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認同的形成

本文所研究的問題是:什麼因素決定了歐洲認同的形成。作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西方學者提出了各種解釋路徑:本質主義、理性選擇、功能主義、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建構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洲認同的形成
  • 外文名:The formation of European identity
  • 類型:論文
  • 主要內容:歐洲認同形成原因
  • 時間:2008年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功利選擇與制度建構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范勇鵬著
導師
吳弦指導
學科專業
國際政治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歐洲一體化 認同 國際政治
館藏號
D85
館藏目錄
2010\D85\2

內容簡介

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歐洲認同如何形成這一問題。但是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制度的作用。本文的理論框架來自政治科學中的新制度主義。它是建立在傳統政治學的制度主義理論和20世紀的行為主義、理性選擇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新的綜合理論範式,試圖從個人的理性選擇和制度對個人利益與偏好的塑造來解釋人類行為。基於新制度主義的理論假設,本文認為理性選擇和制度建構在歐洲認同形成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通過對“歐洲晴雨表”大規模調查數據的分析以及簡略的歷史經驗分析和比較政治學分析,本文試圖驗證這一研究假設。 首先,本文對本質主義解釋進行了充分探討和深入批評。最為常見的關於歐洲認同的經典講述模式就是本質主義模式,這種模式認為歐洲人所共有的“兩希”文化源頭、曾經統一的歷史經驗和基督教共同體是歐洲認同得以產生的根本原因。本文通過歷史回顧,證明了這些本質主義因素的虛構性和觀念性,從而否認了它們對現代歐洲認同的實際影響。 其次,在控制了本質主義因素之後,筆者對其餘五種解釋模式分別進行了分析。基於功利主義考慮的理性選擇無疑對歐洲認同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它是一種“強解釋”,任何解釋模式都不能無視利益因素的作用。功能主義解釋也有較強的解釋力,但是它所提出的自變數——治理效率並不是根本性的原因,它間接體現了利益因素和制度因素的作用。對於社會心理學的解釋模式,本文從以下三個角度對其進行了批評:集團衝突、象徵政治和外界威脅。事實證明,社會心理因素的確影響到認同的形成。但是,一方面,它更適合於對民族國家認同而非歐洲認同這種超國家認同做出解釋,另一方面,它背後隱藏著更為深刻的利益邏輯。社會建構主義解釋的主要自變數是社會交流。但是“交流”在實證研究中非常難以測量,本文所進行的統計分析表明社會交流與歐洲認同之間並沒有很強的相關性。此外,社會交流是由制度推動並在制度環境下進行的,因而可以將其視為制度因素與歐洲認同之間的間接變數。至於制度因素,對歐洲一體化歷史的簡單梳理就可以顯示歐盟制度在塑造歐洲認同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再次,本文對理性選擇和制度建構兩種解釋模式進行進一步的比較分析。1,統計分析表明:在1993-1995年這一階段之前,利益因素與歐洲認同的程度高度相關;而在這一階段之後,利益因素和歐洲認同程度相關性下降。這說明隨著《馬約》的生效,歐洲一體化超越了以經濟一體化為主的階段,進入了更為成熟的政治一體化時期,經濟利益的影響力下降。 2,在對1987年和1993年數據的相關性分析中可以看到,利益因素和制度因素與歐洲認同的相關性都發生了下降,但是利益因素的相關性下降趨勢更明顯。3,對不同國家群所進行的歷時性趨勢分析表明:加入一體化時間越長的國家,其公民歐洲認同程度越高,新入盟國家的低認同水平拉低了歐盟整體的歐洲認同程度。這一結果顯示參與一體化制度實踐的時間的確與歐洲認同的水平有著積極關係。4,進一步的分析表明,通過公民對一體化事業的興趣、了解和對歐洲議會選舉重要性的判斷以及參加投票的意願等變數所體現出來的對一體化制度的參與程度也與公民的歐洲認同程度正相關。5,對歐盟各機構的比較分析顯示:政治參與程度越高的歐盟機構,公民對其認同程度越高。這一結果證明了新制度主義的假設。 通過上述分析,本文基本證明了:利益因素和制度因素是歐洲認同形成的根本原因,隨著政治一體化的發展,利益因素相對於制度因素的影響力在逐漸下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