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IDEA聯盟

IDEA 聯盟是由五所歐洲著名的理工科大學組成的大學聯盟,成立於1999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洲IDEA聯盟
  • 外文名:IDEA
  • 成員:五所歐洲著名的理工科大學
  • 性質:大學聯盟
  • 成立時間:1999年
聯盟簡介,聯盟成員,

聯盟簡介

它的成員是: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世界三大大學排名——全球排名Top20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世界三大大學排名——全球排名Top100
亞琛工業大學;世界三大大學排名——全球排名Top200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世界三大大學排名——全球排名Top200
米蘭理工大學;世界三大大學排名——全球排名Top200
這五所大學有很多共同點,他們都是各自國家中最大的理工科大學,但這並不意味這他們只提供理工科的課程。

聯盟成員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德語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簡稱ETH Zürich),2011世界三大大學排行: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全球第15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全球第18名,QS高等教育評價世界大學排行全球第15名。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歐洲最富盛名的理工大學,有著歐洲大陸第一理工大學的美譽,在全球範圍與麻省理工學院享有同樣的聲譽。該校來自八十多個國家的一萬八千名師生分布於16個系,教研領域涵蓋建築、工程學、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誕生了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2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是世界最著名的理工大學之一。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創立於1855年,與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及其他四家聯邦研究機構一起組成ETH-Bereich聯合體,隸屬於瑞士聯邦內政部。該校還是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DEA聯盟等國際高校合作組織的成員。
1854年2月7日,經過長期關於在州立大學外另立聯邦高校必要性之討論,瑞士聯邦通過了建立聯邦理工學校的法律。1855年10月16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校Eidgenössische Polytechnische Schule)在蘇黎世成立。1909年,該校進行課程改革,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11年,更為現名聯邦理工學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1993年,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與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及其他四家聯邦研究機構一起組成ETH-Bereich聯合體,隸屬於瑞士聯邦內政部。
為紀念1958年12月15日去世的該校物理學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沃爾夫岡·泡利,蘇黎世理工數學和物理學繫於1962年起舉辦“沃爾夫岡·泡利講座”。講座一般於每年十二月或一月舉行,邀請一位著名科學家在一周內舉行三次系列講座,內容集中於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領域。
自1962年生物物理學家馬克斯·德爾布呂克(196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演講以來,沃爾夫岡·泡利講座已舉行了四十餘屆,其中有24位演講者是諾貝爾獎得主。2005年,為紀念建校150周年和世界物理年,講座邀請了17位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舉行研討會。近年講座一般於每年五六月間一周的周一、二、四晚上在主樓最大的教室Auditorium Maximum舉行。
ETH日(ETH-Tag)每年於11月20日校慶日左右舉行,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學術節日(Dies academicus)。這一天在主樓會有一系列活動,包括獎勵優秀學生論文、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等。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年度舞會Polyball始於1860年代,於每年十一月底在主樓舉行,面向公眾開放,是該校最隆重的年度活動,也是歐洲最大的舞會。
