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由來

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它是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統稱。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跨,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的由來
  • 省會:湖北省
  • 稱號:九省通衢
  • 歷史:3000 多年
武 漢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華中地區和長江中游的經濟、文化、信息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稱。
武漢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在3000 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離漢口僅30 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遺址位於盤龍湖畔被發掘出來。可見,自商、周以來武漢地區即是重要的古城鎮。
武漢由武昌、漢陽、漢口,即“武漢三鎮”組成。武漢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城市,歷經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武漢三鎮在歷史上形成的時序為江北(漢陽)先於江南(武昌),而漢口在明代以前,不過是毗連漢陽的一個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以前,所謂“武漢”,乃是武昌、漢陽兩地的合稱。元代武昌、漢陽均屬湖廣行省,鄂(武昌)漢(漢陽)並稱,是為雙城。元代詩人余闕在詩中把武昌、漢陽稱為“雙城”,顯示了武昌、漢陽由單稱到合稱的趨勢。
? 明憲宗成化(1465-1487 )年初,漢水改道入江,漢口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漲水之際,江水漫溢,人們仍無法安居。1635 年(明崇禎八年)通判袁焻創築長堤(上起礄口,下迄堤口)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之長堤街。此後,居民日增,到清仁宗嘉慶時,漢口居民已達36929 戶,129183 人,但漢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隸於漢陽縣,因此,早期的“武漢”概念仍是武昌、漢陽雙城的合稱。如1822 年(清道光二年),范鍇所著《漢口叢談》中“遂陷武漢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漢陽等郡(府),漢口是稱不上郡(府)的。鹹豐年間,湖北巡撫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牘中常用“武漢”兩字,如“武漢為荊襄咽喉”、“若使武漢克復”、“武漢兩城對峙”等等,顯然也是指武昌、漢陽(當然也包括了漢口)兩地的,“武漢”實際上應讀作“武、漢”。
漢口的獨立地位是在1899 年(光緒二十五年)才確立的,當時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陽、夏分治,改漢口同知為撫民同知,分漢陽漢水以北地段北至灄口,西至礄口,撥歸同知管轄,立名曰“夏口廳”。到民國初年,改同知為知事,易廳而為縣,於是便有了夏口縣。當時,武昌(江夏)、漢陽、漢口(夏口)仍以各自名稱為主,而且各有隸屬,如清末時江夏屬武昌府,漢陽、夏口屬漢陽府,民初時夏口屬江漢道,故未形成統一的行政建制,在歷史上,亦有將漢陽、漢口聯稱“陽夏”,將武昌、漢陽聯稱為“武陽”,將武昌、漢陽、漢口聯稱為“武陽夏”者。
? 1926 年秋,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次年初,國民政府將漢口市(轄漢陽縣)與武昌合併,劃為京兆區,作為首都,並建立統一的武漢市政府,此時,武漢才取得了作為政區、市區的稱謂。此後,武昌、漢陽、漢口時分時合,直到1949 年解放前夕,漢口作為直轄市,武昌作為省轄市,漢陽作為縣而分治。
解放後,政務院將漢口、武昌、漢陽(縣府所在地及鄰近地區)合併為武漢市(原漢陽縣治所遷至蔡甸,保留縣的建制),武漢市人民政府設在漢口。至此,武漢三鎮才名符其實地合三為一了。
武漢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城市。封建時代的農民起義多次在此捲起巨瀾。唐代王仙芝,元末徐壽輝與陳友諒,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清代洪秀全等,都曾親臨武漢。在近代,一舉埋葬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首發於武昌。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董必武、陳潭秋、惲代英等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革命業績。“二七”大罷工,國民革命軍北伐和武漢國民政府的建立,“八七”會議的召開,抗戰初期的武漢會戰等,都在中國現代史冊上熠熠生輝。
1986 年,武漢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市以其 “ 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歷史文化名城 ” 的顯著特色赫然榜上。
下面分別介紹武漢三鎮的各自發展歷史
1、 武昌
武漢的由來武漢的由來
武漢的由來武漢的由來
蛇山北麓閱馬場紅樓與孫中山銅像。紅樓原為清末湖北省咨議局,辛亥首義後
為湖北軍孫中山銅像。亥首義後為
湖北軍政府。孫中山銅像成立於1931年
