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旋鼓

武山旋鼓

武山旋鼓俗稱“羊皮鼓”、“點高山”,為橢圓的扇面,鼓面以鐵圈蒙上羊皮而成,形如團扇,故而也稱為“扇鼓”。鼓皮上繪有花紋圖案或八卦圖案,下置一柄,綴以梅花形鐵環或小銅鑔,用藤條敲擊鼓面,並震動鐵環作響。表演時,由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鼓鞭,或擊打鼓心,或環敲鼓邊,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豪邁,舞步旋轉自如,變幻複雜。震耳欲聾的鼓聲中點綴著鼓環清脆的嚓嚓聲,令人感到陰陽分明而又和諧統一;酣暢淋漓的舞姿形象地透射出伏羲故土文化的淵遠流長。表演隊伍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每年農曆四月開始,以村為單位,匯集四鄉八村進行賽鼓聯歡,直到五月端陽節方結束,現已成為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活動。它曾在西交會和中國藝術節等大型藝術表演中屢展西部風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山旋鼓
  • 地理標誌:甘肅省武山縣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旋鼓起源,旋鼓流傳地,羊皮鼓樣式,旋鼓表演,獲得成就,旋鼓保護傳承,

旋鼓起源

作為民間世代相傳的風俗活動,旋鼓舞的起源沒有明確記載,西北師範大學趙逵夫先生在《汾陰扇鼓儺戲的形成時代與文化蘊蓄》文中考證:扇鼓由周朝的大鞀、漢魏鼙(或作鞞)鼓而來。《樂府詩集》卷五十三《魏陳思王鼙鼓歌.序》引《古今樂錄》:“鞞舞,梁謂之鞞扇舞……鞞扇,器名。”“鞞扇”就是今天的扇鼓。三國時期著名詩人曹植《鼙鼓歌》中有“樂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贊若驚”之言。目前關於旋鼓舞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是牧羊人發明說:遠古在武山一帶生活著以牧羊為主的羌民族,有一牧童常年在野外牧羊,飽受惡狼叼羊之害,機智的小牧童點燃火堆,用火屈彎樹枝成扇形,將羊皮蒙上後烤乾,圍著火堆用樹枝敲打,此時火光照亮山川,咣咣之聲響徹雲霄,惡狼都被嚇跑了。二為祭祀起源說,有學者考證認為,旋鼓舞的出現遠可推至上古,近至夏代,源於原始部落的圖騰舞,帶有濃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稱天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所以在旋鼓鼓面上常繪有太極圖。傳說伏羲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時鼓手的行走路線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頭”的彩色髮辮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娛神,取悅神意,祈求保佑。三是軍事起源說,歷史上甘肅、青海一帶的羌民族在遷徙和走向民族融合的過程中,飽受無數次的戰亂之苦,人們用鼓聲來傳遞軍情信號,以防外敵。

