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金格里奇

歐文·金格里奇

Owen Jay Gingerich金格里奇博士,曾任哈佛大學天文學與科學史的教授,並擔任史密森天體物理觀測台榮退資深天文學家。在他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之外,他還以其所擅長的天文學史為主題創作了多部書籍。他同時是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美國哲學學會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等學術組織的成員,並曾任美國哲學學會副主席。作為一名信奉基督教門諾派的信徒,金格里奇在美國科學溯源學會(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中也有過十分活躍的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文·金格里奇
  • 外文名:Owen Jay Gingerich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愛荷華州華盛頓
  • 職業:教授 天文學家
  • 性別:男
人物經歷,工作與成就,成績與獎勵,個人生活,主要成果,

人物經歷

金格里奇出生在愛荷華州華盛頓一個信奉門諾派的家庭,但他成長在堪薩斯州的大草原地區,並從那時起就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父親是Melvin Gingerich在1941年至1947年期間執教於堪薩斯州North Newton的貝塞爾學院,此後又得到了印第安納州戈申學院的教職。因此,當金格里奇全家搬往印第安納後,歐文·金格里奇也就隨之進入戈申學院進行學習,但此時他僅僅是一名高二的學生,並沒有從高中畢業。隨後,金格里奇進入哈佛大學繼續深造。2004年,當年金格里奇所就讀的高中決定授予他名譽高中學位。
11

工作與成就

金格里奇在哈佛大學中曾教授天文學,他善於套用種種引人注目的手段來對所要教授的內容進行詮釋,如使用滅火器將其推出教室來說明牛頓第三定律或打扮成十六世紀拉丁學者的樣子,這些使他的課程變得十分吸引人。1992至1993年,他曾擔任哈佛大學科學史系系主任。此外,他與史密森天體物理觀測台存在密切的合作關係,並作為國際天文聯合會下轄行星定義委員會(Planet Definition Committee)主席,在這個位置上,他主要負責掌握天文學上對行星的定義以應對那些近期新發現的小行星,如小行星Eris。
當年,其所在的該七人委員會起草了兩條定義行星的條件,一是該天體需達到一定的體積,使其重力能夠克服相應的固體應力,而這一體積足以使該天體維持流體靜力學平衡(即可以維持一個球體或近似球體的狀態);二是該天體必須圍繞一顆恆星運行,而其本身也不能是恆星或衛星。這一定義將足以保持住冥王星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地位。但這份草案一出台就遭到了大量的批評,人們認為這一定義將弱化行星本身定義的內容。因此在最終的版本上,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增加了一項附加的規定,即該天體需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區域,軌道附近除了衛星之外不能有其它天體。但對於這一結果顯然金格里奇並不十分樂意接受。
除了天文學研究之外,金格里奇對於天文史也有著深刻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他就對法國18世紀中期著名天文學家查理斯·梅西葉(Charles Messier)的生平及其所編制的梅西葉星表進行了研究。其間,他發現了梅西葉所記錄下的其它兩個星體,這兩個星體是由梅西葉的朋友皮埃爾·梅香(Pierre Méchain)所發現的,於是金格里奇將其添加進梅西葉星表中,即現在星表中的M108 (NGC 3556) 和M109 (NGC 3992)。他還研究了那些曾出現在星表中,但現在觀測中消失了的星體,並提出M91可能是一顆彗星,而M102可能是M101的一個重複記錄。現在,前一個推想已經被W. C. Williams所推翻,他指出M91可能是NGC 4548,但後一個推想到目前為止仍未被證明或推翻(有研究提出M102可能是NGC 5866).
《無人讀過的書》封面《無人讀過的書》封面
金格里奇被認為是研究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和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兩大天文學家的權威,特別對於哥白尼的著名著作《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作出了傑出的研究。
著名作家阿瑟·克斯特勒(Arthur Koestler)在1959年出版的《夢遊者們》(The Sleepwalkers)一書中提到《天體運行論》是一部沒有人讀過的書。1970年11月,金格里奇在愛丁堡皇家天文台中發現了一本滿是批註的第一版《天體運行論》,並發現批註人是16世紀40年代普魯士數一數二的天文學家伊拉斯謨·賴因霍爾德(Erasmus Reinhold)。金格里奇開始了在全世界範圍內探尋《天體運行論》現存的1543年的第一版及1566年的第二版的情況,並研究了該書在傳承過程中遭到刪禁的現象。由於他本人對於這一領域的巨大貢獻,使對於《天體運行論》初版本的編目及研究成為世界上除對“谷登堡《聖經》”初版本研究之外最為詳盡的工作。為此,1981年,金格里奇獲得了當時波蘭政府頒發的勳章。而其歷時三十餘年,行程數十萬英里,從墨爾本到莫斯科,從波士頓到北京,經眼了近六百本現存的前兩版《天體運行論》後,寫出了《哥白尼〈天體運行論〉評註普查》,並將這一追尋的過程集結成書,於2004年出版,書名為The Book Nobody Read, 2008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了其中譯本:《無人讀過的書》。