武昌的歷史最悠久,迄今她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滄桑歷程。 據考,武昌最早有城,始於三國時期東吳黃武二年(公元223 年)。是年吳主孫權在江夏山(今蛇山)東北築土石城,取名夏口城。歷史上的古夏口城亦幾經變遷。漢代設有沙羡(音夷)縣,治塗口(今江夏區金口)。至晉武帝以後,沙羡縣治移至夏口城,故武昌一度稱為沙羡縣。後來因轄區擴大又改稱汝南縣。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 年),孝武帝在夏口設定郢州,並在夏口城的基礎上進行城垣的修葺和擴建,這就是古郢州城,至今遺址尚存。武昌在那時又稱為郢城。 齊梁時期,梁將曹景宗(後任郢州剌史)攻打郢城,在紫金山與小龜山北築土石城堡,此堡北臨沙湖,南距郢城約二里,後世稱為 “ 曹公城 ”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 年),隋文帝改郢州稱鄂州,改汝南縣為江夏縣。州、縣治所均設於城內。自此武昌又有鄂州、江夏縣之稱。 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 年),牛僧孺為武昌軍節度使,改建鄂州城。這是武昌古城歷史上繼東吳孫權始建夏口城、劉宋時期修葺和擴建郢州城之後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改建。當時工程浩大、費時五年方告竣工。經過這次改建,原來的夯土結構改成甓磚結構,不僅大大增強了鄂州城的自身防衛能力,而且城池面積有所擴大,城北面接近沙湖,城南靠近紫陽湖。還革除了因過去土城不堅、每年需籌款修繕,導致官府藉機暴斂民財、禍害百姓的弊政,堪稱牛僧孺為官古代武昌時的一樁善舉。 武昌城第二次大規模的改建並基本定型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 年)。時任江夏侯的周德興增拓武昌府城。他將宋、元時的鄂州舊城向黃鵠山(今蛇山)兩側大大展開,蛇山自始包入城中。整個武昌城周圍二十餘里,牆體為陶磚砌就,十分堅固,牆高二至三丈余不等。環城挖護城河一道,河盤二丈余,水深一丈余。辟城門九座,東有大東門、東南有新南門;南有保全門、望澤門;西南有竹門;西有平湖門;西北有漢陽門;北有草埠門;東北有小東門。明嘉清十四年(1535 年),都御史顧? 重修武昌城,改大東門為賓陽門,新南門為中和門(辛亥革命後更名為起義門),改望澤門為望山門,竹門為文昌門,草埠門為武勝門,小東門為忠孝門。清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於中和門和賓陽門之間增闢一門,稱通湘門。?
據《湖廣圖經志書》載,明代的武昌城,里巷阡陌,衙署叢集,府學、貢院、文廟等文化建築遍布,文人學士薈聚,儼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觀,為當時南方的重要城垣。1927 年武昌城開始拆除,除保留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起義門一小段城牆未拆外,其餘在1929 年全部拆完。 民國初期,孫中山在其所著《建國方略》、《實業計畫》等書中,對武昌的城市規劃及發展有所論述。1912 年至1949 年,武漢共進行5 次城市規劃活動,其中1929 年制定的《武漢特別市設計方案》、1945 年的《武漢區域規劃》對武昌城區人口、城市性質及市政建設等均有規劃。此外武昌作為湖北省會城市,曾兩次單獨編制武昌市政工程建設計畫。這些規劃(計畫)大都是在政府當局主持下,由各方面專家開展調查研究而提出的,有一定的科學性、真實性,不少規劃思想、原則和功能分區的構想為以後的城市規劃、建設所吸收。 建國後,城市規劃被當作城市建設的龍頭。50~70 年代末,制定規劃和按規划進行管理始終是武漢市政府和市建委的一項重要工作。武昌區在未建立城市規劃管理的專門機構前,其工作納入區城市建設管理部門,長期沒有形成比較定型的區域性城市發展規劃,主要是遵照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規劃管理。1986 年10 月武昌區建立城市規劃管理專門機構(現名為武漢市城市規劃土地管理局武昌分局)。於1995 年,依據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及實施管理辦法,編制了《武昌區分區規劃》;2000 年,該局又全面完成《武昌舊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根據《城市規劃法》的規定,依據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武昌區經濟及社會發展構架,以弘揚武昌歷史文化為特色,分區規劃將武昌區規劃結構確定為 “ 兩條軸線,七個片區 ” 。 兩條軸線:一條起於洪山,止於蛇山。它與武漢市的綠化軸線重合,串聯了武昌區大部分文化歷史古蹟和革命紀念地。另一條軸線是規劃中的穿城大道,它與長江平行,這條軸線對長江二橋頭、和平大道、解放路及白沙洲等商業服務中心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改變武昌老城區面貌,繁榮經濟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兩條軸線交匯於黃鶴樓,突出了武昌區的建設特點,同時將七個片區有機地聯繫在一起。 七個片區即圍繞兩條軸線,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側重點合理分布,體現武昌城區建設多功能、綜合性發展方針。這些片區是:(1 )中山路環繞線內的老城區,除重點保證主要幹道區域帶經濟發展外,其它區域以舊城改造為主,建設新的生活居住區;(2 )水果湖地區,以行政辦公及居住建築為主,發展新城區;(3 )余家頭地區,建設以機械、紡織工業為主的工業及居民生活區;(4 )白沙洲地區,形成以建築材料工業和倉儲為主的有待發展區;(5 )南湖地區,組建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新興開發區;(6 )中北路地區,建設以武漢重型工具機廠為主的工業及居民生活區;(7 )東湖風景區,維護其自然環境,更具景區特色,使之成為武漢市的一大旅遊區。
改革開放以來,武昌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市、區政府加大市政基礎設施投入,新建、擴建了和平大道、武青三幹道、中山路、徐東路等重要交通幹道。洪山廣場、首義廣場、黃鶴樓風景區、東湖風景區等形象工程的實施,以中南路為中心的商務金融區的形成,都極大提高了武昌的環境質量及中心城區功能;長湖小區、東亭小區、九龍井小區、柴林頭小區、讀書院小區、水陸小區的建成,改變了武昌的舊城面貌,南湖花園、藍灣俊園、尚隆地球村等一批高品位、現代化的小區代表了21 世紀武昌城的發展方向。 武昌也是武漢的文化教育中心,轄區內有26 所大專院校、74 家國家、省、市級科研機構。擁有相當數量的國際國內領先科研成果和10 多萬專業技術人員、專家學者。百年老校武漢大學等4 所著名的高校合併而成的新武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是中南地區科技教育兩強,是武昌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最大品牌。武昌是全省的教育中心,教育水平全省領先,湧現出一批省級名牌重點學校,全國唯一的 “ 少年科學院士 ” 就產生在武昌實驗中學。 