旋鼓流傳地

武山古稱豲道,《後漢書》載“豲,古代少數民族,其居區為道”。武山轄域在夏、商、周及春秋時代,為戎、羌部落所屬。武山旋鼓舞是羌族人民在長期農牧生活和民間習俗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舞蹈、祭祀活動為載體,含歷史、宗教、民俗、藝術等諸文化內容的傳統民間舞蹈。提起武山旋鼓舞歷史,武山縣文化旅遊局工作人員介紹說,武山旋鼓舞主要活動在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代表地區有灘歌鎮、洛門鎮百泉村、龍台鄉、山丹鄉等鄉鎮村莊,特點表現為粗獷豪放、剽悍威武、渾厚雄壯、氣勢磅礴而又絢麗多姿、飄逸流暢、靈動多變、協調統一;武山旋鼓舞以真實淳樸的情感、生動剽悍的舞姿、濃厚熱烈的山野風格,體現了廣大人民剛烈頑強的品格。
由於是民間相沿成習的傳統風俗活動,武山旋鼓舞歷史上沒有得到官方和社會上層人士的重視和關注,所以鮮有相關歷史文獻記載,一直在民間傳承發展,是積澱了很深厚歷史和地域信息的原生態文化。在演變過程中,武山旋鼓舞可分為北部川區和南部山區兩類。北部川區旋鼓舞的特點是先“攛神”,由“司公子”“跳大神”,然後鼓手們組隊形圍火堆而“旋”;南部山區旋鼓舞的特點是在曠野山地“旋”,沿著崎嶇山道,蛇行蜿蜒,鼓聲迴旋。武山旋鼓舞雖然各村都有,但其中灘歌鎮最為盛大。
灘歌,古時為羌人對歌的“歌灘”,後人便將此地叫做“灘歌”。唐朝末年被吐蕃占領,五代十國時期曾一度屬於建都成都的前蜀、後蜀政權。2002年2月,在武山縣灘歌鎮盧坪村漆溝里出土的北宋墓磚記載,今灘歌鎮在北宋政和壬辰年(公元1112年)已建鎮,隸屬於鞏州,當時稱為“灘哥”。“灘哥”系藏語譯音詞,意為“山下平川”。後又稱“灘閣”,今稱“灘歌”,當地人普遍的解釋是羌人對歌的“歌灘”之意。唐末以來受吐蕃等民族文化的影響,與“歌”一起酬唱的羊皮鼓逐漸在灘歌地區流行開來,武山旋鼓舞的羊皮鼓、經幡等道具大多沿襲了唐、宋、元時期藏、蒙牧獵和祭祀的風俗。經過千餘年的演變,形成了今天具有獨特的隴原風情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的旋鼓舞。
旋鼓作為產生於灘歌本土、享譽國內外的民間藝術,學者們認為旋鼓舞的產生與灘歌悠久的歷史有著不可分割的淵緣。並從道具、服飾、端午祭祀等方面對旋鼓舞做出了新的詮釋和註解,賦予了新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內涵。
從灘歌盆地走出來的武山旋鼓舞,其最大的特色體現在“旋”和“鼓”。從這兩個非常灼目的字眼上,讓我們聯想到那遠古洪荒的年代,皎潔如玉的月光下,熊熊燃燒的篝火旁,先民們在圍著一個偌大的圓圈,輪起長長的髮辮,手拉著手翩翩歌舞。暖暖的驕陽下,起伏連綿亘古曠遠的高山間,光著膀子的男人們在地里耕作勞苦,吆喝著只有他們才能聽懂的號子。那悠悠的白雲,廣袤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成群的牛羊,以及震耳發聵的旋鼓聲,織成了灘歌盆地特有的原始風景和文化品味。濃重地描寫了灘歌這塊小盆地的蒼茫古老和美麗神奇。

羊皮鼓樣式

武山旋鼓舞又稱“羊皮鼓舞”或“扇鼓舞”,扇鼓又稱鼙鼓,其形似扇非扇,如芭蕉葉面,周以鐵圈鑄成,單面蒙著去毛的羊皮,鼓面直徑一般為30厘米,槌柄綴著9枚看似古幣的鐵環,俗稱“九連環”,鼓槌由藤條或羊(牛)皮編織而成。鼓手頭戴小麥稈編的草帽(當地人稱十八旋),上身穿白衣黑夾,下身穿燈籠褲,腳蹬麻鞋(當地人稱扁扁麻鞋),組成幾十人到幾百人的鼓隊,圍繞著花紙圈幡邊舞邊打,鼓聲鏗鏘、墜環“嚓嚓”。花紙圈幡高約7米左右,直徑約2米,頂有仙女騎鶴,下連一面三角旗,其下是一個12角形(平年12個,閏年13個)的大寶蓋,寶蓋中間是一條又寬又長的大蟒旗,大蟒人首蛇身。周邊吊有串串花團,圍有八仙、二十四孝、福祿壽等

