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合作促進會

武漢市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合作促進會

武漢市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合作促進會,(英文名Wuhan Council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motion),是由武漢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旨在全面介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進中國PPP事業模式在武漢市發展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市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合作促進會
  • 外文名:Wuhan Council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motion
  • 成立時間:2016-4-21
綜述
2016年4月21日,武漢市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合作促進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在武漢市會議中心召開,武漢市民政局領導宣讀同意籌備成立促進會的批覆並見證了本次大會的召開依法合規有效,標誌著促進會正式成立。
武漢市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合作促進會,(英文名Wuhan Council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motion),是由武漢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旨在全面介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進中國PPP事業模式在武漢市發展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這也是全國首家PPP促進會。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簡稱“PPP”)是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係。第一個“P”代表“政府和信用”,第二個“P”代表“社會資本”,第三個“P”代表“誠信合作”,三個P和諧的組合在一起,象徵著政府和社會資本之間合作成功的寓意。通常模式是由社會資本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並通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合理投資回報;政府部門負責基礎及公共服務價格和質量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
武漢作為中部崛起的特大省會城市,一直以來都在率先宣傳和探索PPP模式,武漢市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本合作促進會(簡稱武漢PPP促進會)的成立,正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是解決PPP事業諮詢服務、資料學習、資源共享的平台。
推廣PPP模式,不是要社會資本給財政“填缺口”,而是要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武漢市的城市發展有目共睹,許多具有實力的社會資本希望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卻苦於對政策、渠道、項目、方式等諸多方面的不了解而事倍功半;同時,政府對社會資本的資金、管理、人才等也存在巨大需求。武漢PPP促進會不僅為廣大會員提供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互通有無的平台,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企業和政府的溝通橋樑,使民營企業能夠參與到公共服務建設項目中來。我們的會員單位不僅有社會資本,也有政府組織的PPP項目公司。從橫向來說,促進會是廣大會員的交流平台;從縱向來說,促進會是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溝通橋樑。
促進會宗旨:
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總的原則,組織促進會會員學習貫徹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引導並教育會員愛國、守法,規範行業企業依法經營和科學決策;深入研究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理論(以下簡稱PPP),全面宣傳並推廣PPP模式在武漢市發展。
促進會業務範圍:
承擔PPP工作的政策研究、諮詢培訓、信息統計和為會員單位、會員搭建交流平台;全面宣傳PPP模式,推進中國PPP事業模式在武漢市發展;利用大數據提供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發布的PPP政策、動態及項目信息;為政府和社會資本達成合作夥伴關係提供綜合服務,理論方案研究和技術保障服務;為會員單位和會員做好維權服務;積極參與政府購買服務活動,承擔政府購買服務相關事項和完成政府交辦的工作。
入會條件
本會實行會員制。本會會員為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
申請加入本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會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會的意願。
(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相關單位。
會員入會的程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經本會理事會討論通過。
(三)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發給會員證。
促進會會員權利與義務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本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選舉權、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本會的各項活動。
(三)獲得本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對本會工作的批評權和監督權。
(五)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本會的決議。
(二)維護本會合法權益。
(三)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
(四)按會員大會通過的標準按時繳納會費。
(五)向本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連續兩年不繳納會費或不參加本會活動,視為自動退會,本會將以書面形式取消該會員資格。
會員企業違反行規行約,損壞消費者利益和行業形象等,經理事會決定,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處罰、除名等懲戒措施,造成嚴重後果的,交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結束語
自從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以來,國務院、財政部和多部委先後密集出台了一些列PPP政策檔案,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PP模式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一直以“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為城市精神的武漢,在這方面當然不甘示弱,早於2014年年底就進入了PPP實戰階段,渴望積極探索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可行的PPP運作方式。如今,武漢不少道路交通項目、捷運項目和市區平台項目都已實行PPP模式,取得的成績不容置疑。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武漢審計部門曾公布一組數據,地方債規模可能超過30萬億。這充分說明,政府若要解決高額的地方債務,從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是當務之急,推行PPP也順應當前的社會經濟背景。在這樣發展契機之下,武漢市PPP促進會的成立生逢其時,旨在彌補這一短板。在武漢市委市政府“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指導下,在“城市合伙人”契約精神的影響下,通過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武漢市PPP促進會必將成為武漢市PPP事業的發展做出強有力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