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三峽論

歷史三峽論

歷史三峽理論是唐德剛關於中國社會政治制度轉型的理論,於20世紀90年代提出,此理論集中反映在其著作《晚清七十年》里,但在其後出版的《袁氏當國》一書中有更深刻,更具體的探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三峽論
  • 提出時期:20世紀90年代
  • 作品:晚清七十年
  • 發起人:唐德剛
內容,特點,批評,

內容

唐教授把社會政治制度的變化作為歷史發展的最為重要的特徵與標誌(前提),他把人類歷史發展比作水過三峽,歷史的潮流中,前後兩個社會政治形態的轉換,其間必然有個轉型期,此轉型期就是個瓶頸,是個“三峽”。
中國社會的兩次轉型
唐教授把先秦以來的中國政治社會制度變遷分為“封建、帝制與民治”三個大的階段,共出現兩次轉型。
第一次大轉型,自公元前4世紀“商鞅變法”起至秦皇漢武之間,實現了從封建轉帝制,歷時約三百年。此次轉型是自動的,內部矛盾運行的結果。
第二次大轉型,發端於鴉片戰爭之後,此一轉型時間至少為二百年,順利的話,到本世紀中葉方能基本完成。此次轉型是受外來刺激而行,是被迫的。

特點

1 歷史三峽理論的史觀為 “定型——轉型——定型”
2 巨觀(歷史之前進)是必然,微觀有反覆:轉型從不是順流直下的,這是個非常長期的曲折的複雜的歷史過程。然而歷史的前進,如帝制向民治轉型,是大勢,是任誰也無法否認和扭轉的,然而每個階段都是反覆無常,捉摸不定的,有時甚至會有歷史的倒退回流(即所謂反動)。
3 通過"歷史三峽"期間即轉型期間,"一轉百轉",各項相關事物和制度都會轉型。
然而一個新的政治社會體制之建立,除舊布新,完成一個適合自己的定型,不斷改進實踐,非兩三百年不為功,三峽過盡,實驗告終;國有定型,民有共識,始可重享太平。之前卻往往是“新居未建,而故居已拆”其間社會混亂,矛盾突出,民不聊生,殺人如麻,極其痛苦。

批評

唐德剛教授的“歷史三峽”理論,作為一支單一的理論,更確切的說,是作者對於政治社會轉型的方向與前途的看法,遠未構成系統的理論體系。(蘭州大學凡建輝教授)
唐德剛的“歷史三峽觀”並沒有找出通過所謂“歷史三峽”的發展道路,亦未能推知此次社會轉型後的社會政治形態(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