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地處涼州區高壩鎮台莊村,學校總建築面積73843㎡。其中用於教學、實驗實訓等校舍面積為52000㎡,辦公及餐廳、宿舍等面積21843㎡,生均20㎡。校本部主要建築有教學樓一幢,面積10269㎡,實驗實訓樓二幢,面積7848㎡,學生宿舍樓一幢,面積8388㎡,食堂一幢,面積583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學校類型:職業中學
學校簡介,辦學歷史,辦學特色,發展前景,

學校簡介

另外,在建體育運動場一處,占地31333㎡,綜合辦公樓一幢,建築面積5167㎡,圖書科技樓一幢,建築面積3616㎡,教學樓一幢,建築面積11802㎡,實訓樓一幢,建築面積8737㎡,學生宿舍樓一幢,建築面積10416㎡;成人分校總建築面積15900㎡,其中教室建築面積3600㎡、辦公室2440㎡、實驗實訓室3600㎡,師生公寓樓3760㎡,其他用房1750㎡,駕校平房750㎡,駕駛員培訓基地有開放式駕駛員考練場1個;西牛分校總建築面積12000㎡,有學生宿舍105間、學生餐廳面積968㎡、教室12間,有電工電子電氣實訓室、焊接實習車間、機械加工教學實習車間、模型展示室等實訓基地;興宇分校總建築面積16000㎡,有教學及輔助用房15640㎡,行政辦公用房240㎡,生活及其他用房120㎡。學校各種建築和設施符合國家建設和安全標準。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文化氛圍為全體師生創造了一個舒心、順心的工作學習場所。

辦學歷史

涼州區職業中專始建於1985年,其前身是原武威市北關國小。學校原名為 “武威市職業技術學校”,1994年改辦為職業中專,更名為“甘肅省武威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同年被確定為省級重點職業中專。2001年,武威撤地設市,學校更名為“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簡稱為“涼州區職業中專”。自建校以來,學校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省、市、區政府關於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精神,以推動當地經濟建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服務方向,以“創名牌學校,辦特色專業,育創新人才”為辦學目標,強化教學管理,完善專業設定,最佳化設施設備,加強師資建設,狠抓就業升學,使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服裝製作、計算機套用、電算會計和電子電器為主,並含幼師、烹飪、美容美髮、數控、機電一體化多專業的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29.2畝,現有教學樓、實驗樓和學生公寓樓各一幢,現有學生2453人,住校學生360人,38個教學班,教職工104人,學歷達標率達95%。學校現開設8個長線專業,3個短訓專業,在北京、天津、深圳、上海、西安等地設有集教學、經營為一體的就業信息網點。
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努力,學校累計為社會培養中、初級專業技術人才8500多人,舉辦短訓班208期,共12000人次。先後被省政府定為“示範學校”、“重點學校”,多次被省、市、區政府評定為“職業教育先進單位”。1999年被省政府列為全省40所“骨幹校”之一,其中,電子電器和計算機套用兩專業入圍全省四十個“骨幹專業”之列。
學校相繼被確定為“涼州區總工會職工培訓基地”、“涼州區陽光工程培訓基地”、“涼州區星火科技學校”和“武威市勞動力轉移培訓示範基地”,被省扶貧辦、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確定為“甘肅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
2013年,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正在實施異地搬遷。新校選址在在高壩鎮台莊村,占地200畝。總建築面積70000平方米,包括教學樓(兩幢)、綜合辦公樓、實驗實訓樓(兩幢)、學生宿舍樓(兩幢)、食堂樓及熱交換站、圖書科技樓和體育場。項目建成後,可達到擁有學生8000多人、住校生約4000人,開設20個專業的辦學規模,使學校成為武威乃至全省一流的職業技術培訓基地,每年可新增培訓人員6000人次,年培訓規模達12000人次,可在2—3年內把涼州區職業中專創建成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

