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深處的憂慮

歷史深處的憂慮

《歷史深處的憂慮》是1997年5月1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達。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基本信息,成就,著作,圖書簡介,創作背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第一版基本信息
副標題: 近距離看美國之一
定價: 18.00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1997-5-1
第二版基本信息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第2版 (2006年6月1日)
第二版封面第二版封面
平裝:291頁
開本:32開
ISBN:7108010186
條形碼:978710801018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9 x 14 x 1.4 cm ; 658 g
ASIN:B00114NQ78

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林達,是一對美籍華人作家夫婦合用的筆名。另有“丁林”、“Dinglin2”等筆(網)名。夫為丁鴻富,妻為李曉琳。他們都於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進入大學。曾在黑龍江省插隊。1991年移居美國

成就

林達的書,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被譽為是介紹美國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國托克維爾。同時,林達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南方周末》等報刊開設專欄,不僅有時事評論,還有散文和特稿。林達的文字樸實自然,富有洞見,寫作領域涉及憲政、法治、歷史、國際關係,是少有的全能型作家。

著作

歷史深處的憂慮》(之一)(台灣版名《辛普森案的啟示》)
總統是靠不住的》(之二)
我也有一個夢想》(之三)
如彗星划過夜空》(之四)
《西班牙旅遊筆記》(台灣版名為《西班牙像一本書》)
《美國建國的歷程》
《狼狽的總統》
像自由一樣美麗——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圖書簡介

創作背景

從1997年以來,林達先後出版了“近距離看美國”系列《歷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個夢想》以及《從邊緣看世界》等書,行銷數十萬冊,引起很大反響,出版的《帶一本書去巴黎》也成為熱門讀物。
其實林達是兩位作者合用的筆名。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移居美國後,就像他們在一本書的前言中所寫:最初落腳點的選擇十分偶然,他們落在了美國南方,那是在現代機械化大農業擠兌之下的傳統農村。
他們因同樣的謀生勞作開始和美國的普通人建立友誼,開始了解這個不尋常的國家。他們看到的美國完全在意料之外,法治所保障的,是個人不受到他人或政府的侵犯。在這個保障下,百姓五花八門地享受著最大可能的個人自由。個人自由,這才是美國公民最關注和維護的東西。這一切讓人好奇。
於是林達開始給朋友寫信,不僅寫出見聞,也試圖寫出美國現象的制度根源,寫出大廈如何在常識常情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而每個普通人的個人自由,為什麼竟可以是一個大國的立國之本。
這兩年國內學術界正在反思法國大革命,反思盧梭,林達離開美國之後的寫作涉及了巴黎,用林達自己的話說,其實只是觸動了法國的一小段歷史,可是這段歷史曾賦予“革命”一詞以神聖的光環,不論它裹挾著怎樣的血腥,它似乎總是對的。正是由於另一種生活方式讓人對個人自由有了新的觀照,人才能夠回過頭來,重新打量法國式的自由口號,林達想寫出民眾曾經呈現的另一種面貌。

內容簡介

美國的面積和中國差不多。和大多數留學生及新移民一樣,當我們一腳踏上這塊廣袤的陌生土地時,最初落腳點的選擇是十分偶然的。我們落在了一個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環境平常而寧靜。周圍的美國人老老少少都在辛勤勞作,過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要想謀出一番好的光景,對他們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還來不及作任何思索,新移民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就立即把我們投入了同樣的辛勤勞作之中。這樣,我們和周圍的普通美國人之間,自然就有了共同謀生而產生的共同語言,也有了共同的經歷,共同的喜怒哀樂。不少美國人還成了我們的好朋友。我們無形中發現,美國已經漸漸地從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走出來,變成了腳下實實在在的土地,變成了一片片森林牧場,變成了一個一個美國人。
我們也有過被稱之為“邊緣人”的苦悶。我們顯然不可能在進入這一塊國土的同時,就在一瞬間也進入它的文化,而原來的文化背景又由於天長地遠而漸顯陌生。在實際生活中,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會經常驟然直率地在我們面前相遇碰撞,一開始真有無所適從亦無可躲避的窘迫。然而,時間長了,我們開始對“邊緣人”的處境逐漸坦然,甚至悟出了些什麼。冷靜下來,我們發現自己第一次能夠這樣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同時和兩個文化保持一個不遠也不近的距離,它們不僅開始有可能化為一片風景,而且第一次向我們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意義。
邊緣人”的苦惱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只是兩個強勢文化聚焦在一個小人物身上而產生的悲劇性效應。我們慶幸自己能夠脫身出來。但是,我們的處境使我們不可能不想到,作為一個夾縫中的移民,尚且感受到矛盾與壓力,那么,當這兩種文化兩個大國真的正面遭遇,彼此實際上是多么陌生和困惑,說是危機四伏似乎也並不過分。我們所處的位置,使我們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們的差異。我們發現,它們不僅有各自圓滿的價值體系,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語彙、語境和邏輯。有時,從一個大前提出發,順著各自的邏輯走去,竟會走出風馬牛不相及的結果來。在這樣的基礎上,對話只可能顯得痛苦而吃力。
因此,好像在作出舉手相迎或嚴辭相拒的決定之前,還有一段相當艱苦而漫長的互相了解的路必須去走。否則,輕易稱“是”顯得沒有根據,動輒言“不”也容易文不對題。更何況,歷史已經規定了它們不可能永遠迴避。它們都已嘗試過這樣做,但是,眼看著毫無結果,於是,它們又試圖相互走近。有時,如果不暫時和自己的習慣思維方式生生拉開一段距離,就無法在相互了解的路上走出一步。
我們則是以一個普通新移民的身份去了解這個陌生的國家。既來之則安之,這也是我們的必由之路,我們也別無選擇。
美國不是一個善於遮羞的國家,它投出一片陽光,就落下一片陰影。它全部的陰影都毫無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個陌生人。所以,即使是像我們這樣的平常外來者,也會一眼就看出一大堆毛病來。但是我們馬上就明白自己必須從沾沾自喜中醒來,因為後來很快發現,這並不見得就一定是自己比美國人更高明且目光更敏銳。他們似乎也很清楚有這么一片陰影,他們只是迫不得已在承認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陽光,你就躲不開身後的陰影。我們開始奇怪,美國人在容忍這片陰影的時候(這種容忍常常使他們痛苦不堪),什麼是他們心中不熄的光明呢?他們在尋求著什麼,以至於不惜支付出沉重的代價呢?對於我們,這真是一個問題。在了解它的過程中,我們對這個歷史短短的陌生國家產生了與日俱增的興趣。
根據自己作為一個平民的經驗,我們發現,了解的第一步就是簡單的交往。不論一個大國看上去有著多么堅硬的外殼,它的人民都是一個個平平常常,而再大的大國也就是這些平常人組成的。當人民成為朋友,交流變成友誼,相互了解自然就開始了。任何一方,能以更寬廣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 總是一件好事情。
去年,我們逐漸給自己在國內的好朋友寫了這些信。希望能和朋友們分享我們的所讀所見所聞所思。在此,衷心感謝三聯書店的編輯和所有幫助這本書出版的朋友。

目錄

序言
移民、移民
費解的國家
三K黨的故事
肥皂箱上的講壇
氫彈秘密
誹謗罪的故事
總統請我入黨?
槍在誰手裡
家就是一個城堡
辛普森怎么引起了我的興趣
公平才有看頭
檢察官輸了
世紀大審判的告誡
百萬黑人大遊行
他們就是美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