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中文系

武漢大學中文系始建於1918年,初名“國文科”,1922年更名為“國文系”,至1953年改稱“中國語言文學系”。1997年曾擴展為文學院,1999年4月校內院系調整,與歷史、哲學等系組建成人文科學學院,是該院大系之一。 建系以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中文系
  • 始建於:1918年
  • 教職工:86人
  • 博士生導師:30人
歷史沿革,簡介,學科簡介,文藝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和比較文學,寫作理論與實踐,

歷史沿革

1918 年至20年代末是武大中文系的初創期。這一階段先後在中文系任教的著名學者有黃侃、郁達夫、聞一多、沈雁冰、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周建人等,他們為中文系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侃教授師從章炳麟先生,在文字、音韻、訓詁等研究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被譽為晚清“三大國學大師”之一。他與章氏創立的 “章黃學派”飲譽海內外,對武大中文系的學術研究風氣產生了深遠影響。
30 年代至建國前夕,是武大中文系的成長壯大期。這一時期,劉博平、劉永濟、劉異徐天閔、譚介甫、朱東潤、游國恩、蘇雪林、黃焯、高亨、馮沅君、葉聖陶朱光潛、席魯思、程千帆等著名學者曾在中文系任教。傳統語言文字學和中國古代文學成為中文系的優勢學科,劉博平、劉永濟教授分別作為這兩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成就卓著,聲名遠播。
50 年代為武大中文系的鼎盛期。這一時期,中文系銳意進取,注重學科建設,不但鞏固和發展了古代漢語和古代文學的學科優勢,使之居於全國同類學科的前列,而且著力於中國新文學和外國文學學科的建設,大量扶植和引進人才,使這兩個學科在全國頗具影響。當時,中文系教師隊伍陣容強大,人才濟濟,形成了被譽為“五老八中”的學術中堅力量。“五老八中”的具體成員前後略有變化,主要有劉永濟、劉博平、徐天閔、陳登恪、席魯思、黃焯;程千帆、沈祖棻、劉綬松胡國瑞李健章周大璞李格非張永安繆琨等。由於具有群體優勢,中文系的教學科研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1957年反右擴大化和10年文化大革命,中文系遭到很大破壞,加上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去世,一些人才流失,導致學術研究的滑坡。
1978 年以來,中文系進入恢復發展時期。20多年來,全系解放思想,奮發圖強,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學科建設,其碩士點在全國研究生培養專業調整前曾達到10個之多,計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中國現代文學、民間文學、文藝學、漢語史、文字學、現代漢語、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幾乎覆蓋了中國語言文學的所有二級學科。博士點建設也引人矚目:以黃焯先生為學術帶頭人的古代漢語學科於1981年獲準設立漢語史博士點,成為全國最早的博士點之一。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在陸耀東先生帶領下迅速發展,於1990年被批准為博士點,該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較大影響。中國古代文學學科積極引進中青年學者,學科力量得到較大充實,於2000年被批准為博士點,展現出蓬勃喜人的發展態勢。2001年,經人事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中文系正式設定博士後流動站,從而在學科建設上邁出了新的步伐。

簡介

文學院現有教職工86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教師中教授32人,博士生導師30人,副教授24人。下轄中國文學系、漢語言文化系、大學語文部、古籍整理研究所、《長江學術》雜誌社、《寫作》雜誌社、院黨政辦公室、院繼續教育辦公室、武漢大學國語培訓與測試工作站等機構。
學院具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有國家重點學科一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一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語言文學為省級高校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為省級高校優勢學科,中國古代文學為省級高校特色學科。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有:文藝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寫作理論與實踐、對外漢語教學、國學與漢學等。開辦有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本科專業有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和人文科學試驗班﹑國學班(與歷史學院﹑哲學學院合辦)
學院有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文﹑史﹑哲合辦),有三個校級重點研究基地,即漢語言文學典籍整理與研究中心﹑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以及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中心﹑中外文學比較研究中心、套用中文研究所﹑寫作研究所、明清文學研究所﹑聞一多研究室、黃侃研究室等研究機構。
文學院學術力量雄厚,新時期以來,湧現出一批知名學者,如陸耀東、易竹賢、陳美蘭、孫黨伯、鄭遠漢、宗福邦、楊合鳴等教授,以及已故的龍泉明、李步嘉教授。現有中青年知名學者(按姓氏拼音排列):陳國恩、陳水雲、陳順智、陳文新、程水金、樊星、方長安、馮黎明、金宏宇、李建中、李中華、盧烈紅、羅積勇、駱瑞鶴、劉禮堂、尚永亮、唐鐵惠、塗險峰、萬獻初、王兆鵬、吳天明、席嘉、蕭國政、熊禮匯、於可訓、張箭飛、張傑、張潔、張榮翼、張思齊、趙世舉、趙小琪等教授,他們已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學科簡介

