獲得的鈮精礦,占世界產量的95%。此外,澳大利亞的利別里帕爾含鈮鐵礦偉晶岩區和美國達荷他州含稀土-鈦-鉭-鈮礦物的花崗岩區,也廣泛發育此類礦床。
在我國南嶺地區已發現此類礦床。江西會昌的殘積鈮鉭礦床位於含鈮-鉭鈉長石化黑雲母花崗岩地表風化部分,風化殼面積28km2,礦層厚度一般為6-15m,最厚22m,平均8m。礦體厚度受地形控制,在山脊山頭上較厚,山坡上中等,山溝中較薄,剖面呈一帽狀。
礦石呈鬆散塊狀、粉狀,顆粒在0.5毫米以下,至0.02毫米時鈮鉭鐵礦成單體。礦石中有40餘種礦物。鈮鉭礦物中的鈮鐵礦占80%,鉭鈮鐵礦占20%。礦石中鈮鉭礦物分布均勻,一般較穩定。90%的鈮鉭是以獨立礦物出現,其中32%呈細小包裹體賦存於雲母、長石、石英礦物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