辦學特色

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辦學,誠信辦學,質量立校,就業強校”的辦學宗旨,立足本地,面向市場,形成了四個方面的辦學特色:
一是辦學理念先進超前。學校緊隨職業教育發展的前沿,確立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德育為首位,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理念,用先進的辦學理念指導學校的辦學行為。
二是專業設定特色鮮明。根據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專業設定,突出發展技術含量高、就業門路廣的實用型專業,真正實現了讓學生“進得來、學得好、出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待遇高”的良性發展。
三是培養模式靈活多樣。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合作辦學等新型培養模式。涉農專業實行“田間即課堂、溫棚即教室”的培養模式;養殖專業形成了集繁育、改良、防疫、養殖、輻射為一體的培養模式;機械加工專業推行“工廠即課堂、師傅即老師”的校企合作模式;汽修專業形成了“前場後校、校中場、場中校”的培養模式。
四是創新思維整合資源。按照“最佳化組合,資源共享,做大做強,共同發展”的目標要求,採取集團化辦學的運作模式,將區域內公民辦職教資源進行整合,最佳化了資源配置,促進了我區職業教育在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學校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及時根據生源特點調整教學計畫和課程內容,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繼續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內涵發展為主、教學科研並重和彰顯特色、優勢的辦學之路;穩步發展學歷教育,大力開展就業培訓,積極探索升學和就業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模式。以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科學研究和提高育人質量為一體,不斷創新德育工作新方法,推行快樂德育,使學生先學會做人;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做中學;不斷創新課程體系,增設美育課程,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確立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辦學方向,依據產業設定專業,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以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為契機,積極興辦涉農專業,大力培養新型農民;以工業強市戰略為動力,加大與企業需求相適應的加工製造類等人才培養力度,極大地提高了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
學校堅持“學生為適應市場需求而學,學校為適應學生擇業而教”的原則,按企業需求,進行訂單培養。多年來,為省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實用型、技能型、複合型中級專業技術人才,為武威乃至周邊地區辦好職業教育發揮示範和表率作用。
為了認真貫徹國務院、省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推進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科學發展。根據學校實際,邀請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組成專家團,先後制定了《涼州區職業中專中長期發展規劃》、《涼州區職業中專“十二五”發展規劃》、《涼州區職業中專“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規劃》等。確定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德育為首位,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理念及基礎能力建設目標;明確了學校辦學定位:堅持以加工製造類、信息技術類、學前教育類專業為主,兼顧文化藝術類、農林牧漁類專業發展,立足武威,面向全省,培養適應生產、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中初級技能人才;提出了發展內涵,規範管理,提升質量,打造品牌,實現學校人文化、特色化及可持續發展的思路。為了實施這一規劃,學校制定了詳細具體的年度工作計畫及實施步驟,並將師生思想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招生和就業、實訓基地建設、校園安全、後勤服務等工作任務分解到具體部門處室進行落實。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了辦學規模、質量和效益協調發展,年招生1500名以上,現在校學生人數達到5265人,建築面積達到73843平方米,近三年向社會輸送合格畢業生3700多名,短期培訓12000多人次,有力促進了我市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的較快發展。

發展前景

根據《涼州區職業中專“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規劃》,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改善辦學條件,進一步改革辦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構建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形式多樣和靈活開放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十二五”末,校舍建築面積達到12萬多平方米,在校生達到8000人左右,非學歷短期培訓達到12000人次/年。
學校自開辦以來,始終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甘肅省職業教育建設規劃》精神,面向社會依法辦學,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狠抓內部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規範辦學行為,各項措施到位,責任明確,監督機制健全,依法治校成績突出。首先,學校設有依法治校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主管校長為副組長,並聘任當地公安機關負責人為法制副校長,明確分工,強化領導責任,層層簽訂責任書。其次,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充分利用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的時間,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教師法》、《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等,從而提高全體教職工的法制觀念,強化依法辦學意識,讓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依法治校工作中來,學法、用法,相互監督,規範辦學行為。第三,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立了重大問題經教代會通過制度。嚴格執行教師資格制度、職務聘任制度、考核獎懲制度,依法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工作條件。第四,堅持校務公開,凡涉及學校的重大事項,如基建招標、職稱評定、教育收費、大宗採購、較大支出等,通過校務公開欄及時向職工公布,做到公開、透明。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方針政策,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檔案規定,規範辦學,得到了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支持,辦學規模逐年擴大,社會聲譽穩步提升,學校已成為武威市職業教育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學校建立了嚴格規範的紀律約束機制和各項管理機制,不斷規範辦學行為,確保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制定了《黨務校務公開制度》、《教職工考勤制度》、《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國家助學金評定發放辦法》、《違紀學生處理暫行規定》、《財務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作制度》等,依靠制度,強化管理。在財務管理方面,學校成立理財和監督小組,對預算經費支出由小組所有成員簽字方可生效。學校嚴格執行國家財務工作的各項法規,科學合理編制學校預算,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項目和標準收取學費,堅決杜絕亂收費現象;在國家資助金管理方面,按照國家資助政策,認真落實收支兩條線,學校成立了國家助學金評定發放領導小組,制定了嚴格的評定條件、評定程式和發放辦法,確定專人具體負責國家助學金的評定發放工作,給學生辦理了銀行卡,設立了個人帳戶,每次國家助學金撥付到位後,立即制表造冊,審核無誤後,由受資助學生親自簽名,再通過銀行直接打入學生帳戶,同時學校對國家資助金的管理提出了明確的紀律要求,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確保黨和政府這一惠民政策真正惠民;在校企合作辦學方面,與我校聯合辦學的企業都是技術力量雄厚,生產規模較大,產品市場需求量較大的大型骨幹企業,通過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就業工作,在頂崗實習就業期間,學生工資所得收入全部歸學生所有,學校不扣留任何費用。近年來,教育、財政、審計、扶貧等部門多次來校檢查工作,沒有發現違反財經紀律、學生助學金管理髮放制度和校企合作辦學制度的人和事,並對學校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