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膏(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正骨膏,中成藥名。由當歸、木鱉子、黨參、紫草、防風、延胡索、陳皮、熟地黃、羌活、枸杞子、象皮、赤芍、川牛膝、蒼朮、人參、豹骨、海桐皮、附子、天麻、玉竹、僵蠶、白芷、補骨脂、白朮、黃芪、透骨草、鎖陽、大黃、遠志、淫羊藿、獨活、白芍、續斷、半夏、粉萆解、細辛、秦艽、川烏、乾薑、天南星、山藥、草烏、牡丹皮、澤瀉、木瓜、紅花、降香、五加皮、巴戟天、地黃、蘇木、血餘炭、骨碎補、肉桂、三七、肉蓯蓉、沒藥、佛手、白及、牛黃、乳香、穿山甲、龍骨、血竭、地骨皮、麝香、兒茶、鹿茸、冰片、珍珠、木香組成。具有舒筋接骨,活血止痛的功效。用於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接骨續筋。

基本介紹

  • 通用名稱:正骨膏
  • 漢語拼音:Zheng Gu Gao
  • 藥品類別:活血通絡劑
功能,有效期,性狀,主要功效,適用病症,主要成份,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

功能

舒筋接骨,活血止痛。

有效期

18個月

性狀

本品為攤於布上的黑膏藥。

主要功效

舒筋接骨,活血止痛。

適用病症

用於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接骨續筋。

主要成份

當歸、木鱉子、黨參、紫草、防風、延胡索、陳皮、熟地黃、羌活、枸杞子、象皮、赤芍、川牛膝、蒼朮、人參、豹骨、海桐皮、附子、天麻、玉竹、僵蠶、白芷、補骨脂、白朮、黃芪、透骨草、鎖陽、大黃、遠志、淫羊藿、獨活、白芍、續斷、半夏、粉萆解、細辛、秦艽、川烏、乾薑、天南星、山藥、草烏、牡丹皮、澤瀉、木瓜、紅花、降香、五加皮、巴戟天、地黃、蘇木、血餘炭、骨碎補、肉桂、三七、肉蓯蓉、沒藥、佛手、白及、牛黃、乳香、穿山甲、龍骨、血竭、地骨皮、麝香兒茶、鹿茸、冰片、珍珠、木香。

用法用量

溫水洗淨患處,再用白酒擦洗。將膏藥加溫軟化,藥粉捻勻,貼於患處。貼 5~7 日取下,隔 1~2 天后再以前法貼之。傷重者可另換膏藥貼之。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禁忌

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