旋鼓表演

在這些年,特別是五月端午節,在武山縣灘歌古鎮十里外的黑池殿村黑池龍王大殿,各村旋鼓表演隊紛踏而來,這樣的活動特別是年輕的小伙和壯年的漢子更是鐘情於此。如今羊皮鼓舞已發展成為具有大西北文化特色的西部扇鼓。 每年春末夏初,由牧童稚子在各村寨敲鼓先行娛樂,致興釀潮。端午時節為“旋鼓”高潮,五月初一,四面八方的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趕到會場,等候各村旋鼓隊的到來。旭日東升,裝扮好的旋鼓隊敲著羊皮鼓匯集在開闊灘地,擺開陣勢展示各自的技藝。旋鼓隊們表演的套路有很多種,各個套路的擊鼓聲點、節拍和步伐不同。夜晚來臨,各村都進行“點高山”活動,就是把端午節前全村人準備好的柴壘得很高,全村老少興高采烈地圍在“高山”周圍,由一人反穿皮襖扮成羊倌的模樣,領著同伴燒香許願,祭奠山神,祈求神靈保佑,來年五穀豐登,辟邪驅魅。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點燃“高山”,鼓手們圍著火堆“旋鼓”,往火堆中投“高山饃”,直到“高山”燃盡。
近代,武山旋鼓的表演風格,已形成了獨特的一條長蛇、二龍戲珠、三英戰呂、四馬投唐、五虎群羊、六駕迷魂、七進七出、八龍扭絲、九宮八卦、十面埋伏等十大陣,在陣中融入獅子滾繡球、太子游四門、白馬分鬃、煙霧繞頂、鳳凰三點頭、寶貴不斷頭、三樁編芭子、三齊王亂點兵等套路。在表演上靈活自如,有收有放,張馳有序,輕重和諧,快慢相襯,兼有變化多樣的手腳技巧和進退有變,緩急相間,群而不亂,合而不板的列隊特色。由於當時生存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繁,人們在神事活動中,為祈福禳災,取悅神意,便以旋鼓敬奉神靈,傳說果能消災避禍,於是,旋鼓形成了祭拜天地的民俗活動。

獲得成就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武山旋鼓舞被“絲路風情”錄製隊搬上電影、螢屏,故事片《追索》就以旋鼓舞開場;2000年7月參加了“敦煌百年、黃河風情”旅遊節表演,獲最佳鼓樂獎;2000年8月武山旋鼓舞參加了甘肅省第二屆“群星獎”比賽,獲銀獎;2000年12月參加全國第十屆“群星獎”廣場舞蹈比賽,獲金獎;2001年10月參加了“北京第四屆國際旅遊節開幕式”表演;還參加了中國第四屆藝術節、伏羲祭祀等大型活動,並跨越國界作為我國民族藝術傳到日本、韓國等國。武山旋鼓舞於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旋鼓保護傳承

武山旋鼓舞歷經千百年,脈傳譜系十分複雜,其傳承是非家族性的,在傳承的過程中以自願為特徵,多為社會性鬆散型。旋鼓舞藝人常師出多門,師承關係也很少有純粹的一脈相承,而是呈網狀的交織傳承。據縣文化旅遊局不完全統計,全縣有較大影響的民間藝人約有36人,其中有代表性的傳承人有5人。代表人物為洛門鎮的曹真、灘歌鎮的代三海和代思賢等人,年紀小的也有50歲了。
武山縣文化旅遊局工作人員擔憂地說,武山旋鼓舞這一古老的民間舞蹈正面臨逐漸消失的危險。近20年來,由於年青人大多不喜歡旋喜舞,武山旋鼓舞面臨失傳的境地。為了保護武山旋鼓舞,武山縣文化館計畫:成立武山旋鼓舞保護協會,進一步全面深入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採取措施保護身懷絕技的老藝人,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鼓勵幫助組建規模較大的旋鼓舞隊伍;培養一批技法精湛、本領過硬的武山旋鼓舞傳承人;保護民間制鼓手工藝者;評出縣、鄉、村三級旋鼓舞傳承人,並相應發放特殊津貼。
武山旋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文化氣息,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完美結晶,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中華特色文化,但他的流傳和發揚還更需要我們的重視,讓中華文化淵源流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