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利鎮

武利鎮

武利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位於靈山縣境南部;東與浦北縣北通鎮白石水鎮兩鎮相鄰,南與文利鎮伯勞鎮兩鎮相連,西與那隆鎮毗鄰,北與檀圩鎮接壤。

武利鎮總面積179.32平方千米,2012年末,下轄1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總人口88917人(2017年)。2012年,該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24億元,工業總產值13.39億元。

武利鎮地處中丘陵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盛產香蕉牛巴腊味、金銀引、黃瓜皮等農特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利鎮
  • 外文名稱:Wuli Town
  • 別名:五利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武利社區
  • 電話區號:0777
  • 郵政區碼:535427
  • 地理位置:靈山縣南部
  • 面積:179.32平方千米 
  • 人口:88917人(2017年) 
  • 方言:白話(粵語)、靈山話、客家話等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桂N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農業,工業,商貿,社會事業,城鎮建設,文化體育,教育事業,醫療衛生,交通,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今武利鎮屬武利練。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團練建制,縣下設區設鄉,武利鄉屬第八區。
武利鎮武利鎮
民國三十年(1941年),實施新縣制,全縣設4個區,武利屬第二區。
1949年12月,武利鄉劃給合浦縣管理。
1950年1月10日復歸靈山縣管轄,仍屬靈南特區。
1951年6月,全縣行政區調整後屬第十區。
1957年9月,撤區並鄉,實行大鄉建制,保留武利鄉。
1958年8月,改稱武利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鄉鎮建制,改稱武利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武利鎮轄龍塘村長崗村、大黎村、三角村、安金村、教塘村、漢塘村、望坪村、後背村、魚良村龍舞村大沙村高李村、叉口村、朱理村、橋山村明山村、竹坡村、新亮村等19個行政村和武利社區1個社區,鎮政府駐武利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武利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境南部,東與浦北縣北通鎮白石水鎮兩鎮相鄰,南與文利鎮伯勞鎮兩鎮相連,西與那隆鎮毗鄰,北與檀圩鎮接壤,全鎮總面積179.32平方千米,鎮政府大致位於北緯22°09′,東經109°14′。

地形地貌

武利鎮地處中丘陵地區,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間,境內有武利江和潭浪江流經,故存在一定區域的流水侵蝕地貌。

氣候特徵

武利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2.8℃,年降雨量1647.5毫米,全年無霜期達348天。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88917人,主要民族為漢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武利鎮完成農業總產值3.2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78元;工業總產值13.39億元;資產投資3.20億元;財稅收入2600萬元。

農業

2012年,武利鎮有耕地面積3936公頃,農業總產值3.2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78元;水稻種植面積1093公頃,糧食總產量7670噸;年末有林面積9876公頃;水果種植面積4516公頃,總產量8.96萬噸,其中荔枝7270噸;生豬存檔2.90萬頭;家禽存欄31.40萬羽;肉類總產量3566噸;水產品產量1786噸。主要農作物有稻穀、甘蔗、荔枝、龍眼、香蕉、芒果等;特色農業經濟有水奶牛、人工養蛇、白鴿養殖等,其中水奶牛存欄160頭,奶產量687噸;人工養蛇58萬多條;人工養鴿20多萬對。

工業

2012年,武利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3.39億元,以木業、製糖、生態肥料、食品加工等行業為主;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產值7.14億元。

商貿

清朝時期,武利圩是靈山縣內主要商埠,商業貿易頻繁。民國九年(1920年),成立武利商會。合浦、北海等地客商常雲集此間。20世紀50~60年代,供銷合作社、農副產品購銷站、百貨商店等集體和國營商業的相繼出現。20世紀80年代以後,個體商業發展。1994年末,武利鎮有個體商業戶1304戶,從業人數1565人。經營項目主要有日用百貨、針織品、副食品、日雜、、飲食、修理、農副產品購銷等。2006年,武利鎮被列為靈山縣水果商貿特色鎮。2007年,全鎮農副產品交易額達6億多元。2012年,該鎮有集貿市場4個。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解放前,武利圩有大小街道5條,寬3~6米,長50~300米不等,磚石或泥沙路面。房屋多是磚木結構平房,部分為磚木結構樓房(2~3層)。解放初期,武利圩建成區面積0.5平方公里。20世紀80~90年代,武利鎮開始進行舊城改造,並先後建設了西南街、利民路、中興路、五利市場等,擴建面積達1.5平方公里。21世紀初期,先後完成了金穗路、西南路、長安路的開發建設。並完成長達3公里過境公路的硬底化鋪設,以及路燈安裝和街道綠化、美化。
2006年3月,武利鎮在欽浦二級公路旁開發建設“人和新城”。“人和新城”占地面積為22.2公頃,集商住、娛樂於一體,規劃寬32米進城大道1條,寬22米大街5條;商住房1000多套,公寓樓11幢305套,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配套建設有文化廣場、山體公園、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等公共設施。2010年末,“人和新城”總體規劃建設基本完成,鎮區占地面積達200公頃,公共綠地面積1.0公頃,城鎮常住人口2萬多人,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8平方米。

