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泰淳

武田泰淳

武田泰淳,日本小說家、中國文學研究家。1931年入東京帝國大學攻讀中國文學。曾參與組織中國文學研究會,並在機關刊物《中國文學月報》上撰文介紹中國文學。1937年被征服役。小說多以戰爭為題材,是“戰後派”代表作家之一。第一部長篇小說《風媒花》以自身經歷反映參與侵華戰爭的日本軍人的懺悔心情。長篇小說《森林和湖水的節日》描寫阿伊努族人民的生活。還寫有長篇小說《富士》,中短篇小說《審判》、《蝮蛇的後裔》、《光蘚》以及評論集《司馬遷》、《人、文學、歷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田泰淳
  • 國籍:日本
  • 出生日期:1912
  • 逝世日期:1976
  • 畢業院校:東京大學
  • 代表作品:《森林和湖水的節日》
人物經歷,作品欣賞,

人物經歷

武田泰淳(1912—1976)日本小說家。生於東京,1931年入東京大學中國文學系。1934年與竹內好增田涉等組織中國文學研究會,在會刊《中國文學月報》 (1935年3月創刊)上發表論中國文學的文章。1937年被征入伍,在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的侵華戰爭中作為輜重補充兵派往中國,在上海附近登入,兩年期間目睹了在日軍暴行下中國人民屍橫遍野的慘狀。1944年再度到上海,1946年回國。根據這個時期的經歷創作的以中國為題材的小說,有描寫日軍懷疑中國護士是間諜的《蘆州風景》(1946),取材於《白蛇傳》的《人世之外的女人》(1947),寫杜甫草堂生活的《詩的風景》(1949),以及寫侵華日軍生活的《惡人》1949)、《椅子的聲音》(1951)、《你的母親》(1956)等。《蝮蛇的後裔》(1947)寫日本戰敗後一個軍國主義爪牙依然作威作福,引起上海日僑的公憤,把他殺死。這部小說表現了二戰結束後的日本人所感受到的急劇變化和人與人的關係,描寫了人的欲望本能,意志,理想,並對人內部獸性一面與非理性衝動進行了剖析。《審判》(1947)寫一個日本青年士兵在戰爭中曾殺死一個無辜的中國老人,他為了贖罪,決心留在中國。《風媒花》(1952)表現了參加侵略戰爭的軍人對殺害中國人民的懺悔心情。他翻譯過茅盾蕭軍丁玲的作品,寫過《司馬遷》(評傳,1943)。他的作品還有《光苔》(1954)、《森林與湖泊的祭典》(1955)等。
武田泰淳

作品欣賞

《信仰》-張曉光譯
將軍回到故鄉後和誰都沒會過面。鎮子上的人也不知道他回來。他是那樣的憔悴,以致人們即使遇見他也認不出來。他登上了一個有著古城牆的小山丘。那上邊建有他的銅像。銅像後面是條漂浮著水藻的黝黑的城壕。銅像手執軍刀、盛氣凌人地俯瞰全鎮,昔日的將軍一邊偷覷著自己的銅像,一邊默默地在那兒踱來踱去。這銅像看上去仿佛變成了個陌生人,顯得愚蠢可笑。儘管如此,他還是苦笑著,久久不願離去。
武田泰淳
一天,銅像被幾個青年推倒了,在還沒有搬到別處去以前,就這樣遺棄在城壕邊上。它那僵硬的泛著青色的銅臉仰面朝天,依然傲氣十足。將軍撫摸了一下橫臥在地上的銅像,發現它比石頭還冰冷。隨意一瞥,他看見一個老太婆躬身蹲在銅像雪白的石座上。石座上放著一束鮮花。“這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呵……”老太婆對他說,但沒有留意對方是誰。她的兒子曾在將軍指揮的師里服役。
“因為那些遺骨啦,陣亡通知啦,全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這位大人。”
她告訴他說,每天她都來參拜銅像。
“假如這位大人還健在的話,我兒子也會活著的;如果這位大人去世了,那么我的兒子也就死了。”
武田泰淳
昔日的將軍大吃一驚,不由得兩腿發軟,隨即從老太婆和銅像身邊走開了。
自從那天起,他就怕遇見那老太婆。銅像尚未搬走,全身被泥水濺得骯髒不堪。將軍看到自己的化身竟然落得這般悽慘、醜陋,心裡非常難受。他覺得自己這樣簡直是赤身裸體地躺在地上遭眾人嗤笑,心想還不如乾脆掉到城壕里去。銅像下面的泥土被雨水泡得鬆軟了,也許稍稍再把土刨開一些,銅像就會滑落下去。他背著人偷偷地這樣去做了。一天傍晚,銅像傾斜了,順著滿是枯草的斜坡滑下去,隨之發出了一聲沉悶的聲響,四周泛起白色的泡沫,銅像沉到了壕底。他直起酸痛的腰,茫然地俯視著又恢復了平靜的水面。
猛然間,他被人從背後重重地推了一下,向前跌倒了。
“這可是你幹的好事,天殺的!”暮色中站立著那老太婆,由於憤怒,她那瘦小的身軀不住地顫慄。
“你想對這位大人怎么樣?對這位大人……”老太婆詛咒他,並朝他吐唾沫,然後哭喊著跑下了小山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