近年來,武昌區又高瞻遠矚,以地區高校、科研院所及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依託,積極支持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效顯著。占地200 畝的武昌寶安科技創新園入住企業已達到58 家。國家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湖北基地、武昌科技工業園等,已成為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載體。 武昌同時也是武漢的工商重鎮,已形成了以機械、電子(電力)、輕紡、化工、建材等為主的綜合性工業體系。從更尖端的科技方面看,它在計算機軟體、微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雷射套用、新材料等領域有了進一步的突破性的發展。武昌又是長江南岸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0 億元。近百個特色鮮明、輻射力強的信息市場年交易額達44 億元,並形成徐東國家級副食品批發市場,小東門建材市場、和平大道家庭用品一條街等。先後引進世界500 強的德國麥得隆,英國百安居,美國普爾斯馬特,法國家樂福等大型集團。同時,香港金馬家私、中國聯想集團華中總部等一大批大企業也搶攤武昌。轄區內的60 余家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形成發達的金融市場,成為武昌經濟發展的支柱。 武昌城也是一座具有革命意義的名城。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的縮寫。公元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歷史上最為使人振聾發聵的一場大變革辛亥革命爆發。千年睡獅,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從武昌紅樓到全國,從中國到世界,都為之振奮了辛亥革命的反清槍聲劃破長空,武昌首義一舉成功。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漫漫長夜之後的黎明,新的歷史時期開始了!武昌記下了中國近代史中最光輝的一筆!1920 年,武昌城又用重筆書寫了光輝千秋的另一章。董必武、陳潭秋等早期共產黨人在武昌建立了湖北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董必武等人創辦的私立武漢中學,陳潭秋及夫人徐全直在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國小,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培養和儲備了一批革命人才。中共 “ 五大 ” 開幕式就在陳潭秋任教的學校召開。1926 年北伐戰爭時,國民革命軍為掃蕩軍閥、統一中國,北進途中攻打武昌,曾圍城激戰四十餘天。現位於武昌洪山南麓(湖北省軍區院內)的 “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北伐攻城陣亡官兵諸烈士墓 ” ,就是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為紀念這次戰鬥中犧牲的營長曹淵等191 名官兵而修建的。1986 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在陵園內修建了一座牌坊,鄧小平同志題寫上額 “ 獨立團烈士陵園 ” 。1927 年,毛澤東在武昌都府堤創辦了 “ 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 ,並在此寫作完成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為黨的 “ 八七會議 ” 的召開作了理論準備。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鄧穎超曾在武漢大學1 區27 號領導抗日鬥爭。1938 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設在武昌曇華林湖北省立第一中學(今十四中高中部教學樓),郭沫若任廳長,聚集了張光年、田漢、冼星海等全國文化左翼精英,使 “ 三廳 ” 成為高舉抗日大旗的戰鬥堡壘。
2、漢口

武漢的由來武漢的由來
1924年的江漢關
漢口以前並不叫漢口,叫江夏。那么,“ 漢口” 這個叫法又是么樣來的呢? 江夏這地方在漢水、長江交匯之處,水上交通極為方便,都說是九省通衢。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各地的生意人紛紛來到江夏做買賣,這裡就漸漸繁榮起來。長堤街、漢正街、花樓街這些重要街道也相繼建成了。
當時,由於交通條件,來江夏做生意的大部分是本省的商人;外來客商中,要算陝西來的商人最多。因為,江夏是漢水流入長江的出口處,而漢水的發源地又正好在陝西,因此,陝西的商人來江夏是再方便不過了。當時在他們中間流傳這樣一首歌謠:“ 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錢備小舟,順著漢水往下走,生意興隆算漢口。” 陝西人就開始把江夏叫漢口。他們說:漢口、漢口,就是漢水的出口。
久而久之,這種叫法漸漸成了習慣,都覺得比叫江夏更為合適。因此,“ 漢口” 就成了正式的叫法,江夏這個稱呼曉得的人倒不多了。
3、漢陽

武漢的由來武漢的由來
武漢的由來武漢的由來
1916年的古琴台
漢陽和武昌築城起始於同一時期,約有1800 年歷史。 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 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 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後,漢口才獨立發展,僅有500 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築有城牆,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06 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手工業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遊覽勝地,位於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