自1951年起,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與相鄰的蘇黎世大學每年在市中心的利馬特河上舉行師生划艇比賽(Uni-Poly Rudermatch),吸引全市公眾觀看。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誕生了一大批對瑞士乃至世界有影響力的人物,包括愛因斯坦等21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她的許多畢業生成為瑞士政商學界要人。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荷蘭語: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 2011年世界三大大學排行: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全球83名;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全球103名;QS世界大學排名全球108名。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是歐洲著名理工大學之一,位於荷蘭代爾夫特市,是荷蘭規模最大最具有綜合性的理工大學,擁有超過13000名學生和2100多個研究人員,其航空工程電子工程水利工程等學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領先地位和卓越聲望。
1842年1月8日荷蘭國王威廉二世創辦了“皇家工程學院”。1905年5月22日,皇家工程學院更名為代爾夫特高等技術學院,並成為一個學術和教育機構,在此期間學生人數大約有450人。起初所有學校建築都座落在代爾夫特市中心,而於20世紀中葉被分化到了專門的大學區域。大學圖書館是學校最後一棟位於市中心的建築,並1997年更址到校內來。
1985年9月5日,學校更名為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高質量的教學、科研水平在荷蘭國內和國際上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得到包括美國'工程技術學會‘——American Board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在內的許多國際技術組織的認可。每年,該校有185名學生獲得博士學位,有近4000篇論文在各類專業期刊上發表。
治學嚴謹、注重基礎理論和套用技術研究,探討最新前沿科學理論已成為該校教學和學術研究的主導思想。2005年11月28日出版的《EE Times》顯示,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在最佳EE工程類大學排名中,位於全球第七。
技術創新是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究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除各個系/專業有許多研究小組外,學校還有三個被荷蘭教育、科學和文化部認可和支持的研究所。另外,學校還與其他大學共建8個研究所,其中6個是荷蘭國家級研究單位(Depth Strategy Studies)。該大學還與國際上很多著名的工業技術大學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交流,與許多跨國公司和知名研究機構如飛利浦電子,殼牌石油等保持密切聯繫,因此許多學生有機會在這些機構中完成部分學業或研究工作,這也是其畢業生高質量工作和高薪金的保證。不足的是,由於學校定位於培養最具前瞻性和創造力的工程師,因此雖在套用科學和技術領域處於世界前列,但在人文和基礎科學領域相對較弱,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相對世界其他著名理工大學較少。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具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和科研設備,頂部附滿綠草的圖書館是學校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有一百多萬冊藏書和大量的期刊雜誌,學生教師可以免費借閱。學校還有許多設備先進的實驗室,在微電子方面,有自己的晶片生產廠和研發中心,。學校還有許多運動場所和設施供學生使用。學校的所在地-代爾夫特,是荷蘭的歷史名城。荷蘭王室的創始人-William of Orange就是在代爾夫特開始執掌政權的.直到今天,荷蘭王室的家族教堂仍然是在代爾夫特。荷蘭著名畫家楊·維梅爾和顯微鏡的發明人安東尼·凡·雷文霍克也都是在該誠出生,成名的。代爾夫特生產的瓷器-Delft Blue曾是歐洲王室專用的瓷器,在歐洲享有盛名。
亞琛工業大學
德語:RWTH Aachen(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亞琛北萊茵威斯伐倫工業大學),又譯作亞琛工業大學亞琛科技大學) 2011年世界三大大學排行: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全球172名;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全球79名;QS世界大學排名全球128名。
亞琛工業大學為德國亞琛最大的大學,也是歐洲最著名的工科大學之一。2007年10月19日,德國第二輪“精英大學”評選最終揭曉,亞琛工業大學成為德國九所精英大學之一。
目前約有31000個學生,約16%為外國學生,外國學生大多來自於中國土耳其印度波蘭保加利亞喀麥隆希臘伊朗等,中國留學生大約900人。每年有兩千個學生完成學業,有八百個人得到博士學位。
亞琛工業大學並沒有所謂的校園,依建築物分為三個主要的中心區,最主要的部分在亞琛的西北方,介於市中心與西車站之間。這些部分包含了系館與學生餐廳等。
許多學系教席(Lehrstühle),例如電子工程,數學,經濟學,醫學,德國文學,羅馬學,哲學,建築,冶金學等,大部分分布在學校的大講堂(Hörsäle)一帶。