文化體育

解放前,武利地區主要有舞龍、舞獅、舞春牛和唱採茶等民間傳統文化活動。解放後,1958~1994年,該鎮先後建立廣播站、文化站、電影院、電視差轉台、衛星電視地面收轉站等,村級成立有民辦電影隊。2008年,城區有曲藝隊1個,個體工商戶“工會之家”1個,露天舞台2個,社區燈光球場1個,老年人文體活動中心1個,區(省)、市級“職工書屋”2個,全鎮19個村委會均建有農家書屋和水泥球場,全鎮閉路電視覆蓋率達100%。

教育事業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武利初等國小創立(即武利鎮中心國小前身)。民國期間,鄉村多為私塾學堂。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創辦私立武利初級中學(武利中學前身)。解放後,各行政村均設有國小。“文化大革命”期間,各大隊設立國中,部分大隊設立高中(1983年,所有村級初、高中停辦)。1986年,全鎮普及國小初等教育。1992年,國小學制由5年制改為6年制。
1994年,全鎮共有中國小校22所,在校學生1110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率、畢業率均達國家部頒標準;青壯年非文盲率達99.6%;同年8月,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武利中學武利中學
2010年,全鎮有國小19所,在校學生9698人,教師342人;中學2所,在校學生6065人,教師283人;幼稚園、託兒所27所。
2012年,武利鎮有國小19所,在校生9267人;中學2所,在校生6118人;幼稚園、託兒所32所。

醫療衛生

1952年12月,武利衛生院(以中醫為主)創立,當時只有聽診器、體溫計、消毒鍋等器械,醫療條件十分落後。1958年,全公社19個大隊開始設立衛生站。20世紀70年代,公社衛生院開始配置X光機、顯微鏡以及少量小手術器材。20世紀80年代,鎮衛生院設中、西醫、婦產科、五官科、門診部,有醫務人員46人。20世紀90年代以後,建設職工住宅樓1幢,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建設門診綜合樓1座,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4層)。1998年,全鎮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7800人,占70.61%。2001年,鎮衛生院醫療器械總價值達100多萬元。2010年,衛生院設內、外、婦、兒、中醫、五官、骨科、門診、急診等科室10個,病床35張,醫生65人,能獨立開展肝、膽、眼、骨、婦產等手術;全鎮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達5.92萬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診所19間。
2012年,武利鎮有衛生院1個,醫生60人,病床151張;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6.95萬人;全鎮各村均建有醫療衛生室。

交通

清朝時期,武利地區有驛道(即靈武道)直通縣城,該道還是州府官員往返合浦至靈山的必經之路。此外,沿武利江水路還可通往北海(1972年河床變淺後停航)。民國十六年(1927年),當局徵集民工修築平(南)武(利)公路(屬合浦至賓陽線的一段),全長54.7公里。1950年初,將平武公路拓寬至7.5米。1960年,開通209線國道,從豐塘入縣境,經靈城、檀圩至武利出浦北縣白石水,全程61.2公里。2002年,欽浦二級公路建成,與209線國道於武利鎮交匯。2009年,209線國道檀圩至武利段擴建工程動工,並從武利改道文利出合浦。至2010年末,武利鎮絕大部分的路基及路橋工程已經完成。
武利鎮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至2012年,該鎮境內有國道G209線、省道S326線和縣道X323線等3條公路線貫穿。

著名人物

肖祖震(1909~1953),字電生,武利鎮武利街人,是靈山留學法國的知識分子。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創辦武利中學,並擔任校長。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夏,當選靈山縣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代表大會代表。次年,赴南京出席全國第一次國民大會代表會議,參與討論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和選舉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1953年病逝,終年44歲。
莫燕忠(1919~),武利鎮武利街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擔任越南、印度尼西亞大使館政務參贊,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顧問等職。1994年離休,副部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