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義利觀

正確義利觀

“正確義利觀”是習近平總書記於2013年3月在訪非期間提出並於中共十八大以後確立的治國方針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確義利觀
  • 提出者:習近平
  • 提出時間:2013年3月
  • 套用學科:社會科學
提出背景,理論含義,提出意義,

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主動謀劃,努力進取,對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我們著眼於新形勢新任務,積極推動對外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注重闡述中國夢的世界意義,豐富和平發展戰略思想,強調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提出和貫徹正確義利觀,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提出和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真實親誠的對非工作方針。

理論含義

十九大報告的第三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堅持正確義利觀,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幾句話呈現了中國同世界各國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體現了一個責任大國的襟懷。報告中堅持正確義利觀的重要思想,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未來國際地位和作用的戰略謀劃,反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對做好新時代外交工作,尤其是做好周邊和開發中國家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中國人民的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結合,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才能為中國的和平發展開闢更加廣闊的空間,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營造穩定有利的外部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正確義利觀。正確義利觀繼承了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理念,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要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論段中提出,並對正確義利觀的主要內容作出了全面的論述和闡釋,代表著習近平治國理政、處理內政外交各種關係,化解各種利益矛盾,解決利益紛爭,追求和諧共贏的精湛智慧和價值理念,更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價值導向和價值目標,是對馬克思主義義利觀和社會主義義利觀的科學概況和全面闡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義利之辯”是中國倫理學思想中的一個核心命題,“重義輕利”“捨生取義”“以義制利”,體現了歷代思想家對“義”與“利”的理性思考,正確的義利觀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流倫理思想,以重義輕利為基礎,是立身處世的終極追求,是每箇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道德準則。這一文化精神傳承至今,正確對待和處理“義”與“利”的關係,重視道義與責任,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新中國外交的一個鮮明特色。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在農業、基礎設施、教育、醫療衛生、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援助不斷增強,如此義舉,充分說明中國外交注重和維護的不是一己之利,而是國際道義和國際關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外交往始終堅持和發展“正確的義利觀”。“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世界上少數國家日子過得好,不如大部分國家日子都過得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義,反映的是我們的一個理念,共產黨人、社會主義國家的理念。這個世界上一部分人過得很好,一部分人過得很不好,不是個好現象。真正的快樂幸福是大家共同快樂、共同幸福。我們希望全世界共同發展,特別是希望廣大開發中國家加快發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贏原則,不搞我贏你輸,要實現雙贏。我們有義務對貧窮的國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有時甚至要重義輕利、舍利取義,絕不能惟利是圖、斤斤計較。”鮮明地體現出中國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同時,推動人類共同利益的實現,反對狹隘的民族利己主義和霸權主義,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大國擔當精神。命運共同體是正確的義利觀的一個基本價值視角和倫理判斷,包含著在命運共同體的整體構架中實現各自的利益和共同的利益。
正確義利觀主張超越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等思維方式,在命運共同體的整體構架中實現各自的利益和共同利益,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幸福。同時形成守望相助、共同發展的道義追求。當前,世界各國利益交織愈來愈密切,各種氣候變化、網路安全、反恐等全球性利益問題日顯突出,世界越來越成為命運相連的“地球村”,正確義利觀從人類已經成為命運共同體這一倫理價值理念出發,強調了人類共同利益的重要性,並主張以此來引領國際社會的發展,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當今世界形勢的深刻洞悉和科學總結判斷,為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為構建和平發展、共生共贏的國際新格局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提出意義

作為新時期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弘揚正確義利觀既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也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正確義利觀的外交理念,深受中華文化傳統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影響。每個民族都有著獨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積澱成獨具特色的東方傳統價值觀。王毅外長概括道:“民胞物與、仁者愛人的人本精神,為政以德、執兩用中的政治哲學,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諧理念,兼愛非攻、親仁善鄰的和平志向,推己及人、立己達人的待人之道,這些文化精神深深影響著中國外交理念的形成與發展,為中國外交提供了寶貴精神財富。”①正確義利觀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國將始終堅持公道正義、互利共贏的理念,在國際交往中做到見利思義,必要時舍利取義。
同時,正確義利觀還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新形勢下,只有堅持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統一、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結合,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才能為我國和平發展開闢更加廣闊的空間,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進一步營造穩定有利的外部環境。
另一方面,義利觀思想的提出,順應當今世界發展之大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中國已然成為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全球性大國,中國的身份和作用引發全世界的關切。“提出正確義利觀,是中國國家身份定位的時代要求,是對‘中國是什麼力量中國怎樣處理與外部世界關係’等重大問題的明確回答。
第一,提出正確義利觀,體現了中國是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正義的負責任大國。長期以來,在冷戰思維的影響下,零和博弈一直是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關係的主要特色,這種你輸我贏的競爭給世界長久和平添加了許多不穩定因素。近年來,中國的迅速崛起引發了西方國家的不適和防範,“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一時間甚囂塵上。在這種情勢下,黨中央審時度勢,在十八大報告中首次作出了建設“負責任大國”的論述,並在此後提出了“命運共同體”的外交理念,指出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發展的今天,各國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全球性挑戰不斷湧現,世界各國越來越難以單獨應對,這就要求各國“要以命運共同體的新視角,以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新理念,尋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鑒的新局面,尋求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新內涵,尋求各國合作應對多樣化挑戰和實現包容性發展的新道路”③。因此,在外交工作中踐行正確義利觀,進一步表明中國是世界命運共同體中的重要一員,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堅定力量,是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負責任大國。
第二,提出正確義利觀,表明了中國仍是開發中國家,並永遠和開發中國家站在一起的身份和立場。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推動世界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之一。隨著國力日益增強,中國的開發中國家身份也不斷遭受質疑。對此中國政府反覆強調:中國仍然是開發中國家的本質屬性沒有變。更重要的是,中國曾歷經苦難,對開發中國家的遭遇感同身受,在自身發展起來之後,更應為開發中國家仗義執言。今後無論中國如何發展,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中國都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和拓展開發中國家的整體權益,為世界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在與開發中國家交往中,堅持義利並舉、義重於利,是中國贏得開發中國家支持和信任的一個重要基礎,也是中國在國際社會得道多助的立國之基。
第三,提出正確義利觀,有力反駁了西方渲染中國推行新殖民主義的論調。隨著中國與開發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經貿關係的發展,西方國家開始大肆炒作所謂的“新殖民主義”,指責中國置非洲人民的福利不顧,掠奪當地的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對此,中國領導人以實際行動予以有力反擊。十八大以來,我國多位領導人多次訪問非洲和拉美,生動詮釋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義利觀,提供大量援助,簽訂諸多涉及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的合作協定和項目。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切實從開發中國家的實際出發,對其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幫助各國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多元、自主、可持續發展。正如習近平在坦尚尼亞發表演講時所言:“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非洲人民正致力於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中非人民要加強團結合作、加強相互支持和幫助,努力實現我們各自的夢想,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①正確義利觀已成為中國政府證明自身、回擊西方歪曲批判的有力武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