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海五壩

清代裏運河東堤的5座滾水壩。當淮河發生洪水,由洪澤湖溢洪閘壩排入裏運河,經這五座水壩入海。 明後期以來由於淮河水不能通暢地由洪澤湖東出清口會黃河,萬曆中開始由裏運河分減一部分入江。清初,運河屢次決口。 從康熙十九年(1680年)開始,靳輔建通湖22港,和建歸江歸海減水壩,歸海壩共8座,都是土底草壩。 後 20年張鵬翮改建為石壩,共5座,從高郵至邵伯依次為南關壩、五里中壩、柏家墩壩、車邏壩和昭關壩。後柏家墩壩廢, 別建南關新壩, 統稱歸海五壩(見圖)。 高家堰上的仁、義、禮、 智、信五壩稱上五壩,歸海五壩稱下五壩。二者上下相承, 過水總長度也基本相同。 歸海壩經過多次改建,一直使用到清鹹豐以後只剩下南關壩、 南關新壩和車邏壩,共3座。歸海壩下泄洪水入里下河地區, 沒有相應的較大排水入海河道。 里下河區西有運河東堤,東有范公堤,中間低洼, 實際成了滯洪區, 常被淹沒。 靳輔治黃曾建議開一寬大水道, 兩岸高築堤防, 未實行。 到清中期以後, 淮水不能出清口,全由上五壩下泄,歸海壩經常開放。 里下河水災更重,始終沒有治理辦法。 直到1949年以後根治淮河, 才消除了里下河水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