成績與獎勵

在哈佛大學時,金格里奇教授“天文學前景”這一對於非科學類的學生來講的核心科學課程,在2000年其退休之前,這門課程是該校開辦時間最長的一門課程。某一學期,當這門課的選課人數不足時,金格里奇曾租用一家飛機從哈佛校園中飛過,並在天空中打出橫幅"Sci A-17. M, W, F. Try it!",到那周周末的時候,選課人數已經達到上限了。1984年,他因出色的教學成績獲得了Harvard-Radcliffe Phi Beta Kappa Prize,而這一成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還要歸結於之前說過的其在課堂上中世紀的裝束、使用滅火器及剛才用過的那架飛機。
金格里奇迄今為止已經撰寫了超過20本書,並發表了600餘篇涉及科研及教學的文章及評論,並未非專業客群寫就了大量科普性文章。同時,他還有兩部選集得以出版,它們分別是《哥白尼大追尋與其他天文學史探索》(The Great Copernicus Chase and Other Adventures in Astronomical History)、《天眼:托勒密、哥白尼與克卜勒》(The Eye of Heaven:Ptolemy,Copernicus,Kepler)。
金格里奇曾任美國天文學會委員,並協助該協會組織了其下轄的天文史分會。2000年,他由於其在天文史領域的貢獻獲得了該協會頒發的Doggett Prize。2006年,法國天文協會決定將該協會的最高榮譽Prix Janssen授予金格里奇。
為了表彰金格里奇在相關領域的貢獻,1980年2月13日由哈佛天文台所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Asteroid 2658 Gingerich。

個人生活

金格里奇與其妻子米里亞姆已經結婚超過五十年的時間了。他們育有三個兒子,並有三個孫輩。現在,他們夫婦生活在麻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他們不僅是旅遊愛好者,而且是古書及貝類收藏家。儘管金格里奇沒有一本第一版的《天體運行論》(他們擁有兩本第二版),但他所擁有的十六、十七世紀“行星位置日曆”的數目是世界上第二多的。
金格里奇曾出現在歷史頻道的系列片“宇宙”中。

主要成果

Owen Gingerich: "Astronomy" in The Encounter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Science, Edited by Richard H. Bube,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68, pages 109-133
Owen Gingerich: The Role of Erasmus Reinhold and the Prutenic Table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Copernican Theory, 1973
Owen Gingerich, Robert S. Westman: The Wittich Connection: Conflict and Priority in Late Sixteenth-century Cosmology,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88
Owen Gingerich: The Book Nobody Read : Chasing the Revolutions of Nicolaus Copernicus. New York : Walker, 2004 ISBN 0-8027-1415-3
Owen Gingerich: An annotated census of Copernicus' De revolutionibus (Nuremberg, 1543 and Basel, 1566). Leiden : Brill, 2002 ISBN 90-04-11466-1 (Studia copernicana. Brill's series; v. 2)
Owen Gingerich: God's Universe. Belnap Press, 2006 ISBN 0674023706
General editor of Oxford Portraits in Science (1996 - present)
Owen Gingerich: The Eye of Heaven: Ptolemy, Copernicus, Kepler. New York :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1993 ISBN 0-88318-86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