另一個區域是在宏爾(Hörn),包括計算機工程,歷史,土木,也有物理學與一部份的電子工程學系。生物學與醫學系則在梅拉特(Melaten)區。學生宿舍也分三個區域。
擴充的校區位在尤利西(Jülich),在埃森(Essen)的技術房,及在斯圖加特大學,奧地利皆有駐點。
另外學校在艾菲爾(Eifel)的Wildenhof也有水上運動場所。
目前有兩百六十個研究機構教席,與約四百一十個專職教授。科學助理約有四千四百人。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又稱:查爾姆斯理工學院,查爾莫(摩)斯工學院等,英文: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瑞典語:Chalmers tekniska högskola,簡稱:Chalmers或CTH)是歐洲頂尖的一所理工大學。位於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成立於1829年(己丑年),是一所以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建築學教育與研究為主旨的瑞典理工大學。Chalmers與歐洲多所頂尖理工大學共同組成著名的IDEA聯盟
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在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工程技術領域排名中列世界第55位,電氣與電子工程學科排名世界第52位。在荷蘭萊頓大學發布的2014年CWTS Leiden Ranking世界高校排名中,查爾姆斯理工大學與工業界的科研合作水平排名全球第2,較2013年上升一個名次。Chalmers的碩士專業課程幾乎都採用英語教學。瑞典全國大約40%左右的工程師和建築師都是該校畢業生,是瑞典就業率最高的大學。該校擁有強大的環境科技、IT科技、納米技術、生物工程、汽車工程與建築學系,是歐洲著名的研究型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4]中,該校與KTH一起被列為瑞典最優秀的理工大學,和北歐地區最優秀的理工研究所之一,該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理工科排名中一直保持在前百強。此外,在2011年一項以校友擔任世界五百強CEO的數量為標準的大學排名中,Chalmers位列瑞典第1,歐洲第16,世界第42位[5]
Chalmers有兩個校區,分別是位於哥德堡市中心的Johanneberg主校區,和位於城市北部Hinsingen島上的Lindholmen校區,其中Lindholmen位於哥德堡市的IT科技園中,該校區也是Chalmers與哥德堡大學合辦IT學院的所在地。
米蘭理工大學
米蘭理工大學(義大利語:Politecnico di Milano,簡稱POliMI),創建於1863年,坐落在義大利最富饒的倫巴第大區首府米蘭市中心,在倫巴第大區擁有七個校區(其中皮亞琴察校區在艾米利亞-羅馬涅地區)。這是一所有著悠久歷史,師資力量極其雄厚的大學,在建築和設計界享有盛名。在義大利理工科方面排名第一,是義大利最大也最負盛名理工科大學。在知名的2015/2016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列187,義大利國內排名第1,其工程和技術排名全球第24位,同時,根據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顯示,米蘭理工大學土木和結構工程排名全球第13位,建築學/建築環境專業全球第14位,藝術設計專業全球第11位,機械工程專業全球第22位,歐洲頂尖的理工大學之一。其知名校友有:196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者居里奧·納塔(Guilio Natta)有機化學家;著名時裝設計師、企業家、時尚品牌阿瑪尼Armani創始人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等等。
米蘭理工大學的主校區位於米蘭市區的大學城(Città Studi)內,米蘭市內的另一校區則位於米蘭西郊的Bovisa區,在米蘭市外的科莫、萊科、曼托瓦、克雷莫納以及皮亞琴察這五座城市還分布有規模較小的校區。
在義大利有三所"Politecnico"(理工大學,只教授工程、建築和設計),分別位於米蘭,都靈和巴里。他們都被學生口頭稱為"Poli"。
1927年,學校遷至目前的校址達文西廣場(Piazza Leonardo da Vinci),即現在的大學城(Citta' Studi),並於9月22日對外招生。在那一時期,學院被命名為皇家理工學院(Regio Politecnico)。
1937年,學校正式更名為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
1942年,大學開始使用來源於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的標誌。1954年歐洲第一個電子計算中心在米蘭理工大學運營。
1977年,天狼衛星(the satellite Sirio)由米蘭理工大學和其它公司合作研製並成功發射。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米蘭理工大學開始擴展其它校區。1993年,開設工業設計課程。
自建校以來,米蘭理工大學不斷成長,通過培養無數教授、研究人員和企業家,在建築設計、工程技術、產品設計以及航空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創造和改寫了義大利乃至整個世界的科研歷史。根據米蘭理工大學統計,到2010年,29%的義大利建築師,78%的義大利設計師,19%的義大利工程師,畢業於該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