文藝學

文藝學學科是一個傳統學科,當年黃侃、劉永濟、王文生等前輩學者都在此有過建樹,同時它也是一個研究範式、研究的內容和方法變化很大的學科。文藝學於2003年擴增為博士點。目前本學科有6名教師,其中教授4人,都是博士生導師,分別為李建中、馮黎明、唐鐵惠、張榮翼。張榮翼為學科帶頭人。另外兩位青年教師高文強副教授、李松講師是近些年畢業的博士。本學科成員都具有博士學位。本學科的實力比較強,近5年來所發表的論文有150多篇,出版著作和有影響力的教材十餘部。目前承擔的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3項,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2項,另外還有課程改革項目、重點課程項目若干。學科在本領域有一定影響力,教師在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中國文藝理論學會、中國馬列文論研究會、中國古代文論學會、中國“文心雕龍”研究會等組織擔任了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等職。本學科有兩人擔任湖北省文藝學學會副會長。目前學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文藝學原理、中國文學批評史、西方文論和文化等方向的研究。在文藝學原理方面,密切關注重要的和前沿的理論問題,加入到國內本領域的重要問題的研討中。批評史方面有著比較久遠的傳統,近年又取得了新的重要影響。西方文論主要為培養研究生提供一個理論的參照點,並且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科的發展趨勢;文化研究則以文學的生產和消費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參與當前文化和社會轉型進程中的文化建設活動中。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1982年批准為碩士點,是我國最早從事語言信息處理研究和招收該方向研究生的學科點之一。在老一輩學術帶頭人鄭遠漢、張普的帶領下,著力言語風格、策略和語言信息處理研究,鄭遠漢《言語風格學》、《語言“選美”》,馮學鋒《言語策略》,張普等面向語言信息處理的《駱駝祥子》等多部現代小說詞語索引,是其代表性成果。2003年添列博士學位授予點,招收語言理論、語言信息處理和對外漢語教學博士生。在蕭國政的帶領下,馮學鋒、張延成、赫琳、郭婷婷、黃曉春等多位頗具學術衝力的中青年學者,承擔了多項國內國際課題,進行了網路過濾技術、語義網路理論與工程研究,牽頭建立了跨文理工學科的武漢大學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成為武漢大學第一批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這一時期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蕭國政“兩層空間三個世界”理論、“詞群-詞位變體”理論,及相關的群體和個人性著作教材,如《言語與言語學研究》、《中文計算技術與語言問題研究》、《漢語語法的事實發掘與理論探索》、《動詞句同義句式研究》、《現代語言學名著導讀》等。

漢語言文字學

漢語言文字學學科是文學院的傳統優勢學科。國學大師黃侃在武漢大學文學院任教多年,是本學科的奠基人。他在文字、音韻、訓詁、經學、哲學、文學諸領域都有卓越建樹,與章太炎一起創立了蜚聲海內外的“章黃學派”。一級教授劉博平、本學科首任博士生導師黃焯師從黃侃,發揚“章黃學派”的優良傳統,成就斐然。後來的周大璞、李格非、夏淥等先生也為學科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81年,本學科成為全國首批博士點之一。本學科現有盧烈紅、趙世舉兩位博士生導師和蕭紅、張延成、蕭聖中、阮桂君、王玥雯等中青年學者。近幾十年來,學科一方面注重學術傳承,一方面致力於開拓創新,在學術研究方面形成了以下特點:1.重視專書語法研究和斷代語法研究;2.重視漢譯佛經和禪宗語錄語言研究;3.研究時段覆蓋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近古漢語、現代漢語,每一時段都有專攻者。成果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代表性學術著作有:《<古尊宿語要>代詞助詞研究》、《訓詁與語法叢談》、《〈孟子〉定中結構三平面研究》、《漢語研究管見錄》、《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甲骨語言論集》、《〈洛陽伽藍記〉句法研究》。本學科近年來在學術交流方面成績突出,2004年主辦了“漢語辭彙學首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全國研討會”和“第七屆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討會暨簡帛文獻語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兩個國際學術會議,均取得很大成功;近年來不斷有人應邀赴國外和港台參加學術活動。

