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效應

死海效應

死海效應:好員工像死海的水一樣蒸發掉,然後死海鹽度就變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死海效應
  • 外文名:The Dead Sea Effect
  • 理論提出者:布魯斯·韋伯斯特
效應簡介,死海效應由來,

效應簡介

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能力強的員工容易離職,因為對公司內愚蠢的行為的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員工傾向於留著不走,也不太好找工作,年頭久了就變中高層了。
這種現象叫做死海效應:好員工像死海的水一樣蒸發掉,然後死海鹽度就變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死海效應由來

無論是公共還是私有大型企業,都在糾結開發這件事,造成這種情況有很多原因。原因就是需要竭盡全力尋找和招募最好的IT工程師。但是即使能找到和招募傑出IT工程師,真正的問題是:企業能始終留住他們嗎?
死海效應死海效應
在大型企業中,已經存在一種相反模式,可以稱之為“死海效應”(the Dead Sea effect)。
死海是位於以色列和約旦之間的大湖泊,湖面海拔遠低于海平面。儘管有約旦河水流入補充水量,但死海水平面依然因蒸發而不斷降低。這意味著,隨著時間推移,死海已經變成鹽湖,其鹹度是海水的8倍。有鑒於此,死海中幾乎沒有生命存在。只有春季來臨,大量淡水補充進來,海水鹹度降低後,才會短暫出現生命跡象。
許多大型企業或政府的IT部門,看起來就像死海。管理層認為招募新人補充很有必要,在選擇新人的標準往往有很大差異,比如技能、教育、經驗等。此外,企業主要根據當前需求、員工離職、個人預算以及招聘者的能力等,確定是否招募新人。所有事情都是平等的,IT部門的核心能力應該大致相同。
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相反,更有才能、效率更高的IT工程師往往是最可能離開的人。這是因為真正的人才通常不可能忍受頻繁出現的蠢行和職場問題,而這些又是大企業必然會存在的問題。由於真正的人才是最有可能獲得其他機會的人,因此也更容易離開。
那些傾向於留下來的可以說是“殘渣”——也就是才能與效率最低的IT工程師,很感激現在這份工作,在管理上的要求也更少,即使有工作上的不悅,也不太可能挪窩。這部分人群傾向於保全自己,成為維護關鍵體系的專家好手,承擔他人不想承擔的責任,最後組織就離不開他們了。
上述同樣的效應出現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IT部門。大公司失去了真正有才華的IT工程師、而留下來的都是沒那么有才華的人,而這已違背了這些公司的初衷:即淘汰低才低效人,引進高才高效人。而且這個效應還有自我強化功能:一個IT部門越是差勁,它就越難吸引到高才高效的IT工程師加入其中,也越難保留人才。這種情況會達到一個臨界點就是:一個組織里有才華的人都是新人,剛進來時可能對這家公司還了解不多,但一旦對公司有所了解後,就很可能出現離職的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