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三友紋梅瓶

歲寒三友紋梅瓶

明洪武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是明代陶瓷器,出土於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響龍山明代墓葬,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為國寶級文物,是現存惟一一件帶蓋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紅梅瓶。此梅瓶造型優美,器型完整無缺,歲寒三友指松樹、綠竹、梅花三種常綠植物,象徵著高潔的志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歲寒三友紋梅瓶
  • 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院
  • 所屬年代:明洪武年間
  • 出土地點:南京市江寧區東善橋響龍山明代墓葬
出土過程
1957年3月,在江寧縣東善橋響龍山附近,被當地農民叫作“娘娘墳”的土包上,發現了一座明代墓葬,出土了47件文物,這件歲寒三友紋梅瓶即是其中的一件。墓主人是明成祖朱棣的駙馬都尉宋琥和安成公主。梅瓶為官窯出品,是作為墓主人生前喜愛之物下葬的,也是墓主人高貴身份的象徵。
文物故事
宋琥,功臣宋晟的次子,安徽定遠人。宋晟是明朝開國功臣。其父宋朝開、兄宋國興,都隨從明太祖朱元璋征戰。宋晟先後繼承兄長、父親的職位,先後鎮守江西、大同、陝西等地。先後鎮守涼州長達二十多年,與塞外民族交戰無數,戰功累累。官至平羌將軍,封西寧侯。宋琥於永樂元年(1403年)娶安成公主(明成祖和仁孝文皇后徐氏所生)。永樂六年(1408年),襲父爵西寧侯。永樂八年(1410年),“佩前將軍印,鎮甘肅”。永樂十年(1412年),召還南京。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和襄城伯季隆、駙馬都尉沐昕同任“南京操兵守備”。據鄭曉《今言》記載:大概在永樂十年至二十二年間,宋琥曾以皇親身份掌行孝陵祭祀。洪熙元年(1425年)正月,因禮部尚書呂震等彈劾“不恭之罪”削爵,其弟駙馬都尉宋瑛襲封西寧侯。宣德五年(1430年)三月,明宣宗為宋琥平復“駙馬都尉並歲祿一千石”。據墓石記載,宋琥卒於宣德五年(1430年)。正統八年(1443年),安成公主卒,夫妻合葬於南京。
歲寒三友紋梅瓶造型優美,器型完整無缺,此瓶坯體白而堅緻,小口,短頸,溜肩,肩以下逐漸收斂,體形修長,底面有刮削痕。蓋作鐘形,火焰形鈕。通體施白釉,白中略泛青,釉質細膩滋潤,底露胎。蓋為紅地白花,滿繪牡丹,頸部繪蕉葉紋,肩以下白地紅花,分為五組紋飾,如意紋、卷草紋、纏枝菊花、海水、變體仰蓮為輔助紋飾。腹部以較大的篇幅繪松、竹、梅,並以湖石、山茶、芭蕉襯托,組成了歲寒三友的主題畫面。此瓶主題紋飾與輔助紋飾和諧得體,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