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是文學院的一個優勢學科。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武漢大學中文系(文學院)黃侃、劉賾、黃焯等前輩學者對十三經、《說文解字》、《經典釋文》、《廣韻》、《文選》等要籍的文獻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八十年代以後,周大璞、李格非、夏祿、宗福邦等前輩對傳統國小和傳統國小典籍的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和踏實學風,為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的教師有駱瑞鶴教授、羅積勇教授、萬獻初教授,於亭、陳海波、肖毅、鄧福祿、熊桂芬副教、李會玲講師等九位。本學科先後承擔了《漢語大字典》、《故訓彙纂》、《古音彙纂》、《中華大典?音韻分典》等多個部級、國家級古籍整理大項目,還合作承擔並完成了教育部、國家語委 “古今全漢字計算機自動信息處理系統”(簡稱“三?二五工程”)項目。通過這些科研項目,鍛鍊出一支功底深厚、知識全面、目光敏銳、方法獨到的導師梯隊,也形成了今天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方向。
中國古典文獻學繼承和發揚武大“傳統語言學研究”的悠久歷史傳統,注重將文字、音韻、訓詁等傳統國小方法運用於古籍整理實踐,並從具體的古籍整理實踐中發現文字、音韻、訓詁方面的研究課題,從而推進和革新傳統語言學的研究,使之與現代化接軌並更好地為現代社會服務。駱瑞鶴教授的《荀子補正》富有國小功底。羅積勇教授的《〈容齋隨筆〉選譯》將傳統國小方法運用於古籍整理實踐,《唐代試律試策校注》獲得高校古委會立項,《用典研究》和有關字詞疑義考釋、詞義演變規律的系列論文則屬從具體的古籍整理實踐中發現文字、音韻、訓詁方面的研究課題。萬獻初教授的《〈經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和《漢語構詞論》等論著圍繞傳統國小中的重要課題——音義關係和音變構詞——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績。於亭副教授的佛典音義研究,在版本校勘和源流疏理的基礎上,展開文字音韻訓詁的研究。肖毅副教授的古文字研究是在國小功底上進行的,且十分注重與文獻整理相結合。陳海波副教授的《史記》辭彙研究和音韻學研究富於傳統性,而其利用電腦程式設計和資料庫方法來處理古籍材料則富有特色。鄧福祿副教授從事文字學研究,出版了《字典考正》,《佛經音義文字整理與楷書漢字形體流變研究》獲得200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熊桂芬副教授的《廣韻》系韻書的文獻和語言研究頗有成績。李會玲講師的《詩經》研究在學界有一定影響。
本專業設定六個博士研究方向:1、古文獻學史——探索古籍整理研究的歷史、方法及經驗教訓;2、經籍訓詁——研究古代經典訓沽。3、古漢語辭彙、修辭——研究疑難字詞、漢語辭彙史、漢語修辭史及漢語修辭學史;4、文史典籍整理與研究——整理研究古代文學、史學和語言文字學方面的典籍。 5、音韻訓詁——研究古代音系演變及其與訓詁的內在聯繫;6、漢語音義學——系統整理注音釋義的傳統音義文獻並研究漢語音義之學的內容、性質、規律及其發展史。兩個碩士研究方向:“傳統語言學典籍整理研究”和“古籍整理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中國古代文學

武漢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學術傳統深厚,20世紀30-40年代,黃侃、聞一多、蘇雪林、王葆心等前輩學者均在此執教。黃侃的《文心雕龍札記》、聞一多的《唐詩雜論》等都是久負盛名的力作;王葆心的《古文辭通義》,集文話之大成,被林琴南譽為“百年未有之作”,在海外被奉為圭臬。50-60年代,則擁有一級教授劉永濟和程千帆、沈祖棻、胡國瑞等著名學者。劉永濟的《屈賦通箋》、《十四朝文學史要略》、《文心雕龍校釋》和《詞論》、《宋元歌舞劇曲錄要》等,都是相關領域的扛鼎之作。胡國瑞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沈祖棻的《宋詞賞析》也影響深遠。前輩學者為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形成了文獻考訂與理論詮釋並重的求實求新的學術傳統。
進入新世紀以來,本學科發奮圖強。全體成員團結向上,以學科建設為中心,不斷進取,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2000年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權點,2003年被批准為湖北省重點學科。2004年,成立以本學科成員為骨幹的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中心,力圖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尋找新的學術增長點。2006年,又與本院古籍所合作,建立中國古籍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成為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現當代文學

