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蓋彌彰(漢語成語)

欲蓋彌彰(漢語成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欲蓋彌彰,發音:yù gài mí zhāng;漢語成語,釋義指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欲蓋彌彰
  • 外文名:The more one tries to hide,the more one is exposed.
  • 讀音:yù gài mí zhāng
  • 出處:左傳
解釋,出處,典故,示例,詞語辨析,

解釋

【成語】欲蓋彌彰
【拼音】yù gài mí zhāng
釋義
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
想要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暴露得更加明顯。
欲蓋彌彰

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章,同“彰”。)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舉例:與其~,倒不如自己先認了。(聞一多《畫展》)

典故

春秋時,魯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國大夫黑肱,背離邾國而投靠魯國,他的封地濫(今山東滕州東南)隨之而併入魯國的版圖。(魯國在今山東南部,曲阜是當時的首都;邾國是與魯國接壤的一個小國,故城在今山東鄒城東南。)
孔子所著的《春秋》,在《昭公三十一年》中,記下了這段歷史:“冬,黑肱以濫來奔。” 《春秋》的文筆,過去一般文人都認為它是最簡練的,敘事和評論、貶責和褒揚,措詞用句,都很嚴謹而恰合分寸。《左傳》闡述《春秋》說:黑肱並非高貴人物,按《春秋》的編寫原則,本可不必記載,更不必寫出名字。但是因為國土有變動,那就是重大的事件,不能不記上一筆了。(“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左傳》還發表議論道:“這樣看來,一個以封地叛國的人,即使他不是大人物,也會因此而出名,而且會因此而使他的叛國罪名永遠無法掩蓋,是故君子動則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彰(有的人要想得個美名而無法得到,有的人得了惡名要想掩蓋也掩蓋不了),懲不義也。”
清代學者顧炎武對於上述《左傳》的議論加以補充道:“或欲蓋而名彰,如趙盾偽出奔,崔杼殺太史,將以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焉。”(參看“董狐之筆”。崔杼,齊國大夫,他謀殺了齊莊公,卻叫負責記載歷史的“太史”,把齊莊公之死寫成是病死的。太史不同意,因此被崔杼處死了。但是繼任的史官仍然只記“崔杼弒君”的事實。崔杼一連殺了三個史官,他的弒君之罪不但隱瞞不了,反而愈鬧愈大,罪行愈顯著了)顧炎武舉了趙盾和崔杼殺害了國君而不承認的人為例,說是“蓋弒君之惡,而其惡益著”,和上述“欲蓋而名彰”意思一樣。
申鑒·時事》也有與此類似說法:“或欲顯而不得,或欲隱而名彰”。
“欲蓋而名彰”後來一般都作“欲蓋彌彰”。彌,更加;彰,顯著。企圖掩蓋事實真相,結果反而更加暴露得清楚。

示例

  1. 孫中山《宣布粵變顛末表示統一意見宣言》:“稱大總統如故,可證其~已。”
  2.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張銘清指出,台灣當局領導人新近就兩岸關係提出的所謂“新無不”政策,不足以表現誠意和善意,實際上是欲蓋彌彰。

詞語辨析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此地無銀三百兩,適得其反欲蓋而彰
反義詞:相得益彰
年代:古代成語,
結構:緊縮式成語,
詞性:貶義成語
燈謎面:扒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