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鹽漬化作用

次生鹽漬化作用

次生鹽漬化作用是指經常發生在灌溉農業區,使原非鹽漬化的土壤發生鹽漬化,或使自然鹽漬化的土壤加強了鹽化的作用。這是自然條件與人為因素相結合的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次生鹽漬化作用
  • 外文名:secondary salinization
  • 實質:原非鹽漬化的土壤發生鹽漬化
  • 發生區域:經常發生在灌溉農業區
  • 印象因素:自然條件與人為因素相結合的結果
  • 分布:地下水礦化度高土壤質地偏砂地方
釋義,現狀,形成與特點,

釋義

次生鹽漬化作用(secondary salinization ) 是指經常發生在灌溉農業區,使原非鹽漬化的土壤發生鹽漬化,或使自然鹽漬化的土壤加強了鹽化的作用。

現狀

這是自然條件與人為因素相結合的結果。據聯合國1976年統計,全世界50%以上的灌溉地遭受澇漬和鹽鹼危害,其中每年有數百萬公頃被荒棄,所以,土壤次生鹽(漬)化是世界上千旱與半乾旱區普遍存在的問題。

形成與特點

從地質條件說,原地下水相對較高的平原沉降區(如黃淮海大平原)與地質斷裂有關的地塹區(如內蒙古河套平原、陝西關中渭水流域)最易發生,主要因灌溉水控制不當,使原來的地下水位逐漸上升,一旦超過臨界深度(不發生鹽漬化的允許最高水位),即產生次生鹽漬化。次生鹽漬化最易發生在原地下水礦化度高,土壤質地偏砂的地方,多半在渠道兩側或水庫周圍首先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