武漢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於1990年批准為博士點,1998年被評為湖北省級重點學科,2001年建立博士後流動站。2005年以本學科的力量為基礎建立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本學科點由著名文學史家劉綬松先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創建。劉綬松所著之《中國新文學史初稿》(上、下卷),於1956年出版,是本學科為數不多的奠基性著作之一。產生過很大影響。
劉綬松之後有老一輩學者陸耀東、易竹賢、孫黨伯、陳美蘭和已故中年學者龍泉明諸教授。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本學科正處在恢復重建期。陸耀東、易竹賢教授是率先開展魯迅研究、胡適研究、徐志摩研究的學者之一,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論魯迅前期思想》、《魯迅思想研究》、《胡適傳》、《徐志摩評傳》等,是新時期上述研究領域的開拓性論著。嗣後,孫黨伯教授的《郭沫若研究》,由他主持的《聞一多全集》12卷本的整理出版,都是該領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分量很重的研究成果。陳美蘭教授在這期間參與編撰和主編的教材《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上、下冊),是新時期最早出版的當代文學史教材,為當代文學學科的重建,奠定了重要基礎。
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本學科點以陸耀東教授為代表的新詩研究,一直是該領域的學術重鎮,陸耀東教授的《二十年代各流派詩人論》和已故龍泉明教授的《中國新詩流變論》等新詩研究論著,在學術界廣有影響。這期間,陳美蘭教授的當代長篇小說研究,在學術界引起廣泛關注,所著《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論》,被認為是該領域的扛鼎之作。

世界文學和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是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之下的一個新興的二級學科,它涵蓋兩個大的研究方向,一是比較文學,一是世界文學。這兩個研究方向均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比較文學的研究以國際比較為基本特色,它以研究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之間的關係為主,同時也研究其他各國文學之間的相互關係。從事比較文學研究的根本目的,乃是通過研究中外文學之間的異同,來揭示各國文學的根本規律和特徵,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世界文學走向中國提供借鑑和參證,從中探尋出世界文學的發展和演變規律,為發展中國文學提供寶貴的借鑑。跨學科交叉比較,整合互滲,古今融會,突破人文社會科學內部各專業的壁壘,進行綜合研究是比較文學方向的發展趨勢。
世界文學的研究以世界各國文學的研究為本位,強調對各國文學中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本進行深入的解讀,對各國作家的生平事跡、思想歷程和藝術特徵進行認真的梳理,以及對各國文學的發展脈絡進行總體的把握,從中探尋出世界文學發展演變的基本規律,為發展中國文學提供寶貴的借鑑。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深入到各外語語種的原文文本之中,或者積極運用英語為話語媒介,爭取中國學者在世界各國文學研究中的發言權。世界文學方向還注重將宏偉的意識與微觀的本領相結合,力求拿出對象國學者亦能認可的成果來。
本學科於1995年開始在“外國文學與文論”的方向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正式建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點,分設“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兩個方向,並於2001年招生。目前已畢業碩士生11屆,目前有在讀碩士生20餘人。2002年武漢大學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中增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點,並於2003年招生,目前有在讀博士生9人。經過多年的建設,目前以世界經典文學的比較研究、東方文學的比較研究、跨學科比較研究等分支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得到同行專家的一致認可。本學科教師在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三級的教學過程中廣泛使用英語為工作語言,直接採用元典教學,在國內同行中獲得好評。教師能夠運用英、日、德、法等多種外文,並能開出拉丁文課程。本學科的結構和布局在全國同類高校中是領先的,全部在崗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並大都曾前往英國、美國和日本等國作過長期研修。本學科教師發表的權威期刊論文和核心期刊論文數量較多,出版的學術專著較厚重,編寫的教材使用面較廣。本學科在崗教師中現有教授4名,其中博士導師3人,在以下六個方向招收博士生:世界各體文學、中外比較詩學、二十世紀中西文學比較、二十世紀中西詩學比較、世界文學的跨學科比較研究、近現代西方小說。

寫作理論與實踐

本學科於2006年批准為碩士點,是全國第一個寫作學碩士專業。
文學院在寫作學研究方面具有實力,中國寫作學會常設機構及會刊《寫作》設立於此,自新時期以來不僅取得了可觀的研究成果,而且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寫作人才。1985年開辦的全國首屆寫作助教班和作家班,湧現了一批著名作家和優秀的寫作教師,而今他們都已成為中國寫作界的棟樑之才。
新設立的寫作學碩士專業擬將自己的培養目標確定在兩個方面:一是培養能夠從事寫作學教學及科研工作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寫作教師,二是培養能夠從事各類實際工作部門所需要的高級實用寫作的專門人才,充分發揮寫作學科服務社會的獨特功能。
根據培養目標,新設立的寫作學碩士專業確定了兩個研究方向:一是寫作學基礎理論方向,其研究內容包括總結中國古代、現代寫作學研究的歷史成果,探討科學的寫作學研究方法,深入揭示寫作活動的本質特徵以及寫作活動各個環節的一般規律,深入研究基礎寫作學的教學規律和方法。二是文體寫作方向,其研究內容包括研究文體寫作的發展歷史,深入探討各種具體文體類型(尤其是社會急需的實用文體)寫作的特殊規律,對各種新興文體寫作現象進行研究,深入探討文體寫作學的教學規律和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